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造山带的隆升剥蚀过程研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与造山带毗邻的沉积盆地则真实地记录了造山带隆升剥蚀演化历史。因此,通过对沉积盆地中沉积物的研究可以反演山地隆升剥蚀历史。基于这种思路,介绍了两种定量恢复造山带隆升剥蚀的方法,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和质量平衡法。前者利用样品碎屑单颗粒的裂变径迹年龄的统计分析确定其源区,并量化源区的抬升剥露及热演化历史,但要求对样品的沉积时代有很好的年代学控制,沉积后样品没有遭受热重置。后者则假定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盆山耦合系统中物源区的地形变化总和与沉积区的碎屑沉积质量总和成正比,即隆升过程中产生侵蚀总量与毗邻盆地的沉积总量之间质量守恒,从而通过研究盆地中相应时间段的沉积总量、沉积速度来定量恢复古地形,反演造山带的演化,但盆山系统的界定以及地层定年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恢复造山带隆升剥蚀过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2.
论述退火模拟方法及其在胜坨油田二区的应用,包括空间结构分析、变差函数计算、退火模拟预测等内容。分析了三角洲储层参数变差函数特征,预测了储层参数分布。研究结果与储层沉积学研究结果吻合,得到开发生产实际检验。  相似文献   
73.
詹麒  朱培民 《地球科学》2001,26(5):538-540
利用模拟退火反演过程中废弃的随机搜索的模型解信息, 建立起目标函数的二阶趋势面, 根据趋势面的分析结果预测和指导模拟退火的搜索方向, 使模拟退火法快速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数值试验证明, 这种方法比传统模拟退火法的计算效率高出十倍以上.   相似文献   
74.
一种大坝渗透系数分区反演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先珊  费文平  张林 《岩土力学》2004,25(11):1823-182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征,在渗流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水头和渗流量等实测资料提出了大坝渗透系数的反演方法。为了克服经典神经网络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模拟退火的交替迭代算法神经网络新方法。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用该新方法和经典网络进行了比较,得出前者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同时将该方法用于大坝的渗流反分析,利用反演出的渗透系数进行渗流场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大坝渗透系数反演问题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反演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75.
In an aquifer, heterogene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overning groundwater flow. Hence, aquifer characterization should involve both the pattern and values of the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A new analytical solution describing the on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flow in a multi-zone unconfined aquifer is presented, and a methodology developed from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a heuristic approach for determining the pattern and values of the aquifer parameters are propos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hydraulic head varies spatially and is influenced by aquifer heterogeneity. Simulated annealing, a heuristic approach, is incorporated with the solution to simultaneously identify the pattern and values of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or a horizontal multi-zone unconfined aquifer. This approach may be used to give an approximate result for a two-dimensional problem by dividing the model area into a number of transects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identifying the parameter value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for each transect, and then smoothing the identified results.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介绍的裂变径迹分析是一种分析盆地热演化史的新方法。裂变径迹分析法与有机质成熟度指标或包裹体测温技术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即同时提供盆地的受热时间和温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77.
改进的模拟退火-单纯形综合反演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际中的大量地球物理反演是一个多参数、非线性优化问题,所采用的目标函数,即度量由参数化的理论模型得出的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吻合程度,往往具有多个局部极值.针对这类问题,本文综合全局反演方法具有的全域搜索能力强、局部方法收敛速度快和“均匀设计”布点效率高的特点,提出了模拟退火-单纯性综合反演方法,并通过一维声波非线性反演验证了这种综合方法的搜索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78.
吴珍汉  陆露  赵珍  胡道功  张耀玲 《地质通报》2016,35(7):1056-1068
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结合地质填图资料,在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厘定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不同时代的逆冲岩席自北—北东向南—南西逆冲推覆于上白垩统红层及下伏岩石地层之上,形成大量逆冲断层、滑脱构造、飞来峰、构造窗和褶皱构造。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导致侏罗纪蛇绿混杂岩、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古生界浅变质岩、变质基底之间发生拆离滑脱,在聂荣变质杂岩内部形成韧性剪切带和高角度斜冲断层。在唐古拉山口南侧形成北西—南东向土门-托纠-杂色右旋走滑断裂,走滑断裂末端转换为近东西向逆冲推覆构造。聂荣变质杂岩顶部逆冲推覆叠加滑覆,导致侏罗系混杂堆积和古生界沉积盖层向南西—西向运移86~110km,在那曲-巴尔达-班戈北形成近东西向长透镜状懂错蛇绿混杂岩逆冲岩席,沿缓倾斜断层发育向西倾斜的构造片理、摩擦镜面和近东西走向的矿物线理。裂变径迹测年表明,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逆冲推覆及构造隆升时代主要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111±5~91±5Ma)、晚白垩世晚期(89±6~69±5Ma)、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期(55±4~44±2Ma),估算构造隆升视速率为0.10~0.69mm/a,部分断层逆冲推覆及构造隆升延续至古近纪晚期。综合各类观测资料,建立不同时期构造模式,探讨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逆冲推覆构造演化过程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9.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潜艇结构系统可靠性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结构系统可靠度计算中重要样本函数选择的困难,提出了应用模拟退火算法的自适应的重要样本法,并根据结构系统可靠性计算的特点,给出了适宜的模拟退火过程的冷却进度表。潜艇耐压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算例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解决非线性失效方程的工程结构系统可靠度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80.
锆石辐射损伤测年是一种新兴的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封闭温度为~230±25℃),其原理是依据拉曼半高宽(ν3)计算出锆石所累积的α通量,结合U、Th含量,得出锆石辐射损伤的累积时间,即锆石辐射损伤年龄。相较于其他低温年代学方法,锆石辐射损伤测年具有测试简便、高效、低成本、双(多)定年等优势,在地学研究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已成功应用于示踪物源区和揭示岩体热事件等领域。然而,该方法尚存几个关键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微区测试的空间不匹配性、封闭温度存有争议、较大的年龄偏差等,这无疑阻碍其在地球科学领域中更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锆石辐射损伤测年方法的起源、原理和测试方法,总结了相关应用的重要进展,阐述了锆石辐射损伤测年方法的尚存问题,并对该方法的发展趋势作以展望,以期为年代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