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588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陆源碎屑细粒沉积岩收缩裂隙广泛发育(湖)海陆过渡相中,其成因机制对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也是震积岩和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调研国内外收缩裂隙的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收缩裂隙的形态特征、成因机制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收缩裂隙主要发育在(湖)海陆过渡相粉砂岩与黏土岩互层的陆源碎屑细粒沉积岩中,通常发育在粉砂岩层的底面,向下逐渐尖灭于下部黏土岩层,呈肠状、脉状或蠕虫状的粉砂质充填,其层面形态可分为纺锤形裂隙、不规则裂隙、多边形裂隙等多种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收缩裂隙的成因包括与盐度变化相关的合气作用、地震作用、风暴作用、微生物席破裂作用等。收缩裂隙对沉积环境、事件性沉积、高频(湖)海退—(湖)海侵界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根据收缩裂隙的形态特征及其组合可以指示沉积相带,根据收缩裂隙的发育特征及其伴生现象可以指示地震、风暴、重力流等事件性沉积;微生物成因的收缩裂隙具有沉积物暴露的指示作用,能够指示不同级次的(湖)海退—(湖)海侵界面及古(湖)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152.
深熔作用是大陆地壳分异、元素迁移富集的重要地质过程。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的北山地区,笔者等对前寒武系北山岩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群普遍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及深熔作用,长英质浅色脉体分布广泛,却鲜有文献报道。绵山地区出露的古元古代北山岩群斜长角闪岩及相关的长英质浅色脉体的野外地质特征、相互关系共同指示了北山岩群变质地层经历了部分熔融,熔体在原地分凝聚积。锆石LA-ICP-MS U-Pb测定结果表明,顺北山岩群变质地层片理产出的长英质浅色脉体锆石n(206Pb)/n(238U)加权平均年龄约为370 Ma,表明深熔作用发生时间为晚泥盆世;一测点的n(207Pb)/n(206Pb)年龄为1623±12 Ma,与前人报道的北山岩群测年结果高度相近,虽此年龄值不足为证,但结合产出特征,可能指示长英质浅色脉体的源岩为北山岩群。此外,北山岩群中深熔作用普遍发育,露头可见大量的石榴子石、电气石、云母类矿物,指示区内部分稀有元素成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3.
浙东南石平川钼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平川钼矿床位于浙东南政和—大埔断裂与长乐—南澳断裂之间的火山坳陷带相对隆起区,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燕山晚期侵入的钾长花岗岩体关系密切,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围岩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次为碳酸盐化。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87±1)Ma[锶初始值I(Sr)=0.713 36],形成时间为晚白垩世。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其均一温度为114.4~325.8℃,集中于170.2~227.0℃。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D)为-52.8‰~-64.9‰,δ(18O)为-3.85‰~-7.27‰,反映成矿流体来自混合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研究表明δ(34S)为+3.14‰~+4.19‰,表现为岩浆硫特征。辉钼矿Re的质量分数为15.05×10-6~37.65×10-6,与其他钼矿床中辉钼矿Re质量分数的对比结果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以上研究表明石平川钼矿床属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54.
黔东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矿物学报》2001,21(1):102-106
磨山—油麻坳金矿矿脉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以单相液态和两相气液包裹体为主。含CO2 包裹体占5%±。成矿流体均一温度 1 70~ 2 3 0℃ ,盐度为 3 .1 %~ 1 0 .1 % ,密度为 0 .850~ 0 .958g/cm3 ,为中低盐度、较低密度的弱酸—弱碱性溶液。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 O、CO2 及CH4 ,液相成分中Na+ 、Ca2 + 及Cl-含量较高 ,相对贫K+ 、F-。成矿流体属Na Ca Cl型 ,为大气降水与变质水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155.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石英脉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化集中区之一,产有马脑壳等20余处重要金矿床(点),研究表明,区内此类放床范围内常发育我种类型的石英脉体,其中黄铁矿-毒砂-石英脉,石英-辉锑矿脉及石英-雄(雌)黄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主要金矿化阶段产物,它们在空间上多分布于矿化带范围,其发育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指示金矿化作用的强度,因而构成区内该类金矿床找矿评价的重要宏观标志,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上述类型的石英脉主要形成于温度为170-210度及盐度(NaCl)为4%-11%,的热液条件下,其热液气相成分中w(CO2)/w(H2O)比值一和肌变化于0.240-0.491,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相对光密度D(H2O)/D(CO2)值一般小于8.0,与其他类型石英脉具明显区别,因而上述参数值构成了该区金矿床找矿评价的重要石英脉微观标志。  相似文献   
156.
