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904篇
地球物理   422篇
地质学   623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34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曹升乐  于翠松 《水文》1998,(2):22-26
本文针对年降水量序列和年径流量序列中存在特大(小)值的问题,提出了实测序列中特大(小)值的检验方法及其重现期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含有特大值序列的分析计算方法。对山东省胶东地区部分主要河流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序列进行了分析,重新评价了该地区的降水资源及地表水资源。  相似文献   
992.
晚中生代时期华北东北部发育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和阜新生物群陆地生物群。它们的快速演变过程和华北克拉通上同时期发育的岩石圈减薄、大面积强烈岩浆活动、变质核杂岩及伴随的伸展盆地等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并行发生,表现着地壳表层系统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响应。生物群的繁盛与灭绝与地球表层大规模岩浆-火山活动(髫髻山组—张家口组和大北沟组—义县组)发育时代高度协同一致。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或改造着地球表层古地理和古生态环境,生物群只得调整自身去适应环境和生态背景的改变。火山-岩浆活动改变着地质-生态环境,生物群都紧密联系多期次火山-岩浆活动,化石也都被埋葬在沉积-火山碎屑岩中。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地质事件发生响应于全球变化和统一地球表层系统。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特殊陆相环境沉积建造、特殊环境沉积物等记录了响应的古地理、古环境变化与响应。陆地生物群分布、演化、更替与精确定年,脊椎-无脊椎生物(化石)埋葬特征,生物演化速率、消长关系和生物群(组合)更替的形式和性质,以及脊椎动物骨骼、牙齿的常量、微量元素、H-B-C-N-O-S和C-O-Sr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和重建古地理、古生态环境和古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93.
The middle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Lajishan orogenic belt, both of which were formed in the Caledonian, strike NW-SE direction across southeast Qilian Mountains and their basement consists of pre-Caledonian metamorphic rocks with lozenge-shaped ductile shear zones in the crystalline base- ment. The blunt angle between the conjugated ductile shear zones ranges from 104° to 114°, indicating approximate 210° of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The plateau ages of muscovite 40Ar/39Ar obtained from the mylonitized rocks in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of Jinshaxia-Hualong-Keque massif within the middle Qilian massif are (405.1±2.4) Ma and (418.3±2.8) Ma, respectively. The chronology data confirm the formation of ductile shear zones in the Caledonian basement metamorphic rocks during the Cale- donian orogeny. Furthermore, on the basis of basement rock study, precise timing for the closing of the Late Paleozoic volcanic basin (or island-arc basin) and Lajishan ocean basin is determined. This pro- vides us a new insight into the closing of ocean basin in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orogenic belt.  相似文献   
994.
牙轮钻头直径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求极值来计算牙轮钻头的直径,给出了牙轮钻头直径的计算公式,并分别对有移轴及无移轴牙轮钻头直径的计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山区流域高盖度斜坡对极端降雨事件的地下水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到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趋势的强力驱动,极端降雨及与之相伴的山区流域植被发育斜坡的群发性失稳事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山国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到目前为止,降雨-滑坡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并无成因联系的降雨事件与滑坡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斜坡岩土体水岩相互作用方面,而降雨→滑坡...  相似文献   
996.
华北中部近45a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华北中部41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通用的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近45a来华北中部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华北中部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南部平原地区一般减少,北部山地区域多有增加,降水日数有较明显减少,强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是中、小雨(雪)日数减少造成的。暴雨日数和强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著增加。华北中部强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在降水日数中的比重有增大趋势,强降水量和暴雨降水量在总降水量中的比重可能也增加了。这种相对增加趋势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相似文献   
997.
