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3篇
  免费   2470篇
  国内免费   4849篇
测绘学   1214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2815篇
地质学   13424篇
海洋学   645篇
天文学   1186篇
综合类   1200篇
自然地理   798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853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993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1053篇
  2008年   957篇
  2007年   1031篇
  2006年   1004篇
  2005年   848篇
  2004年   829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518篇
  1997年   429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岩石层流变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岩石层的流变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包括高温高压岩力学实验,而且还包括岩石圈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和温度场特性的研究,70年代以来岩石力学实验和地质热研究的成果推动了岩石层流变学的发展,目前,人们应用已有的实验结果建立了岩石层流变学的剖面,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许多大地构造现象,但是,人们对流变机制的转换,水对岩石层流变性的影响等问题尚不清楚,因此,为了深入的了解岩石层流变性质在岩石层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应用,必须开展岩石层流变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便建立流变性质的三维分布,本文主要分析了岩石层的流变性质随深度变化的研究结果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讨论了确定岩石层粘度或流变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岩石层的流变学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82.
分析了2000年1月28日随州和信阳交界处发生的ML4.2地震前,信阳地震台(△=35km)定点形变中短期及临震异常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次地震前信阳台目视水管倾斜仪EW向测值从1999年6开始出现反向变化,NS向测值从1999年3月开始出现加速变化;水平摆倾余仪EW向和NS向测值分别从1999年2月和1999年6月开始出现反向变化。这些异常于2000年下半年结束。震前3天水管倾斜仪EW向测值出现加速变化;震前5-8天NS向测值除了出现加速变化外,还出现突跳。城前约20天,水平摆倾斜仪2个方向测值构出现了准周期性波动变化。另外,形变固体潮潮汐因子也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83.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4个运动学单元组成:(1)新生代复活的喀拉铁热克山-天山南脉古生代造山带,其快速变形和抬升可能起始于23-26Ma前,持续至13-16Ma前。(2)向南逆冲的西南天山前陆薄皮主冲断带,包括木兹杜克弧形薄皮推覆体和依柯冲断带,前者代表了向南薄皮逆掩的天山型岩系,地表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飞来峰群,在14Ma前曾有过大规模活动,最小缩短量约为20-35km,最小缩短速率为1.4-2.8mm/a;后者代表了向南叠瓦状薄皮逆冲推覆的前陆古生代基底(塔里木地台型沉积岩系)卷入构造,其西段在距今14Ma时曾有过强烈活动。两者共同组成了一复杂的双重构造;新生代地层也卷入变形。(3)喀什-阿图什弧形反冲褶皱-逆断裂带,由3排向北(天山)反冲的左阶雁列展布的第四纪地表滑脱褶皱组成,仅在大山口以西发育。该构造带形成于距今约1.4Ma以后。依什拉克喀拉乌尔断裂以南,博古孜河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5.8mm/a,翁库尔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8.6mm/a。(4)塔里木克拉通下盘块体,向北西方向缓倾,内部变形较小。里木块体西北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学问基底高角度逆断裂和走滑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的厚度,导致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时间以及变形缩短量沿走向的巨大差异性。迈丹-喀拉铁克断裂和阿图什断裂带均为岩石圈规模断裂,研究区的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两条断裂带以及它们之间的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上。  相似文献   
984.
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MS8.1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的野外调查表明,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8.1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位于昆仑山南麓,西端可能终止于布喀达坂峰,东端点距青藏公路以东70km.主破裂带总长度可达350km,总体走向N80°~85°W.具明显的左旋水平走滑运动性质,最大左错量为6m.宏观震中初步定在库赛湖东约30km一带,震中区烈度定为Ⅺ度根据初定宏观震中的位置,建议将该地震命名为库赛湖地震.  相似文献   
985.
应用综合信息函数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形变观测点的空间非均匀分布和首都圈地区几次强震前形变场的变化规律,考虑各测点的不同地球物理性质,利用近20年来的形变资料,计算了首都圈及邻近地区1995年以来的综合信息函数值,动态地显示了在局部区域内中强地震前,形变异常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86.
远场和超远场前兆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岩石试件、传压块体(包括岩石和钢块)和压机架上布设应变观测点,观测研究它们在岩石试样破裂孕育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岩样临破坏前除岩样上各个测点都出现异常变化外,同时较远处的测力元件、传压块体和压机架上的应变也出现了突变或扰动前兆异常。岩石试样外部测点的应变特征变化在极临近主破裂时才有反映。而岩样上的测点除极临近主破裂时有突变和扰动外在离主破裂较早时已有反映。岩石试样外的测点距岩样约25-90cm,约为破裂尺度的3-10(多)倍。这表明在孕震区以外很远的地方都可能出现前兆异常。并初步探讨了形成远场前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7.
二级结构地震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结构顶部的附属结构在正弦激励和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设计了多层结构模型并研究了附属结构的多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附属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对主体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附属结构的参数的不同可能导致主体结构的反应增大或减小,因此得出结论:在结构设计时对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进行整体考虑,能使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在最佳的水平。  相似文献   
988.
浅析山区高等级公路中的边坡工程岩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晏鄂川  王晋等 《地球科学》2001,26(4):347-351
随着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边坡工程岩体问题也日益增多。从卸荷岩体力学的基本观点入手,探讨了边坡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特性、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开挖设计理论。研究表明,边坡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特性完全符合卸荷岩体力学行为,不同于常规的加载岩体行为;边坡工程岩体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中必须重视水力学因素和卸荷作用的影响,并得到了有意义的表达式;边坡工程岩体的开挖设计应在充分认识其工程力学性状的基础上,针对边坡岩体地质特性,结合已有各类稳定边坡的资料,进行既经济又可靠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89.
冲积沉积构型单元分析法——原理及其适用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构型单元分析法原理和构型单元界面定义的回顾并结合对延长组的研究,发现构型单元分析法适用于以冲积作用为主要沉积物搬运方式的沉积地层。对岩性呈渐变过程、界面类型单一、界面级别难以确定、成岩改造强烈、同沉积变形发育以及底辟作用强烈的地层,不宜使用构型单元分析法。在河口湾、潮间带和河流三角洲前缘环境中形成的沉积体也不适合进行构型单元分析。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