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3篇
  免费   1011篇
  国内免费   993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836篇
地质学   4481篇
海洋学   40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81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李渭  白薷  马瑶  李兆雨 《地质科学》2015,(3):955-969
在大量样品测试数据与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长7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孔隙结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长7储层处于中成岩A~B期。压实作用及碳酸盐、粘土(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胶结和硅质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原生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绿泥石胶结抑制孔隙充填, 长石溶蚀作用使孔隙间的连通性得到改善, 储层物性得到提高。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划分出6种成岩相, 其中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粘土矿物胶结相、石英加大相、浊沸石充填相不利于储层的发育, 而长石溶蚀相、绿泥石膜胶结相对储层物性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2.
轮古西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微地貌特征及刻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印模法,以石炭系区域标志层双峰灰岩底至奥陶系潜山面填平补齐的沉积厚度为标识,恢复了轮古西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自东向西划分了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3类二级地貌单元。应用现代岩溶分类方法,根据微地貌组合形态,对二级地貌作精细刻画,划分了9种三级地貌单元。认为不同的地貌位置,其水动力条件不同,不同类型岩溶地貌的发育特征、古水系排泄和储层充填特征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953.
基于煤田勘探资料和矿井实际观测结果,结合测试分析和数值计算,对平顶山矿区李口集区块煤储层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块内主煤层的煤体结构破坏严重,小型裂隙发育但连通性较差,含气量中等且属于低压煤储层,煤层气采收率偏低,地面原位开采的难度较大。为此,建议该区块的煤层气开发以矿井抽采为主,并在煤矿采动带和采空区辅以合理的地面抽采工程。  相似文献   
954.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一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955.
沿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发现大量逆冲推覆构造,如北雷错东西两侧、隆鄂尼西北侧、比洛错东南侧、鲁雄错东西两侧,侏罗系烃源岩及含油白云岩沿低角度缓倾斜断层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上白垩统红层之上,昂达尔错西北侧中侏罗统含油碳酸盐岩和碎屑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三叠系灰黑色碎屑岩之上,形成不同规模的逆冲岩席、逆冲岩片、飞来峰和构造窗。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反射剖面显示,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深部发育多重逆冲推覆构造;比洛错中侏罗统含油白云岩沿顶部双重推覆构造自北向南运移7~11km和12~15km,分别形成隆鄂尼古油藏和德如日古油藏;下伏三叠系及石炭系—二叠系沿底部双重推覆构造自北向南发生大规模逆冲推覆,前锋被向北逆冲的反向断层切割错断。野外观测表明,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与羌中隆起北侧油苗带之间发育大量侏罗系逆冲岩席和飞来峰;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解释进一步揭示,三叠系和侏罗系海相烃源岩经历自北羌塘向南羌塘长距离逆冲推覆构造运动,自北向南逆冲推覆运动导致侏罗系烃源岩及中侏罗统含油白云岩构造隆升,形成昂达尔错、隆鄂尼、德如日等古油藏。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逆冲推覆及构造隆升主要发生于晚白垩世—古近纪。  相似文献   
956.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热水岩溶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郑聪斌  章贵松  王飞雁 《沉积学报》2001,19(4):524-529,53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深部白云岩中的溶蚀孔洞,其成因属于热水岩溶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成因矿物学及Fe2+ 、Mn微量元素分析和气液包裹体测定,结合岩溶发育的构造背景,深入揭示了本区热水的来源主要为深部循环热水,局部尚有深部上升的热液加入 ;其热能除地温梯度加热、构造运动加热外,在盆地基底古断裂附近可能还有深部热源的影响而形成的中低焓地热流体。充填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5 0~ 34 9℃,气相成分中CO2 摩尔浓度达到44.3%~ 5 6.98%。Fe2+ 、Mn微量元素在鄂 6、定探 1、李华 1井、芦参 1井、陕 8井和旬探 1井白云岩中的富集,指示了这些井区是热水运移的主要近源区。认为热水岩溶的发育,对奥陶系内幕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7.
