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36篇 |
免费 | 1313篇 |
国内免费 | 19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74篇 |
大气科学 | 1594篇 |
地球物理 | 1793篇 |
地质学 | 3436篇 |
海洋学 | 2144篇 |
天文学 | 125篇 |
综合类 | 561篇 |
自然地理 | 18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202篇 |
2022年 | 327篇 |
2021年 | 401篇 |
2020年 | 404篇 |
2019年 | 455篇 |
2018年 | 347篇 |
2017年 | 406篇 |
2016年 | 411篇 |
2015年 | 439篇 |
2014年 | 537篇 |
2013年 | 614篇 |
2012年 | 569篇 |
2011年 | 557篇 |
2010年 | 486篇 |
2009年 | 531篇 |
2008年 | 492篇 |
2007年 | 548篇 |
2006年 | 491篇 |
2005年 | 414篇 |
2004年 | 377篇 |
2003年 | 345篇 |
2002年 | 304篇 |
2001年 | 263篇 |
2000年 | 275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216篇 |
1996年 | 174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131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117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 axially loaded Timoshenko beam coupled with a multilayer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TI) half-space subjected to a moving load. An axial force induced by the thermal expansion i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Timoshenko beam. The half-space considers the alternate distribution of an arbitrary number of TI elastic and poroelastic layers to model foundation soil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To solv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urier transform is adopted. The stratified foundation is formulated by extending an “adapted stiffness matrix method” to a more general scenario with an arbitrary number of layers. The beam is then coupled with the foundation to derive solutions to the system in the frequency-wavenumber domain. The final results in the time-spatial domain are recovered by the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After confirming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pore water existence, the transverse isotropy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the axial force are investigated.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effect of pore water existence on the maximum beam deflection can reach 22% in this study. The transverse isotropy of the elastic and shear moduli influences the critical speed of the beam deflection by altering the phase velocity of the first wave propagation mode of the beam-foundation system. The vertic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horizontal one in determining the excess pore pressure. The rise of the beam temperature (axial force) decreases the critical speed and magnifies the vibrations. 相似文献
102.
西昌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防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市地处川西的安宁河流域,区内地质条环境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育,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西昌市目前发育的153处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统计,总结了地质灾害在流域、高程、时段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对影响或控制西昌市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形地貌、构造、岩土体结构、地震、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西昌市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提出了适用于该地区的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灾建议。 相似文献
103.
C型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击地压的发生与支承压力的分布有重要关系。为研究C型采场支承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FLAC3D软件对孤岛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煤体垂直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煤体支承压力的平面分布特征、走向支承压力和倾斜支承压力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 煤体中垂直应力分布呈“C”形;② 孤岛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距离为正常工作面的3~5倍;③ 双工作面“见方”时,支承压力峰值达到最大值。工程实例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其结果可为现场冲击地压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探讨了基于作息空间思想的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定义居住和工作的活动空间范围为作息空间,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泰森多边形构建了作息空间,以作息空间人口密度作为人口空间分布的表达方式.对辽宁省2005年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精度优于传统的面积权重内插法,结果的地图渲染能够表现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的人口分布特征.该方法不涉及复杂的权重计算过程,也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5.
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种群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1996年5月和1997年7月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51个采样站位的87份网采浮游植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束毛藻种群的物种构成和丰度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水动力条件、温盐、营养盐及其他元素对束毛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的束毛藻种群由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dtii)和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组成,前者分布最为普遍,检出率100%,丰度最大.1996年5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44.55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1%,在吕宋海峡密集,总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态势.1997年7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152.72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9%,除吕宋海峡外,台湾东北部海域为次高值区,总体呈现西南高,中部和东部低的分布态势.较之邻近海区结果,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的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高于太平洋赤道热带海域、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东海产卵场,低于台湾海峡西侧20 m 以浅和东海低氧区.在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的丰度分布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黑潮流向所决定,高温高盐的黑潮水系利于束毛藻的增殖,束毛藻的丰度分布与 Fe、P 等化学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寻找证据. 相似文献
106.
耦合手机信令数据和房价数据的城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行为活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分析城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分布特征和活动模式对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和揭示空间隔离现象有着极高的价值。但人群活动和社会经济等级数据较敏感,使得以往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层面,难以合理划分人群经济等级并对其空间分布和活动模式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以深圳为研究区,基于空间位置关联分析方法,耦合手机信令数据和细尺度房价数据实现了人群经济水平的准确划分,通过计算活动指标定量的分析了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空间分布和行为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深圳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活动分布与各行政区经济发展相关,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深圳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之间活动模式存在差异,活动范围、出行距离、出行速度与经济水平存在正向相关;高经济水平人群职住地点相距较远,存在跨行政区分布的现象。本研究分析了城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活动模式,对城市规划和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文章分析了2013年南海南部4个季节航次的叶绿素a (Chl a)调查数据, 结果显示: 150m以浅水柱Chl a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早春0.14mg•m-3、初夏0.12mg•m-3、初秋0.18mg•m-3、初冬0.16mg•m-3。早春和初夏偏低的原因与早春风速小, 初夏水温高, 不利于水体的垂直混合, 限制了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向上层水体补充有关。4个季节中海水次表层Chl a质量浓度最大值层(SCML)均出现在50m和75m, 这两个水层的Chl a质量浓度差异小, 季节变化不大, 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24~0.26mg•m-3和0.22~0.26mg•m-3。受混合层深度和温跃层上界深度的共同影响, 50m水层Chl a质量浓度主要受制于深层富营养盐海水的向上补充, 75m水层Chl a质量浓度受水温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8.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D2的月平均资料,对西北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云的云量和云水路径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气候区是各种云出现最多的地区,特别是积状云的云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区,但这些云的云水路径值低;西北地区大多数云云量的高值区出现在天山山区、北疆地区、陕西东南部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高云和部分中云云量空间分布特征与降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沿着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一带以及陕南和/或陇南地区是高值区,低值区在塔里木盆地—内蒙古西部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西北部一带;绝大多数云类春夏季节云量维持较高,秋冬季节云量较少。云水路径值较大的层状云类的云量多寡与降水多寡相一致;积状云类和层积云类云量多少与降水没有一定的关系,在降水偏少时,这类云的云量大多与降水正常时相近,有些云的云量甚至比降水偏多时还要多。 相似文献
109.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最基本的属性,不均衡性过大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利用地理联系率、Pearson相关系数、基尼系数和崔王指数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的时间特征;采用重心模型和人均GDP空间分异特征探讨了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塔河流域的人口、经济分布匹配程度不断减弱,不均衡特征逐渐显著,区域经济差异已超出警戒线的范围。(2)在空间格局上,经济重心显著向东北方向集中,人口重心基本不变;人口、经济重心转移使和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地州逐渐成为贫困人口集聚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市成为经济极化中心。依据增长极理论,塔河流域经济极化中心较单一,增长体系不完善,未来需培育新的极化中心。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