显生宙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绝灭事件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显生宙各地质时期全球气候敏感沉积物和生物地理单元数据库,显生宙(寒武纪至中新世)可识别出24次全球范围内不同级别的气候变化事件。有些事件与全球生物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少则并无重要联系,即使这两种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规模上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也并不一定就存在着因果关系。这24次事件根据二者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可归纳为两类:(1)早寒武世末(一致);(2)晚寒武世末(不一致);(3)早奥陶世末(Ibexian末,不一致);(4)奥陶纪末(一致);(5)志留纪兰多维列世(不一致);(6)志留纪文洛克世早期(不一致);(7)志留纪文洛克世末(不一致);(8)志留纪罗德洛世末(不一致);(9)志留纪普利道里世末(不一致);(10)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初(不一致);(11)中泥盆世艾菲尔期末(一致);(12)中泥盆世吉维特期末(一致);(13)晚泥盆世弗拉斯期末(一致);(14)泥盆纪末(不一致);(15)早石炭世末(一致);(16)晚石炭世维斯发期末(一致);(17)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晚期(一致);(18)二叠纪末(一致);(19)早三叠世(一致);(20)中—晚三叠世(不一致);(21)早侏罗世赫塘期(不一致);(2?  相似文献   
998.
纳赤台群是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出露的构造混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纳赤台群碎屑岩段的地层时代及物质来源进行限定,可以为恢复和反演东昆仑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提供依据。前人多认为纳赤台群的地层时代为奥陶纪或奥陶纪—志留纪,但是志留纪、二叠纪甚至新生代的观点也同时存在。通过对纳赤台群碎屑岩段进行碎屑锆石年龄研究,得到最年轻的锆石年龄538±10Ma,结合侵入其中的英云闪长岩体的年龄为427.7Ma,将纳赤台群碎屑岩的沉积时代限定于538~427Ma之间,另外由于纳赤台群特殊的演化意义,结合沙松乌拉组和赛什腾组的地层时代,将纳赤台群碎屑岩的地层时代确定为奥陶纪,并认为有可能延伸至早志留世。得到的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约2450Ma、约1100Ma、约980Ma、约810Ma、约650Ma五个明显峰值,结合纳赤台群碎屑岩近源堆积的特征,将得到的锆石年龄与东昆仑及邻区出露的老地层和岩体时代进行比对,推测白沙河岩组、小庙群、万宝沟群及新元古代早期在东昆仑地区形成的中酸性岩体为其可能物源。将得到的锆石年龄与各期重大构造-岩浆事件在昆仑造山带留下的地质记录进行对比,推测认为,纳赤台群碎屑岩的源区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并经历了古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中元古代晚期构造-岩浆事件(格林威尔运动)和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  相似文献   
999.
胡海平  冯金良  刘金花  陈锋 《冰川冻土》2022,44(4):1298-1305
雅鲁藏布江中游堵江事件多发,探索堵江事件之间的关系对理解河流地貌演化有着重要作用。在中游宽谷地区,众多河流堆积阶地中保存着古堰塞湖相沉积物。前人对林芝地区、泽当宽谷和日喀则宽谷的古湖相沉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三个宽谷在晚更新世均发育过古堰塞湖,但三个地区古堰塞湖之间的时空关系仍未可知。在上述基础上,对雅鲁藏布江中游不同河段古堰塞湖的坝体位置、成因、海拔及发育年代等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河段分别发育着3个独立的古堰塞湖,成因多为冰川/冰碛物堵江。晚更新世不同河段降水和地貌条件差异,冰川规模变化速率不同,可能导致冰川前进壅塞河道时间不一致;但3个古堰塞湖的消亡时间较为接近,其溃决过程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00.
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I: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了检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西北地区的模拟能力,对2001年夏季西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很好地再现西北地区主要的环流特征和温度及降水的变化情况,主要的偏差在于高原上低压中心的模拟偏低,对西北东部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的模拟偏高.区域平均的温度模拟存在着1~3℃的冷偏差,偏差产生的原因与地表净辐射的负偏差有关.月降水量模拟远远偏大,最小的百分比偏差也达到了30%.模拟结果同时表明,由于受模式初始场的影响,6月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效果最差.RegCM3的模拟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来提高模式的模拟效果,减少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