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43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763篇
海洋学   54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袁俊航  隆威 《探矿工程》2015,42(6):71-75
采用工业废弃物——酸性矿渣粉取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以激发酸性矿渣粉活性、提高砂浆综合性能、降低矿山充填成本为目的而进行试验研究,以抗压强度为指标,通过单一激发剂、复合激发剂激发酸性矿渣粉制成胶凝材料的试验,确定了激发酸性矿渣粉活性较好的激发剂,然后选取了4种激发剂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3个不同龄期的最优激发配方。解决了酸性矿渣粉难被激发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随着高品位硫化镍资源的日益减少及社会发展对镍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低品位红土镍矿的开发利用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本文在对某蛇纹石型红土镍矿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常压硫酸溶解浸出实验研究,获得硫酸浓度1 mol/L、液固比10、浸出反应温度70℃以上、反应时间6 h左右、磨矿细度65%(76μm以下含量)左右的最佳硫酸溶解浸出实验条件;该实验条件下,红土镍矿中Ni、Fe、Mg的浸出率分别为94.4%、72.1%和88.64%。本研究可为该类型红土镍矿的经济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评估短角异剑水蚤(Apocyclops royi)作为海水鱼类仔稚鱼的饵料价值和投喂效果,比较分析了其与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nauplii)的脂肪酸组成及2种生物饵料对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稚鱼存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短角异剑水蚤DHA、EPA和ARA含量分别达21.185%、11.088%和3.250%,海水仔稚鱼必需脂肪酸(EFA)总含量高达37.417%,均显著高于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短角异剑水蚤的克氏双锯鱼稚鱼(5~20 d)成活率(80.71%±8.23%)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组(76.30%±7.00%)差异不显著;稚鱼体长(7.75 mm±1.18 mm)、体重(0.0163 g±0.0080 g)和体长特定生长率(3.46%±0.75%)均显著高于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组;稚鱼体内DHA(21.843%)、EPA(6.914%)和ARA(2.725%)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后者。研究表明,短角异剑水蚤适于作为海水鱼类仔稚鱼的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辛一  路延笃  徐健 《海洋科学》2015,39(10):15-20
从微拟球藻高产油藻株IMET1 的cDNA 中, 克隆出一个I 型脂酰辅酶A: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NoDGAT1A, 该基因共编码437 个氨基酸, 与拟南芥I 型DGAT 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38%, 且含有至少9 段高疏水区。随后, NoDGAT1A被转化入营养缺陷型酿酒酵母三脂酰甘油合成突变株H1246 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在外加二十碳五烯酸(EPA)时, 表达NoDGAT1A 的H1246 能够产生三脂酰甘油(TAG), 针对其TAG 的分析表明, 与酵母DGAT 相比, 表达NoDGAT1A 的H1246 产生的TAG 中含有更多的EPA, 说明NoDGAT1A 具有更强的合成含EPA 的TAG 之能力。此外, 16: 0(63.82%)和18: 0(27.98%)是其TAG 中主要的脂肪酸链成分, 说明NoDGAT1A 合成的TAG 侧链仍以长链饱和脂肪酸为主。NoDGAT1A对微拟球藻中TAG 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也为以微拟球藻为模式的产油微藻TAG 和EPA 代谢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在黄渤海海域对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降解产生丙烯酸和丙烯酸的降解过程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中有明显的DMSP降解和丙烯酸的生成现象。在DMSP降解初期,DMSP不断降解,丙烯酸则在经过1h后浓度开始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再次下降。起始DMSP浓度越高,降解得越完全,且丙烯酸最大值越大。在观测的5h内,丙烯酸的表观降解速率总是大于DMSP的表观降解速率,且两者都与初始浓度成正相关。在丙烯酸的降解过程中,黑暗条件下起始浓度越大,丙烯酸变化速率越大,而光照条件下则恰好相反。光化学反应中前2h表现为丙烯酸的光化学生成,而后2h表现为光化学降解。  相似文献   
996.
