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4篇
  免费   1655篇
  国内免费   1279篇
测绘学   1479篇
大气科学   1177篇
地球物理   2266篇
地质学   4113篇
海洋学   849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481篇
自然地理   150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动力定位系统发展状况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闭环的控制系统,其采用推力器来提供抵抗风、浪、流等作用在船上的环境力,从而使船尽可能地保持在海平面上要求的位置上,其定位成本不会随着水深增加而增加,并且操作也比较方便。本文对动力定位系统发展及各组成部分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动力定位系统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72.
运城盆地11 kaBP以来气候环境变迁与湖面波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黄土区湖泊沉积研究来恢复古气候、古环境,是对黄土区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补充和检验。通过山西运城盆地硝地湖泊沉积物的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结合史料记载,探讨了该地区11kaBP以来古气候演化和湖面波动的历史。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YD(Younger Dryas)事件,进入全新世后气候有显著的趋势,最高湿润度发生在7.88-5.15和5kaBP后,气候逐渐变干,湖面波动与气候波动相关,全新世早期湖面开始上升,湖泊扩张,5kaBP后湖泊萎缩,盐类结晶析出。  相似文献   
73.
南四湖,东平湖资源综合开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东平湖是华北重要的淡水湖,湖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有巨大开发潜力。本文分析湖区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4.
郯庐断裂带自南而北穿越渤海东部,自中生代中期至新生代中期表现裂谷发育特征。裂谷发育经历两个旋回,各旋回的裂谷发育演化、盆地分布格局,沉积相带,沉积补偿速度等均受断裂带的断裂活动的强烈控制。  相似文献   
75.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总结和探讨了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问题,指出:环境管理尤其是前置审批把关的重点应当是:(1)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2)坚持以人为本,内外兼顾原则;(3)注重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4)提高技术含量,讲求效益统一;(5)建设期与营运期环境保护并重;(6)突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7)加强公众参与工作。  相似文献   
76.
Stratigraphy of total metals in PIRLA sediment co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diment cores from 30 low-alkalinity lakes in northern New England (NE), New York (NY), the northern Great Lakes States (NGLS) of Minnesota, Michigan, and Wisconsin, and Florida (FL) have been dated by 210Pb and analyzed for water and organic content, eight major elements (Al, Ti, Fe, Mn, Ca, Mg, Na, K) plus four trace metals (Pb, Zn, Cu, and V). Variations in the percentages of major elements through time are dominated by long-term independent variations in the abundance of SiO2, FeO, and to a lesser extent Ca and Al. Additional variations are caused by varying proportions of inorganic matter. Major variations in chemistry are generally unrelated to documented distrubances in the watersheds; most disturbances are minor fires or selective logging.Accelerated accumulation of Pb from atmospheric sources into sediment first occurs in sediment dated between 1800 and 1850 in NY and NE, slightly later in the NGLS region, and about 1900 in FL. Modern accumulation rates in all areas are comparable (ca. 1 to 4 g cm–2 yr–1). Accumulation rates of Pb in some lakes have declined significantly from 1975 to 1985.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anthropogenic Zn and Cu is also indicated by generally increasing accumulation rates in sediment cores, but the record is not as clear nor are chemical profiles in all lakes parallel to the trends in atmospheric emissions inferred on the basis of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smelting, and other industrial activities. Inter-lake variations in profiles of Cu and Zn are large. Vanadium accumulation rates increase by the 1940s in NY and NE, but not until the 1950s in the NGLS region. This timing correlates with regional trends in the combustion of fuel oil, a major source of atmospheric V.Acidification of some of the lakes is suggested by decreases in the concentration and accumulation rates of Mn, Ca, and Zn in recent sediment, relative to other elements of catchment origin. The decreases generally occur slightly before the onset of acidification as indicated by diatoms. Increased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s for Fe may indicate the acidification of watershed soils. The use of the accumulation rate of TiO2 as an indicator of rates of erosion and for normalization of trace metal accumulation rates is in question for lakes where the flux of TiO2 from the atmosphere varies and is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he total flux of TiO2 to the sediment.This is the thirteenth of a series of papers to be published by this journal which is a contribution of the Paleoec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Recent Lake Acidification (PIRLA) project. Drs. D. F. Charles and D. R. Whitehead are guest editors for this series.  相似文献   
77.
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过程中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正在广泛开展,其中数据库如实、高效、精确的建立是最主要的任务,而数据质量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数据库的建设状况。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为例简要叙述了本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质量的误差来源及影响因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各阶段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从而对本次土地调查建库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8.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贝壳堤剖面记录了约39.7~17.514CkaB.P.期间古湖泊高湖面扩张、收缩的演化历史。剖面中丰富的介形类,皆为我国东部山间盆地~平原区系与西部高原区系常见种。依据青海地区现代介形类分布调查,可知研究剖面高湖面发育期为淡水湖,其中高分异度介形类组合代表近静水的浅湖环境,单种或近单种土星介大量出现层位指示缓流水环境,大量原生双壳类共生可能指示静水、较深水环境。据地层中介形类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组合-沉积环境带,分别为:①少量湖沼种出现(积水洼地形成带)——湖泊前期,②单种缓流水种连续出现(湖泊初始形成带)——高湖面初始形成期,③高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富集(浅水大湖带)——高湖面水深加大期,④中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少量出现(深湖带)——高湖面最盛期,⑤中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少量出现、双壳类连续富集(湖泊变浅带)——高湖面略下降期,⑥缓流水介形类繁盛、双壳类多少不等(湖泊水位下降带)——古湖泊退缩期和⑦介形类稀少带——古湖泊快速消亡期。贝壳堤剖面所见双壳类在现代介形类调查区域没有发现,它们在地层中的出现,进一步指示大体相当MIS3阶段时期柴达木盆地比现代更温暖的气候背景,降水条件好于现代。  相似文献   
79.
快速准确计算堰塞湖库容,对了解地震堰塞湖险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的三维水面的计算动库容的方法,能准确计算水面为曲面,包括动库容在内的总库容.该方法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水体边界线,与DEM求交后可得到带高程的边界点,利用空间插值技术获得三维水面,然后利用库容计算模型求解.同时,在分析该算法计算效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河流分段的库容计算优化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0.
2002~2005年在长江中下游的洪湖、固城湖和太湖分别采集了沉积物柱样钻孔,测定了总有机碳(TOC)和金属元素包括Pb,Al,Fe,Ti等,并采用210Pb和137Cs进行了近代沉积物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洪湖钻孔平均沉积速率为0.15cm/a,固城湖平均沉积速率在0.067cm/a,太湖平均沉积速率为0.35~0.41cm/a。根据湖泊沉积物中铅元素与参考元素(Al,Fe和Ti)浓度和TOC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极显著(p<0.001)。根据回归方程获取了钻孔中铅的背景值变化,研究表明近代沉积物中金属铅不仅仅来源于自然的作用,而人类活动导致铅的累积发生时间都在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利用沉积物铅含量变化进行断代存在可能性。对太湖钻孔而言,其污染程度要高于洪湖和固城湖。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洪湖和固城湖人为造成湖泊沉积物铅累积量在不断增加,其沉积物铅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应受到科学家和管理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