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3篇
  免费   1213篇
  国内免费   947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58篇
地质学   4602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353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运用软件工程的可行性、需求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较为详细地对地裂缝地球物理勘察综合采集解释软件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该系统的需求从问题分析、需求描述、需求规格简要说明三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证明了地裂缝地球物理勘察综合采集解释软件系统是可行的;地裂缝地球物理勘察综合采集解释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细化后形成的需求规格说明是可以预见的;本软件系统的市场潜力巨大,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2.
探地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对探地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分析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物理前提.将探地雷达的道路厚度检测技术与常规的钻孔取芯方法进行对比,并根据笔者在工作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说明探地雷达在公路厚度结构检测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济阳坳陷横波速度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波勘探的发展,横波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实际勘探生产中,横波速度参数研究对于指导勘探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利用纵横波VSP测井得到的纵横波速度,根据最小平方误差建立的速度模型,建立了济阳坳陷的纵波、横波、转换波速度参数,应用转换波速度参数提高了盐家地区的多波资料解释精度;利用多种资料总结出纵横波速度关系,为本区今后开展多波勘探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4.
论油气化探精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油气化探精查技术是在盆地有利聚集区(带)进行化探和石油地质详查的基础上,对圈闭进行含油气性评价并优选钻探目标的化探精细调查技术.它是包含样品采集、实验测试、信息提取和解释评价等为一体的系列技术.简述精查技术产生的背景,在论述化探精查技术及其在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展望该项新技术在西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从洛杉矶地区地震实验计划说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要介绍了美国洛杉矶地震实验计划(LARSE)的研究目的、科学思路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受LARSE计划实践的启发,文章对我国即将开展的城市活断层探测研究思路提出了几点科学认识:①进行深浅活动构造相结合的探测,建立直到震源深度的活动断裂立体图像;②实施折射/反射相结合的综合性探测,发展高分辨折射技术,弥补数百米-数千米深度范围成像的不足;③重要的活动断层常常具有一定的规模,在空间上构成复杂的构造格局,因此,活断层探测不能局限在城市,而应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6.
Practical VTI approximations: a systematic anatom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ransverse isotropy (TI) with a vertical symmetry axis (VTI) often provides an appropriate earth model for prestack imaging of steep-dip reflection seismic data. Exact P-wave and SV-wave phase velocities in VTI media are described by complicated equations requiring four independent parameters. Estimating appropriate multiparameter earth models can be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so it is often useful to replace the exact VTI equations with simpler approximations requiring fewer parameters. The accuracy limits of different previously published VTI approximations are not always clear, nor is it always obvious how these different approximations relate to each other. Here I present a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deriving a variety of useful VTI approximations. I develop first a sequence of well-defined approximations to the exact P-wave and SV-wave phase velocities. In doing so, I show how the useful but physically questionable heuristic of setting shear velocities identically to zero can be replaced with a more precise and quantifiable approximation. The key here to deriving accurate approximations is to replace the stiffness a13 with an appropriate factorization in terms of velocity parameters. Two different specific parameter choices lead to the P-wave approximations of Alkhalifah (Geophysics 63 (1998) 623) and Schoenberg and de Hoop (Geophysics 65 (2000) 919), but there are actually an infinite number of reasonable parametrizations possible. Further approximations then lead to a variety of other useful phase velocity expressions, including those of Thomsen (Geophysics 51 (1986) 1954), Dellinger et al. (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 2 (1993) 23), Harlan (Stanford Exploration Project Report 89 (1995) 145), and Stopin (Stopin, A., 2001. Comparison of v(θ) equations in TI medium. 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ismic Anisotropy). Each P-wave phas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derived this way can be paired naturally with a corresponding SV-wave approximation. Each P-wave or SV-wave phas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can then be converted into an equivalent dispersion relation in term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lownesses. A simple heuristic substitution also allows each phas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to be converted into an explicit group velocity approximation. From these, in turn, travel time or moveout approximations can also be derived. The group velocity and travel time approximations derived this way include ones previously used by Byun et al. (Geophysics 54 (1989) 1564), Dellinger et al. (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 2 (1993) 23), Tsvankin and Thomsen (Geophysics 59 (1994) 1290), Harlan (89 (1995) 145), and Zhang and Uren (Zhang, F. and Uren, N., 2001. Approximate explicit ray velocity functions and travel times for P-waves in TI media. 7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Expanded Abstracts, 106–109).  相似文献   
107.
慕士塔格冰芯钻孔温度测量结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2年8月对慕士塔格冰川累积区海拔6300m左右的两根冰芯钻孔(其中—根达到冰川底部基岩)进行了温度测量,揭示了该处冰川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慕士塔格冰芯的冰温是目前中低纬地区山地冰川中最低的,达-21.79℃,该最低温度出现的位置在35m以下;冰床底部的温度为-20.76℃,也远低于其它山地冰川的冰床温度,极低的温度对成冰过程有重要影响,并有利于获得可靠的冰芯记录。  相似文献   
108.
环电流区中性原子观测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双星计划中性原子(ENA)探测仪的研制提供可靠 的理论依据,并为未来中性原子探测数据的分析及研究做好准备,针对双星轨道初步模拟计 算了双星ENA探测仪对磁暴时中性原子的观测特性. 建立了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离子分布的 一 个近似理论模式,并模拟计算了极轨卫星在极区上空、赤道面以及其他位置上对不同强度磁 暴主相期间环电流区ENA空间角分布及能谱的观测结果. 研究表明,存在环电流区方向和南 北极区环电流粒子沉降带两个中性原子强度极大区域;磁暴越强烈,注入区高度越低,环电 流区观测到的ENA通量越高;处于有利位置的ENA探测器可分辨注入区内边界或注入前沿;EN A探测器能够分辨环电流带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于离子交换截面的差异,H,O,He 3种E NA的能谱分布不同;在10~80keV能谱范围内通量较强,易于观测;环电流区H,O两种ENA 通 量较强,有利于观测;而环电流区He ENA通量很弱,不易于观测. 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双星 极轨卫星能够对环电流区ENA进行有效探测;低纬轨道上的ENA探测器也能够对环电流区ENA 进行一些观测;ENA探测器的研制应重视低、中能量范围ENA的探测.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高空探测高度的分析可知:降水、净举力和空气阻力、球炸率是影响探测高度的主要因素。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找出提高探测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地热资源将成为未来一种重要的生态型资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地热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历史比较悠久,其探测方法与技术也处于不断的革新过程中,本文总结了地热资源探测的方法与技术及其进展情况,并探讨了利用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在地热资源探测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