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6篇
  免费   707篇
  国内免费   479篇
测绘学   486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549篇
地质学   1621篇
海洋学   198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308篇
自然地理   25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快速有效地分离GP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共模误差(commonmodeerror,CME),采用区域堆栈滤波法、加权堆栈滤波法、相关加权叠加滤波法、距离加权滤波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5种滤波方法对GPS坐标时间序列进行CME处理;基于MATLAB设计了相应的GPS坐标时间序列CME分离工具。并以8个GPS基准站的坐标序列为对象,对去除CME后的GPS坐标序列进行噪声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方法能有效降低各站点坐标时间序列的不确定性,提高坐标序列精度,相比其他方法,PCA法滤波效果更好;此外,去除CME后的时间序列最佳噪声模型发生了改变,且GPS站坐标序列噪声模型呈现出多样性并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52.
研究抗差估计和稳健估计粗差探测IQR准则的粗差剔除算法以及缺值点插值的正交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以中国3个CORS基准站从1999-03-01—2009-12-31日的单天解GPS高程时间序列为对象进行粗差探测与插补的试验。结果表明:抗差估计比IQR准则能更有效地探测和剔除粗差;三次样条插值当连续缺失历元超过5~10个时插值结果易发生扭曲;低次正交多项式拟合的结果稳定,一般选择2~3次拟合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当连续缺失历元达3个月时,正交多项式拟合后的曲线与序列趋势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3.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内橄榄辉长苏长岩岩石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北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由5个阶段的岩浆作用形成,其中,第二阶段岩浆作用形成的侵入体岩石类型单一,主要为橄榄辉长苏长岩,局部有零星的辉长苏长岩和斜长岩.岩石的SiO2-FeO/MgO图解显示其化学组成为钙碱性系列,但单斜辉石的Al2O3-SiO2及n(Si)-n(AlⅣ)图解表明母岩浆为拉斑玄武质岩浆.岩浆演化方向与岩石化学系列的转化是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侵入体遭受了长城系古硐井岩群1.38% ~3.15%的混染.原生岩浆为MgO含量约7.31%的玄武质岩浆.岩石的TiO2、Na2O、K2O、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均很低;除一件样品外,其余岩石的εNd(t)值为+2.54~ +2.81,这些特征表明岩浆源区属亏损型大陆岩石圈地幔.岩浆在结晶过程中处于物理化学条件相对稳定的近平衡状态,局部不平衡分离结晶形成堆晶结构和纹层状构造,岩浆结晶温度约为1070℃.由于岩浆源区熔融程度低,导致原生岩浆贫硫,且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没有经历充分的分离结晶作用,这些因素使得橄榄辉长苏长岩侵入体不具备硫达到过饱和进而发生铜镍硫化物熔离成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南岭几个金属矿床为例,阐明含矿复式岩体形成过程中岩浆入侵通道是否变动以及如何变动,影响到矿化分带特征。与单一入侵通道有关的岩浆-矿化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而与多个入侵通道有关的岩浆-矿化,则水平分带较为显著。构造类型影响矿石类型和成矿系列中各矿床类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提出了各矿床类型间的过渡性、重叠性和互补性,并认为它们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55.
梅勇文 《江西地质》1997,11(2):32-39
武夷及邻区燕山期成矿作用在环太平洋成矿带中具有四大特色:(1)成岩成矿在时空上从陆内向陆缘发展;(2)岩浆成矿作用具多层次造浆与多层次就位成矿;(3)华夏系列多字型复合构造控岩控矿;(4)成岩成矿具北北东向向洋分带与纬向分带叠加的“双向”分带。武夷地区是寻找火山-斑岩铜、金、锡、银铅锌等矿产的重要成矿带,又是找寻动热变质或花岗岩-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56.
谭捍东  陈乐寿 《现代地质》1997,11(3):393-400
简述了包括Robust估计、阻抗张量分解、Rhoplus理论、二维快速松弛反演、静位移校正等一些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反演方法的理论。结合INDEPTH MT实测资料例举了它们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一套处理野外资料的系统流程。  相似文献   
57.
豫西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共生组合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豫西地区金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层间破碎岩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各类型金银铅多金属矿床为同源、同期、不同阶段、不同成矿空间的矿床产出组合。并从成矿时间、空间、产出型式和成因上论述了其成矿的共生性、分带性、过渡性、互补性、连续性和重叠性等共生组合规律,举出实例阐明研究金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8.
柞水原划泥盆系中发现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作者在1:5万区调填图中,从柞水地区商丹断裂带南侧原划泥盆系刘岭群桐峪寺组中解体出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系,取得了同位素全岩Sm-Nd年龄平均值2499.83Ma的数据,这对研究秦岭造山带的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9.
北祁连山西段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和生成演化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祁连山西段以产镜铁山式铁矿而著称,近几年找金和找铜又有新突破。本文从地质构造历史演化角度探讨了区内金属矿床分布的规律,提出从古元代到印支期已经历了9期成矿作用,迄今划分出四个矿床成矿系列及两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区内铁呈现出多期成矿,而大多数金属在加里东期“爆炸式”堆积,金的富集成矿与大型剪切一走滑,深部流体上升卸载有关。  相似文献   
60.
越南西北部大象山群孔兹岩系中发育一套含刚玉+尖晶石+石榴石+夕线石组合的富铝岩石块体,它们呈透镜状包体形式赋存于孔兹岩系内。岩石中刚玉+尖晶石+石榴石+夕线石组合的发育指示岩石经历了超高温变质作用的改造。其中尖晶石和石英的共生组合表明了变质温度高于900℃,而利用岩石退变质矿物组合中的黑云母-石榴石温度计,黑云母-斜长石-石榴石-石英组合温度-压力计估算的变质温度压力条件分别为879~917℃、0.90~0.94GPa。岩石中的早期刚玉+夕线石的组合的存在说明岩石变质作用已经从高角闪岩相进入到了麻粒岩相;而峰期变质矿物组合尖晶石+石英的出现,指示了变质温度高于900℃的超高温变质作用。另一方面,退变质过程中钛铁矿的发育表明岩石经历了快速抬升降压的过程。变质作用的P-T轨迹分析揭示出岩石经历了早期同步升温增压后的快速增温达到峰期条件,后经历快速等温减压过程。这种温压条件的变化与板块会聚过程中由于俯冲板片的断离而使软流圈上涌造成热异常的温压条件变化基本一致。通过对超高温变质岩石进行锆石SIMS U-Pb测年获得的结果大于58Ma,推测这次超高温变质与喜马拉雅运动中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期会聚-碰撞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