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47篇
  免费   8826篇
  国内免费   11957篇
测绘学   4600篇
大气科学   5726篇
地球物理   10718篇
地质学   32212篇
海洋学   5527篇
天文学   5040篇
综合类   3554篇
自然地理   7853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749篇
  2022年   1497篇
  2021年   1685篇
  2020年   1777篇
  2019年   2034篇
  2018年   1621篇
  2017年   1872篇
  2016年   2082篇
  2015年   2244篇
  2014年   2758篇
  2013年   2852篇
  2012年   3061篇
  2011年   3240篇
  2010年   2808篇
  2009年   3580篇
  2008年   3503篇
  2007年   3852篇
  2006年   3743篇
  2005年   3323篇
  2004年   3079篇
  2003年   2974篇
  2002年   2656篇
  2001年   2297篇
  2000年   2166篇
  1999年   1993篇
  1998年   1742篇
  1997年   1510篇
  1996年   1384篇
  1995年   1232篇
  1994年   1292篇
  1993年   1003篇
  1992年   793篇
  1991年   566篇
  1990年   508篇
  1989年   421篇
  1988年   313篇
  1987年   207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5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利用GEOSAT/ERM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中国近海海平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海瑛  王广运 《测绘学报》1996,25(1):25-30,52
本文利用一年(1986年11月8日~1987年11月17日)22个ERM周期的GEOSAT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出中国近海海域(105°~135°E,0°~40°N)相对于GRS80参考椭球面的1°×1°年平均海平面。该海平面我们称之为IGGMSS95平均海平面。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混合轨道误差模型及交叠平差技术,极大地消除了在误差中占主要成分的径向轨道误差影响,使得IGGMSS95平均海平面的总体精度达到±20~30cm(RMS)水平。与OSU91A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62.
单波高精度测距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学庄  王爱公 《测绘学报》1996,25(3):186-189
本文介绍了测距精度优于10^-6的自动高精度测距系统的构成、原理及春应用。  相似文献   
863.
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文献[3]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工程测量中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问题。首先,讨论了施工控制网中原始数据误差存在的形式、特点以及它们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传播规律,并建立了关于相对放样点位精度的矩阵公式。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几种常用放样方法中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放样测量工作中,应该密切注视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并对此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4.
分解力是评定影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利用改进后的国产9 w测微密度仪,测定航空软片静态分解力与曝光量的关系。以最大分解力所相应的曝光量作为确定航摄软片感光度的基准,以此为基础,确定航摄底片的最大密度( D max )、最小密度( D min )、影象反差(△ D )和平均密度( D R )本文对国产1022T、1022P、柯达2402、2412等航摄软片进行了研究,其试验结果可作为今后修改航摄规范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5.
ABSTRACT

Forecasting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the distant future requires complex modelling and large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Due to the sensitivity and complexity of forecast models, long-term parameter forecasts (e.g. up to 2100) are uncommon and only produced by a few organisations, in heterogeneous formats and based on different assumpt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However, data mining techniques can be used to coerce the data to a uniform time and spatial representation, which facilitates their use in many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streams of big data coming from AquaMaps and NASA collections of 126 long-term forecasts of nine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re processed through 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in order to (i) standardise and harmonise the data representations, (ii) produce intermediate scenarios and new informative parameters, and (iii) align all sets on a common time and spatial resolution. Time series cross-correlation applied to these aligned datasets reveals patterns of climate change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parameter trends in 10 marine areas.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at (i) the Mediterranean Sea may have a standalon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with respect to other areas, (ii) the Poles ar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global forecasted change, and (iii) the trends are generally alarming for most oceans.  相似文献   
866.
ABSTRACT

Almost all causative factors of diseases depend on location. The Digital Earth approach is suitable for studying diseases globally.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ed with statistical models can be used to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isease and its causative factors. Through modelling, the most important causative factors can be extracted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the disease can be observed. In this paper, skin cancer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cancer) has been modelled based on its causative factors, including climate factors, people's occupations, nutrition habits,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usage of chemical fertiliser. To fit the model, a data framework was first designed, and then data were gathered and processed. Finally, the disease was modelled using Generalised Linear Models (GLM), a statis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facto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causative factors together with their relative priority. Furthermore, a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change in skin cancer occurrences caused by a change in one of its causative factors. This work illustrates the ability of the model to predict disease occurrence. Thus, by using this Digital Earth approach, skincancer can be studied in all the ke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867.
本文利用GEE平台和1990—2019年巴宜区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巴宜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19年巴宜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稳中有增的趋势,其中,河谷区域增加明显,而高海拔区域相对稳定;②1990—2019年巴宜区气温呈显著升高,降水略有下降,总体呈"暖干化",气温较降水量对植被覆盖变化更明显,但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总体不明显;③1990—2019年巴宜区植被覆盖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低、中低、中、中高植被覆盖区域,呈显著的负相关,而高植被覆盖区域呈正相关。本文基于遥感大数据和地理云计算的植被覆盖监测动态监测和定量分析方法,能对高山峡谷区生态评估和演替分析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868.
安徽省含山县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质量的有效措施,对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是土地整理重要工作之一。从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土地整理项目的基本要求出发,选取耕地自然条件和耕地利用条件2个基本因素和12个影响因子,将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因子权重,构建基于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传统的土壤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地整理复垦过程中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得出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的级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土地整理,研究区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和级别发生了很大变化,整理后一级、二级、三级质量的土地比整理前分别增加了7.20%,11.95%和0.65%,四级、五级则分别减少了15.65%和4.16%,整理后的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是整理前的1.291倍。  相似文献   
869.
针对当前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在使用航空重力测量厄特弗斯改正公式中存在的不一致性问题,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形式改正计算公式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并比较了它们在数值上的差异,指出我国作业部门目前使用近似公式存在的误用问题和统一使用严密公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70.
新形势下的土地变更调查任务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手段不断强化,时间紧、任务重是当前土地变更调查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变更的技术流程,通过深入研究土地规划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地籍管理、耕地保护、执法监察等业务及相关关系,围绕"及时发现、快速调查、持续更新、如实上报、共享应用"5个方面的问题,以3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支撑,提出以二调成果为基础,从土地管理业务内部及时发现变化,以发现驱动土地利用信息日常性持续动态变更的新思路。以成都市为例,开展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信息动态变更调查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实现了土地利用信息的"一图多用",并对变更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