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7篇
  免费   2663篇
  国内免费   2661篇
测绘学   601篇
大气科学   964篇
地球物理   3884篇
地质学   6770篇
海洋学   1887篇
天文学   2017篇
综合类   712篇
自然地理   222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491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521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975篇
  2008年   888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948篇
  2005年   822篇
  2004年   821篇
  2003年   830篇
  2002年   649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566篇
  1997年   335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沃客(GISVlog,)形成的两个背景——网络新技术提高GIS生命力和沃客(Vlog,Vedio log的缩写)为网络增值;分别论述了GISVlog形成对GIS发展和Vlog发展的意义;在普通GIS的系统功能结构和Vlog的系统功能结构的基础上构建GISVlog的框架结构并加以实现;论文最后展望了GISVlog的发展前景,提出GISVlog是网络搜索技术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2.
IIWr~IOWThe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ofdebrisflowcanreflectthecompoSition,fluidtypeandsedimentaryprocess.ThescholarswhostudymoderndebrisfloWinChinagenerallyclassifydebrisflowbythemethodofviscositywithfloWpattern.SeveraltypicalschemesareshowninTable1,inwhichthemethodofunitweight(fluiddensityinunitvolumet/m3)isusedandfluidunitweightisthoughttobethedirectproPOSitiontotheviscosityofdebrisflow(Wu,1990).Ithasbeenprovedbyhydrcrmechacsthatnon-cohesivedebrisf1OwfollowsBagnoldgranular'flowmedel(B…  相似文献   
953.
文章分析了广西经济和矿业现状及发展关系,矿业主要包括前期矿产勘查业和后期矿产采选业两部分。按照正常的工业化进程,轻工业发展转向重工业发展,首先是从勘查和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矿业开始的。根据广西的工业结构处于重工业化向高加工化演进阶段必然导致原材料工业(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等)资本投入加大,这就要求有足够的矿物原料保障供给。因此,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演进是加速矿业发展的有利时期和条件,。  相似文献   
954.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背景、矿床的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矿田赋存部位、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多重岩片控矿理论,构造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认识。最后指出秦巴地区进一步寻找大型矿床的地区。  相似文献   
955.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了三维GIS中多种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线性八叉树编码原理、线性八叉树数据结构以及线性八叉树的生成、显示与操作,并从数据结构的优缺点着眼,提出将BR 法与线性八叉树相结合的观点;从三维动画技术着眼,提出将原型法、CSG 法与线性八叉树相结合的观点,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多元表示的三维GIS系统的构想框架  相似文献   
956.
本研究基于2014—2018年每年8月份,于秦皇岛海域使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数据,分析了小型水母群落的组成种类和丰度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与水母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2014—2018年调查海域共出现小型水母13种,其中2014、2015和2017年夏季水母种类数均为7种, 2016年夏季水母种类数为6种, 2018年夏季水母种类数最少,仅为2种。秦皇岛近岸水域水母的优势种包括薮枝螅水母、球型侧腕水母和锡兰和平水母。2016年夏季秦皇岛水域水母丰度的平均值最高,达到了95.0 ind./m3。2014、2015和2018年分别为66.9 ind./m3、69.1 ind./m3和35.4 ind./m3。2017年最低,为14.9 ind./m3。通过小型水母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盐度、pH、磷酸盐、溶解氧、无机氮、悬浮物等环境因子会对秦皇岛夏季水域水母群落结构的年际间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57.
本文多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态势,从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工业、矿产、能源,第三产业等)以及生态环境等,论述西部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958.
松辽盆地西北边界部分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为探测松辽盆地西北部边界基底分布、深部结构与构造关系,沿扎兰屯经齐齐哈尔至林甸实施了约240 km的综合地球物理的探测研究,利用重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研究结果揭示了研究区的速度结构分布、重力分布、基底起伏形态及电性结构等地球物理特征:(1)满-绥断面速度资料显示,嫩江岩石圈断裂有明显的速度分界,其东南侧的松辽盆地与大杨树坳陷具有连续统一的速度结构;(2)重力反演基底显示,松辽盆地与大杨树坳陷基底连续,具有统一的基底特征;(3)二维电性反演显示,大杨树坳陷和松辽盆地两构造电性层连在一起,低阻分布形态也是一样的.以上结果结合满-绥断面速度结构分布表明大杨树坳陷是松辽盆地西部的延续,松辽盆地西部边界应扩展到大杨树坳陷西部边界,即嫩江岩石圈断裂.  相似文献   
959.
若尔盖与西秦岭地震反射岩石圈结构和盆山耦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潘地块北缘的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触,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盆山构造.其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关系,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同时又关联着若尔盖盆地油气远景的评价.2004年秋冬季,我们完成了第一条跨越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整个剖面全长254 km,分5段完成,其中第2段剖面(简称SP04_2)横过盆山结合部位.SP04_2剖面首次揭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发现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均以北倾为主的强反射特征,提供出若尔盖盆地下地壳整体向西秦岭造山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揭示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在挤压构造体系下形成的深部构造关系.而近于平的Moho反射特征又反映出两者在造山后期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960.
使用纵波震相及同台同源纵波和横波震相的走时资料及层析成像反演方法,分别给出了菲律宾海板块(PHP)和南海地区的纵波速度Vpf及同台同源的纵波和横波速度Vp和Vs结构. 结果表明,(1) PHP与欧亚板块(EUAP)的俯冲接触关系随地段而异,在琉球海沟,PHP向EUAP之下俯冲深达400 km;在台湾岛,EUAP先近陡直地俯冲到深度400 km,然后折向PHP之下达到660 km左右;在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板片几乎垂直达到660 km附近;在菲律宾海沟,PHP向EUAP之下的俯冲深度超过660 km.(2)南海地区之下是一个深达300~400 km的宽阔低速区,并且大致在莺琼海盆与700 km深处另一低速区曲折相通;在该宽阔低速区内部,有两个小而明显的低速区分别在海口火山和珠江口盆地下方.(3)对Vp和Vs及据其算出的容声速度Vb作分析发现,Vs和Vb的平均扰动量对深度的变化在一些深度范围内是反向的;年龄较大的太平洋板块俯冲体的Vs相对扰动量的平均值大于Vb的,而在较年轻的PHP俯冲体中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