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372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10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利用与现今地面有关的数字地形资料,确定了内蒙古河套裂谷带北翼狼山-色尔腾山的剥蚀面序列及其分布型式。始新世末期始发的裂谷作用导致该裂谷北翼在渐新世(E3)、中新世(N1)、上新世(N2)和第四纪(Q)发生了4幕区域性地面隆起和剥蚀作用,与裂谷盆地的4幕沉降和沉积作用相关联。区域性地面降起量和剥蚀作用的时间长度、流水侵蚀对局部地势的潜在影响、隆起和侵蚀速度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构造、侵蚀和均衡作用的联合效应是该裂谷翼部景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新近公布的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选取青藏高原北部及高原内、外流区域进行大尺度定量地貌分析。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地貌差异反映了它们在地貌演化上的阶段性。在高原北部的祁连山地区,局部地区绝对高程增加的同时,地势起伏反而变缓。这些地区水系的发育程度普遍较低,剥蚀物质往往只经过近距离的搬运仍滞留在逆冲褶皱带内,山间盆地和平地成为山间小河的侵蚀堆积基准,因此“削高填低”的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局部地形起伏。高原平坦地势是伴随着造山过程及之后的高海拔侵蚀基准和内流型水系条件下“削高填低”剥蚀过程的结果。我们认为高原内部为现今仍在承受剥蚀的地势平坦面。它的形成具穿时性,是内流型水系河流下切侵蚀能力弱化的结果,不直接反映海拔的高低。如果平坦侵蚀面的形成与海拔高程无必然的关联,或侵蚀面可以在任何海拔高度形成,而不一定代表以海平面为基准的准平原,那么它就不能作为一个可靠的参照面用于直接示踪和约束高原的抬升量和抬升时间。  相似文献   
103.
对四川省夹江县主要地质地貌资源进行了叙述,分析了这些资源对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发的构想和保护原生地质地貌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李芳  刘玲  李佳  徐涞 《四川地质学报》2007,27(3):205-207
筠连地质遗迹景观区具有丰富的泉类、岩溶峰丛地貌等景观。其中尤以间歇潮涌泉、洞内泉类钙化沉积边石坝、石莲花地质遗迹景观最具特色。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其他配套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良好。细述了各个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建设筠连地质公园的构想和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根据1985年和2000年TM影像进行人工解译,提取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斑块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度、分维度及形状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林地在整体景观格局上起基质作用;各主要景观类型均具有较大的边界曲折性;在研究时段内斑块总数下降,多样性也下降,反映土地利用向大景观要素集中。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在阐述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公园建设实例,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地学旅游品位和公众保护地质遗迹意识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地质公园在保障城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阐明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是北京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的一个新方向。本文还提出了今后北京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7.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artography on spatial pattern and temporal evolution in Geo-information Tupu (Carto-methodology in Geo-information, CMGI) and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pattern and process in landscape ecology, the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in studying the swing process of the Yellow River (YR) over the Yellow River Delta (YRD) during 1855―2000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1)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2) evolution process Tupu of YR rump channels; (3) evolution process Tupu of the 7 pieces of subdeltas in YRD during 1855―2000; (4)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of the modern YRD and the current YRD; (5)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of YR rump channels on the 7 pieces of subdeltas during 1855―2000; and (6) corridor-matrix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by YR swings. The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here is still primary but we hope that it could provide a new tool for exploring an integrated 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approaches for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  相似文献   
108.
以江西省丹霞地貌景观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丹霞地貌景观旅游资源调查中应用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已知丹霞地貌景观的遥感影像、地质背景、三维地形模型、地形坡度等多元信息特征,总结了丹霞地貌景观的解译标志;利用这些解译标志对江西省丹霞地貌景观进行详细解译。结果表明,江西省有丹霞地貌景观123处,其中新发现的有78处。为江西省的旅游发展规划和丹霞地貌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景观规划的特点与一般原则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景观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分别介绍了城市景观规划、农村景观规划、园林风景区的景观规划、旅游名胜区的景观规划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等五个方面的应用内涵。其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时空结合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即建立生态可持续的景观。通过经济规划、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使得区域开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衔接与配合,生产建设、生活建设与生态建设相适应,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应与生态效益的最终一致。  相似文献   
110.
试论生态旅游的生态化道路--以自然生态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然而,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非生态化”现象,尤其是在自然生态旅游区。分析当前自然生态旅游区旅游开发和建设中的“非生态化”现象,主要包括盲目开发,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游客严重超载,生态环境受破坏;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景观污染和趋同现象严重;管理和文明建设落后,文化景观功能退化或受损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安全理论等,从景观功能分区、旅游生态管理容量、景观结构生态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教育等方面提出自然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