Abstract: Dajing is a large-scale tin–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in north China with Sn, Cu, Pb, Zn, Ag, and minor elements such as Co and In. The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a passage-host structure system. Two groups of NE direction faults such as F2 and F1 are characterized by sinistral and multiphase activities, and the syn-ore NE faults with their derivative faults nearly in N-S direction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structure system as channelway for ore fluid. Around F2 fault (mineralization center), metallic elements display horizontal zoning outwards from Sn, Cu to Cu, Sn, Pb, Zn, Ag and to Pb, Zn, Ag. Controlled by sinistral pull-apart vein system, the WNW direction host structure yielded the ore vein to "W" shape on horizontal plan while to staircase shape on vertical profile. Multiperiodic activities of the host structures system lead to multistage of ore mineralization. Four mineralization stages are recognized in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i.e. 1) cassiterite–arsenopyrite–quartz stage, 2) cassiterite-sulfide (or Cu–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stage, 3) massive pyrite stage, and 4) galena-sphalerite stage. Besides, fluid activities are identified here at the pre-mineral stage of the formation of quartz veins and sheared deformation, and at the post-mineral stage of quartz–calcite–fluorite deposition.
The earlier tin-rich ore solution raised from NE faults and its nearly N-S derivatives filled the NW-WNW direction fractures, and formed tin ore veins. Subsequent mineralization of Cu-polymetallic stage, pyrite stage and galena-sphalerite stage, overlapping on the same fracture system, sequentially expanded outwards from the fractures, and produced different kinds of ore types and mineralization zoning.  相似文献   
157.
瑶岗仙钨矿床的晶洞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依壤 《湖南地质》1995,14(4):226-234
瑶岗仙黑钨矿床石英脉的地质特征、晶洞类型、含晶标志,分布规律以及晶洞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矿区第Ⅱ成矿期矿脉的晶洞规模,分布、优美晶体、晶簇天然观赏矿物的成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经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8.
近年来经初步工作在陕西灞源地区查明、发现小型金矿床、矿点共31处,本文根据矿点本身的各种特征,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矿点矿化强度进行了评价和排序,以此为基础建立单元含矿性变列,筛选出成矿环境变量16个,用逻辑信息法在区内圈出金矿远景区A类40km-2,B类46km-2.为本区金矿进一步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9.
在综述了脉岩与热液型脉状金矿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中基性脉岩、煌斑岩脉不仅在空间上与脉状金矿相伴生,形成时间祁近,而且在物源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关联。脉岩是脉状金矿床成因系列的组成部分。据此提出中基性岩浆在某种动力作用下,诱导上覆花岗质岩石(包括古老变质岩)熔融,并发生混染,在地壳脉动作用下,脉岩与含矿流体多期次多阶段侵位,在相应的部位形成脉岩与矿脉共存的金矿区带。  相似文献   
160.
根据各期次岩体及其岩脉、矿脉间的穿截关系以及“两层矿化”等地质现象,结合有关稳定同位素、成岩与成矿演化关系等资料分析,表明伴随多期次花岗岩浆的侵入,相应地发育有多期次成矿作用,可概括出一个多次成岩与多次成矿的演化模式。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查明矿体分布和矿化富集的规律性,而且对指导大型矿床的寻找和评价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