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38篇
  免费   11578篇
  国内免费   7506篇
测绘学   3711篇
大气科学   8587篇
地球物理   6763篇
地质学   21712篇
海洋学   4379篇
天文学   3428篇
综合类   2455篇
自然地理   6187篇
  2025年   50篇
  2024年   1108篇
  2023年   1045篇
  2022年   1665篇
  2021年   1857篇
  2020年   1787篇
  2019年   2054篇
  2018年   1489篇
  2017年   1741篇
  2016年   1714篇
  2015年   1868篇
  2014年   2350篇
  2013年   2376篇
  2012年   2533篇
  2011年   2545篇
  2010年   2176篇
  2009年   2681篇
  2008年   2568篇
  2007年   2725篇
  2006年   2622篇
  2005年   2450篇
  2004年   2100篇
  2003年   1999篇
  2002年   1718篇
  2001年   1534篇
  2000年   1531篇
  1999年   1313篇
  1998年   1130篇
  1997年   817篇
  1996年   682篇
  1995年   597篇
  1994年   556篇
  1993年   459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Non-linear response of the soil i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spectral ratios (uphole/downhole) using weak and strong motions. Data from seven vertical arrays in Japan are analysed in this study. The frequency-dependent transfer function of soil is calculated as a ratio of the spectrum at uphole to the spectrum at downhole, considering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shear wave. In spectral ratio analysis auto- and cross-spectra are employed. The reduction in the predominant frequency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 with increases in excitation level reflects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the soil. Results of analysis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 non-linear ground response at six sites with surface PGA exceeding 90 gal. However, the results of one site show the linear response up to 130 gal surface PGA. Furthermore, the in situ strain-dependent soil behaviour is examined through the shear modulus – shear strain relationship. When compared, the actual and laboratory results of the shear strain – shear modulus relationship are in agreement. Additionally, a good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endency of reduction in shear modulus ratio with shear strain increases, and reduction of predominant frequency with ground motion increases, confirms the significance of non-linearity in site effects study.  相似文献   
82.
重磁异常正反演可视化实时方法技术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 要 给出了2∙5D 多边形截面棱柱体重磁异常的简化表达式及其偏导数;提供了实用的可 视化模型建立、修改、实时正反演中的一些具体方法技术。借助这一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 图形化实时反演系统‚资料解释工作者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地质资料对计算过程实现引导和控 制‚使其解释思想及技术方案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83.
论述了细纱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4.
罗明  张迁 《安徽地质》2012,(2):158-160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2009年完成,安徽省于2008年4月率先启动了芜湖县的试点工作,并自行购买了ALOS1B1级数据制作DOM,套合上矢量的原始土地利用现状图,以便于外业调绘的全面开展.下面,是笔者对利用ALOS1B1级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外业调绘用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掌握,调绘底图的生产快速,质量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5.
基于ArcGIS Runtime SDK for Android离线编辑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传统的外业调绘模式逐渐向内外业一体化模式转变。本文以地理国情内外业一体化系统为依托,重点研究了ESRI的离线编辑关键技术,介绍了基于ArcGIS Runtime SDK for Android实现的离线编辑功能,以面修形算法为例,在细粒度的几何编辑基础上实现了常见的外业编辑业务。  相似文献   
86.
全国分县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方法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土地经济系数的设置意义和目标,针对全国分县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提出并分析比较了统计指标法和分区样点法等思路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其中统计指标法中的农业产值消耗法基础数据来源可靠、便利,便于操作,计算结果较好,符合土地经济系数含义要求。  相似文献   
87.
陈雷  孙付平  海靖 《测绘工程》2008,17(2):66-69
为评定GPS接收机的性能,建立的接收机测试评估系统在对接收机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将涉及到大量的测试相关数据。为了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安全的存储管理,文中通过分析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存储类型以及数据的相互关系等,在考虑了数据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GPS接收机测试评估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88.
在简介川西南及邻区地震地质和历史强震活动的基础上,通过重点梳理部分典型地震短临预测实例,介绍了地方政府对防震减灾、地震预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对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思考,供同行们讨论与参考。  相似文献   
89.
焉耆盆地绿洲区近50年地下水文时空变异及水盐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地统计学理论和焉耆盆地绿洲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不同时期(1960年和2005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焉耆盆地绿洲区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矿化度在开都河中下游地区及其两岸灌区有增大的趋势;在时间尺度上,地下水随时间推移向盐化加重方向发展.近50年水盐动态表明焉耆盆地一直处于积盐过程,而绿洲区则处于脱盐过程,盐分都积累在博斯腾湖区,在1982年后转移至孔雀河流域.焉耆盆地地下水盐化态势表明,近年来地下水各项离子质量浓度都在积聚.绿洲区水土资源开发不仅改变了水盐分布,而且也深刻影响了地下水水体.  相似文献   
90.
爬奔金矿位于琅勃拉邦岛弧带中段西侧,矿体赋存于石炭-下二叠统厚层-巨厚层灰岩中,受NW-NNW向断裂构造控制,是少硫化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野外调研及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爬奔金矿的围岩蚀变以中-低温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有硅化、褐铁矿化、菱铁矿化、方解石化,随着岩石蚀变强度的增加,Au与Si、Fe同步增加,而Ca减少。蚀变受断裂构造控制,分带明显,不同的矿化蚀变对应不同的矿石类型。多种蚀变叠加部位是成矿有利地段。“红化”蚀变和“褪色”蚀变是区内独特的围岩蚀变现象,找矿指示作用明显,结合构造、地层、化探异常等其他条件,可作为矿区外围及邻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