东南沿海分布大面积的白垩纪晚期侵入岩。这些岩石可分为两期:其中115~100Ma以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岩石组合为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性长石花岗岩;而100~86Ma的岩石为碱性系列,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斑岩-正长斑岩-碱性长石花岗岩。115~100Ma的辉长岩以角闪辉长岩为主,具有极高的CaO、MgO和Al_(2)O_(3)含量,具有极低的SiO_(2)(42.9%~53.8%)、全碱(K_(2)O+Na_(2)O:0.86%~5.28%)、Ba、Nb、Th、Rb和Zr含量,也具有极低的FeO^(T)/MgO、La/Yb和Zr/Hf比值,较高的Eu/Eu^(*)、Sr/Y比值和Sr含量,为基性-超基性堆晶岩。与辉长岩同期的闪长岩和细粒暗色包体具有较高的SiO_(2)(50.34%~63.68%),较低的CaO、P_(2)O_(5)、MgO、Al_(2)O_(3)含量,相对低的Eu/Eu^(*)和Sr/Y比值,变化较大的La/Yb和Zr/Hf比值,代表了从基性岩浆储库中抽取的富硅熔体。115~100Ma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类岩石为准铝质岩石,SiO_(2)含量变化较大(61.7%~75.3%),具有较低的FeO^(T)/MgO、Ga/Al比值和Nb、Zr及Nb+Zr+Ce+Y元素含量,显示出典型I型花岗岩的特征。这些花岗岩具有相对高的La/Yb、Eu/Eu^(*)和Zr/Hf比值和高的Sr、Ba和Zr含量。结合岩相学特征,这些花岗岩为堆晶花岗岩。而115~100Ma的碱性长石花岗岩具有极高的SiO_(2)含量(大于75%),低的Eu/Eu^(*)、La/Yb、Zr/Hf和Sr/Y比值,具有低的Ba、Sr和Zr含量和高的Rb、Nb、Y和Th含量和Rb/Sr比值,表明这些花岗岩是由富硅岩浆储库中抽离的高硅熔体侵入地壳形成。100~86Ma期间形成的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具有极高的全碱含量,可以达到8%~12%,其SiO_(2)主要集中在60%~70%,具有极高的Zr、Sr和Ba含量和Eu/Eu^(*)、La/Yb和Sr/Y比值,显示出堆晶花岗岩的特征。而100~86Ma期间形成的大部分碱性长石花岗岩具有极高的SiO_(2)含量(大于75%),并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高的Rb/Sr比值和高的Rb、Y和Th和低的Ba、Sr含量和低的Zr/Hf、La/Yb、Eu/Eu^(*)和Sr/Y比值,表明它们是由富硅岩浆储库抽离的高硅熔体侵入浅部地壳形成。东南沿海高硅花岗岩的形成和穿地壳岩浆系统密切相关,高硅花岗岩是由浅部地壳内晶体-熔体分异产生的熔体侵入地壳所形成,而高硅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储库的水及挥发份含量密切相关。115~100Ma期间,从富水的岩浆储库抽离的熔体形成具有低高场强元素含量和低Rb/Sr比值的高硅花岗岩,这一过程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100~86Ma期间,从富挥发份的岩浆储库抽离的熔体形成碱性特征、富含高场强元素和具有高的Rb/Sr比值的高硅花岗岩,这一过程和古太平洋板块回撤软流圈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958.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基地,其低渗透油气藏具有油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油藏成藏因素复杂、油藏分布受多种因素联合控制等特点。在回顾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成藏理论研究和勘探历史经验基础上,认为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成藏研究存在两大理论体系,即沉积学控制成藏理论和运移动力学控制成藏理论,前者从沉积特征出发,强调储层砂体沉积相、非均质性和成岩作用在低渗透性油藏形成中的控制作用,后者从石油运移与聚集过程出发,强调运移动力学在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低渗透油气成藏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过分强调了单个地质因素的作用,其中沉积学控制成藏理论局限于沉积相划分和沉积模式建立方面,过多地强调了沉积相对成藏因素静态的控制作用,而忽视了油气成藏过程的动态属性;运移动力学控制成藏理论却过分强调了油气流体运移过程的模式化和公式化,过分夸大和随意解释了油气运移成藏记录——油气包裹体的作用及其原始地质意义,轻视了深部地层条件下油气运移的复杂性和油气包裹体记录的多解性。因此,传统的单因素控制油气成藏理论和相应的勘探研究方法已经不能确切揭示油气富集规律和有效指导勘探工作。低渗透油气藏成藏理论研究趋势是要重视分析油气藏地质记录,动态研究油气藏形成和演化历史过程,总结油气富集规律,为油气勘探战略部署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5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格架内的成岩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发育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牛毛毡砂岩”、黑色石英砂岩等五种砂岩类型。这些砂岩具有成份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低、以正粒序为主、粒级普遍为中粗粒、储层填隙物类型多、含量变化大的特点。经历了三个重要成岩阶段:早成岩压实期—原生孔隙大量破坏损失期,中成岩A期—有机酸溶蚀—次生孔隙发育期,中成岩B期—埋藏压溶再胶结成岩期。在SQ8主要发育压溶、高岭石溶蚀、石英次生加大等成岩作用。SQ11主要发育硅质胶结、碳酸盐胶结成岩作用。成岩相可分为三级五类,即Ⅰ强压溶—石英加大相;Ⅱ压溶—碳酸盐溶蚀—高岭石交代相及溶蚀—弱杂基充填—高岭石交代相;Ⅲ强压实—粘土胶结相及强压实—碳酸盐胶结、交代相。区内储层整体为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以发育次生孔隙为主,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原生孔隙较少保留。通过对沉积砂体展布、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储集性能的综合分析,对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60.
Using analyses of the lithology, sequences, paleoenvironment, and tectonic setting, the depositional system of the Carboniferous Huanglong 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was identified. The 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Member, Middle Member, and Upper Member were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Before the use of carbon, oxygen, and strontium isotopes in the analysis, all of the geochemical data were tested for validity. On the basis of the Z values obtained from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the paleoenvironments of the three members were elucidated. Lower Member was dominantly an enclosed marine environment with intense evaporation and little freshwater input into the sea. Middle Member developed in a semi-enclosed to normal marine environment with many rivers. Upper Member was formed in a normal marine environment. The east Sichuan Basin was enclosed by paleouplifts before the deposition of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forming a relatively enclosed depositional setting. Paleogullies developed in the Silurian strata that underlie the Carboniferous rocks; these paleogullies can b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e propose that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developed in a platform system. Four microfacies were identified: supratidal flat, dolostone flat, grain shoal, and shelf microfacies. The high-permeability and high-poros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in shoal microfacies are favorabl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while the supratidal flat and shelf microfacies developed very few high-quality reservoirs. The paleogullies, in which increased amounts of grain shoal microfacies developed,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