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5篇
  免费   1079篇
  国内免费   1031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913篇
地球物理   3115篇
地质学   1370篇
海洋学   75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53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应用差分法分析了高淳台、溧阳台、高邮台、连云港台、宿迁台、海安台地磁垂直分量Z的变化,以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地磁极值的变化,用Z极小值时间进行地磁低点位移分析,对这些台站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中强震前高淳台的地磁场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42.
2009年4月利用植株枚订移植法在山东荣成天鹅湖海域开展大叶藻植株移植,于5~10月监测移植大叶藻植株的存活率,并逐月采集自然和移植大叶藻植株,比较了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分析了移植操作胁迫对大叶藻存活、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移植后1~2个月,移植植株的平均成活率较高,至移植后4个月,平均成活率降至57.8%,之后保持稳定。移植后6个月内,叶长移植植株均极显著低于自然植株;根长和茎节长在移植后1个月时移植植株显著低于自然植株,移植2个月后与自然植株无明显差异,甚至显著高于自然植株;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移植后1个月时移植植株显著低于自然植株,移植2个月后则与天然植株无明显不同,甚至显著高于自然植株,但10月份移植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结果表明,移植操作对大叶藻植株的地上部分产生了严重的胁迫作用和较长的胁迫时间,而移植植株的地下部分及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经过短期胁迫后,能够通过自身的补偿机制分别实现快速生长和显著增加,从而利于植株的扎根、固着和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3.
陈晓红  周宏浩 《地理研究》2019,38(11):2653-2665
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耦合过程,厘清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交互响应机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27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Super-SBM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对中国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发展和交互响应关系进行综合测度。研究表明:① 城市精明发展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阶梯递减的空间演变趋势,多个城市群具有较高的城市精明发展指数。② 生态效率与精明发展的空间变化具有一定的耦合特征,沿海地区南北方向呈现出较高水平的“生态弧线”城市带。③ 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特征,协同发展关系有下降趋势。④ 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存在双向交互的Granger因果关系,具有正向的交互响应关系,且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和惯性发展趋势。⑤ 长期而言,城市精明发展对生态效率变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4.
Spatiotemporal trends in precipitation may influenc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profoundly affect soil erosion processes on the Loess Plateau. Daily data collected at 89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area between 1957 and 2009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trends of precipi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return period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classified in the study. Nonparametric methods were employed for temporal analysis, and the Krig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for spatial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a small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over the Loess Plateau in last 53 years (although a Mann–Kendall test did not show this decrease to be significant), a southward shift in precipitation isohyets, a slightly delayed rainy season, and prolonged return periods, especially for rainstorm and heavy rainstorm events. 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ve varied greatly. A slightly increasing trend in precipitation in annual and sub‐annual series, with no obvious shift of isohyets, and an evident decreasing trend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northwest. In the southeast, correspondingly, a more seriously decreasing trend occurred, with clear shifts of isohyets and a slightly decreasing trend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a negative trend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may have led to decreased soil erosion but an increase in sediment yield during several extreme events. These changes in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Loess Plateau should be noted, and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ir adverse impac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5.
张茜  孙卫  明红霞  王倩  张龙龙 《沉积学报》2016,34(2):336-345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及相渗等资料,研究了板桥-合水地区长63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总结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确定了纵向及平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优质成岩相的展布受沉积相、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共同控制,尤其是喉道分布才是控制砂岩储层渗透性的主要因素。水云母胶结-残余粒间孔相和水云母胶结-长石溶蚀相储层主要分布于半深湖相重力流复合水道浊流沉积中,细-微细喉道发育,孔喉连通性好,渗流能力最好,油水呈相对均匀的渗流,孔隙内的油气极易通过喉道被开采出来;绿泥石胶结相、水云母胶结弱溶蚀相储层位于分支水道边缘,呈孤岛状分布,孔喉半径小但分布均匀,渗流能力中等-差;碳酸盐胶结相、碳酸盐+水云母胶结相储层主要发育在分支水道间,孔隙结构发育程度差,喉道细小且孔喉连通性差,富集于孔隙中的油气难以通过小喉道,采收率低。  相似文献   
146.
利用带通滤波方法,将FSU风应力资料分离成ENSO时间尺度上的分量及其剩余部分,将这两部分分别作用于模式海洋(2层热带太平洋区域模式),研究海洋对不同时间尺度大气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尺管ENSO时间尺度上的风应力分量只占风应力扰动总方差的30%左右,它却能激发出全部异常风应力强迫海洋时所产生的El Nino/La Nina现象和十分相近的SSTA变化周期与振幅。而其余占总异常风应力方差60%以上的部分强迫海洋仅能产生振幅较小的海表温度异常,在非ENSO和ENSO时间尺度上的风应力强迫下,海洋中可产生相近振幅的Kelvin波,但SSTA振幅却存在显著差别,表明海洋对大气扰动信号的频率非常敏感,这里从理论上对该现象作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7.
2006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6年1月中旬欧洲东部地区经历10年来的最低温天气;2月,非洲南部地区遭遇20年以来的最强降水;2006年上半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经历111年来最干旱的时期;7月,欧美地区经历破纪录的高温炎热天气;菲律宾、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遭受暴雨洪灾。2006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遭受18次沙尘天气的侵袭;夏季重庆等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受到多次强台风袭击;波及全国31个省(市、区)的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2006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6个高温年,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我国又经历了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相似文献   
148.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methodology for computing constant‐ductility inelastic response spectra. The computation of constant‐ductility spectra involves numerical root‐finding algorithms to find the strongest structure providing a desired ductility response. Smooth inelastic structural behavior is modeled using a first‐order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 and the transient structural response is solved using an implicit algorithm requiring Newton iterations at each time step. For structural models with smooth hysteretic behavior (not piece‐wise linear), a simple root‐finding method involving a combination of hyperbolic fits, linear interpolation, and Newton's method converges upon the highest strength (conservative) solution with a small number of iterations. The effect of the hysteretic smoothness on the occurrence of multiple roots is examined for two near‐fault and two far‐fault earthquake records, and for two measures of ductility and for normalized hysteretic energy. The results indicate how the smoothness of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affects ductility demand and constant‐ductility response spectra.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9.
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对海、陆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入海河流物质通量研究是陆—海相互作用和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的重要命题。我国是最早开展物质通量研究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都开展了有关河流和边缘海物质通量的研究,即将开始的全国海岸带环境调查专项也把主要河流物质入海通量及其海洋环境效应研究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当前国内外河流物质通量研究的最新进展,较系统地阐述了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的概念和对邻近大陆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河流入海物质通量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及其全球变化效应的重要参量。归纳了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0.
系统分析了观测海温强迫9层大气环流模式的模拟资料,结果表明该大气环流模式能够对与ElNino、LaNina事件爆发有关的赤道太平洋异常纬向风和对流活动有很好的模拟;模拟中的东亚冬季风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与观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年际变化具有显著的2~7年的周期,即东亚冬季风异常与ENS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