利用酸溶法和酶溶法制备马面鲀鱼头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并对所制备的ASC和PSC的氨基酸组成、SDS-PAGE、红外光谱、黏度和热变性温度,以及溶解度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面鲀鱼头中ASC和PSC的提取率分别为0.94%±0.07%和3.91%±0.14%。Gly(265.0和251.8残基/1000残基)、Ala(111.0和107.6残基/1000残基)和Pro(87.0和83.1残基/1000残基)含量较高,而His和Tyr的含量较少,且未检测到Cys。ASC和PSC中亚氨基酸(Pro和Hyp)含量为169.3和160.6残基/1000残基。氨基酸组成分析、SDS-PAGE和红外光谱(FTIR)证实ASC和PSC均属于I型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分别为17.6°C和16.5°C。在酸性p H值范围内,ASC和PSC的溶解度较高;当Na Cl溶液浓度高于2%,ASC和PSC的溶解度会显著降低。综上,相对于哺乳动物类胶原蛋白,马面鲀鱼头ASC和PSC的亚氨基酸含量和热变性温度较低,结构稳定性差,易于降解,可作为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原料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微酸性电解水(SAEW)结合迷迭香提取物(RE)-柠檬酸(CA)复合保鲜剂处理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冷藏期间蛋白特性变化影响,探讨此法用于虾类贮藏保鲜的效果。【方法】将样品分别经SAEW、质量分数4%RE+质量分数1%CA(RC)、SAEW结合RC(SAEW+RC)和无菌水(CK)处理10 min后,自然沥干15 min,装入PE保鲜袋于(4±1)℃冰箱中保藏,每2 d测定样品的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化学键、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与内源荧光强度(IFI)等指标,并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复合处理能延缓凡纳滨对虾贮藏期间pH与TVB-N值的升高,抑制总巯基含量下降,CK、RC、SAEW与SAEW+RC组样品的Ca2+-ATPase活力分别由初始0.16、0.17、0.17与0.17μmol/(mg·min)降至0.12、0.13、0.12与0.14μmol/(mg·min),MFI值较初始值上升1.88、1.73、1.76和1.54倍,可见SAEW+RC对延缓Ca2+-ATPase活性下降与MFI值的上升有较好作用。同时,SAEW+RC处理还能减缓蛋白质分解、氧化和变性,保持蛋白质化学键与IFI值的相对稳定。【结论】微酸性电解水结合复合保鲜剂处理能较好抑制凡纳滨对虾冷藏期间的蛋白质氧化分解,延缓其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998.
流域的岩石化学风化过程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流域水化学碳汇通量估算已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外源水(硅酸盐风化)及外源酸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文章选取万华岩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区,流域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比为64%和36%,于2017年对洞口进行为期一年的取样监测,并分别于4月和9月对万华岩地下河系统内13个水点的离子组成进行监测,利用水化学平衡法和Galy模型,对流域岩石化学风化速率和CO2消耗通量进行了计算,对万华岩地下河系统的岩石风化和碳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万华岩地下河系统岩石风化消耗CO2的速率为31.02 t·(km2·a)-1;以碳酸岩风化为主,其风化速率为硅酸盐溶蚀的20倍;流域内碳酸盐岩风化对CO2消耗量占到整个流域的92.16%;不同岩石风化类型对碳通量的贡献率以碳酸溶解碳酸盐岩最大,为87.06%;流域上游的外源水对岩溶碳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外源水汇入后碳酸盐岩碳汇速率可以达到无外源水汇入流域的2倍;硫酸溶解碳酸盐岩次之,为9.24%;碳酸风化硅酸盐岩最小,为3.7%,在计算流域碳汇量的时候应将硫酸参与岩石风化的影响去除。  相似文献   
999.
Material collected over a month on plates attached to the bed of the Afon Goch, Anglesey, a stream highly contaminated by acid mine drainage (AMD), was either examined intact by electron microscopy or suspended and cultured to reveal the presence of microbiota. Certain of the aerobic microbiota were identified, the genus Pseudomonas formed the commonest isolate and cultures of Serratia plymuthica were grown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biofilms formed with the material collected in the Afon Goch. The material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of the Afon Goch was of similar underlying morphology to that of the cultured biofilms. However, the former had a superficial granular coating of equidimensional (60–100 nm) and evenly spaced iron rich particles (determined by X-ray microanalysis).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of this AMD-contaminated stream is therefore best described as a highly contaminated biofilm. Evidence from previous work suggests that the streambed is active in iron removal from the water column. The intimate association of iron with microbiota at the streambed, therefore, implies that iron flux prediction may not be possible from physical and chemical data alone but requires knowledge of biofilm physiology and ecology. Microbially mediated metal precipitation, both by single bacteria and by biofilms, has been reported elsewhere but mass balance considerations suggest that this explanation cannot hold good for the large amounts of iron hydroxide depositing from waters of the prevalent pH and redox status. Filtered stream water analyse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colloidal iron hydroxide and also its removal downstream where ochreous (iron hydroxide rich) material accumulates. The process of iron immobilization is likely to be the attraction and physical trapping of colloidal iron hydroxide by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which constitute the matrix of biofilms.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0.
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沉积有机质中检出了丰富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在分布特征上极为相似。在碳同位素组成方面,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也具有完全相同的变化范围。因此,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很可能就是正构烷烃系列化合物十分重要的母质来源。地质体中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存在需要在相应的沉积体中维持一个比较严格的弱碱性—中性的环境。这种弱碱性—中性的成岩环境不仅对该地区有机质中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形成和保存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有可能对该地区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产生了某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