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23篇 |
免费 | 696篇 |
国内免费 | 4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6篇 |
大气科学 | 235篇 |
地球物理 | 549篇 |
地质学 | 1621篇 |
海洋学 | 198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308篇 |
自然地理 | 2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26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133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83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30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32篇 |
2008年 | 160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109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利用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干旱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2006 年四川重庆地区夏季干旱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 选取该地区多年中分 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植被指数( EVI) 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 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 (HANTS) 算法对EVI 数据进行去云处理, 并根据处理后的结果( 重构的EVI 数据以及HANTS 分 析得到相应频率对应的振幅和相位) , 分析干旱对该地区的影响, 同时结合地面气象数据加以补 充说明。将干旱年份和正常年份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处理后的EVI 时间序列数据能较好地反映 干旱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振幅和相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干旱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44.
45.
46.
拉拉铜矿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是我国著名大型富铜矿床,矿床的形成与古元古代河口群海相火山岩密切相关。河口群火山岩除个别样品Nb/Y较低,其他多数样品有一致高的Nb/Y比值(0.7~3.0),属碱性玄武系列;在Nb/Th-Zr/Nb和Zr/Y-Nb/Y图上,HFSE比值成分点主要投在EM1型富集地幔附近,落入洋岛玄武岩(OIB)范围;火山岩较陡的REE分布型式和"驼峰"状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以及缺乏Nb、Ta负异常,与大陆玄武岩十分吻合;岩石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河口群火山岩形成于陆间裂谷,来源于地幔深部,指示了矿床的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同时,岩石大离子元素和轻稀土元素比值不太稳定,变化较大,Eu负异常与蚀变重晶石、萤石和矿化有关,还暗示了岩石遭受了后期变质作用,以及与之有关的矿床变质成矿成因。 相似文献
47.
滇西南云县三叠纪火山岩组合及系列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重新厘定了云县三叠纪火山岩的组合和系列,识别了4个层位中的酸性熔结凝灰岩,重新划分了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中三叠统忙怀组(T2m)为富硅富铝高钾流纹质火山岩组合,该旋回由5个喷发韵律层组成;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为高钾玄武岩-钾玄岩-安粗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该旋回由6个喷发韵律层组成。芒汇河组(T3mh)为钾质粗面玄武岩-高钾流纹质火山岩组合,该旋回由6个喷发韵律层组成。T2m火山岩属碰撞型弧火山岩,T3x和T3mh火山岩属钾玄岩系列火山岩,具有滞后型弧火山岩之属性。 相似文献
48.
Autoregressive models have been shown to adequately model the time series of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However, since this series exhibits a seasonal component and has a non-gaussian nature,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the series before a model can be fit to the data. Two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s that have been used in earlier work are shown not to be appropriate for all types of applications. A third transformation is proposed here, which combines the better features of the two earlier ones and which is appropriate for simulation work. This is demonstrated with an example of a series from Figueira da Foz, a location of the Portuguese Coast. 相似文献
49.
分离的大陆板块边缘镁铁-超镁铁岩系Th/Hf—Ta/Hf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了Th/Hf-Ta/Hf关系判别岩浆岩源区大地构造环境机理的基础上,根据世界上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岩浆岩系的Th、Ta、Hf特征,提出了分离的大陆板块边缘镁铁-超镁铁岩的Th/Hf—Ta/Hf判别标志:Th/Ta=1.8~4.0,Ta/Hf>0.1。 相似文献
50.
砂岩铀矿成矿过程与氧化还原分带: 铀系不平衡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铀系不平衡技术被用来研究新疆伊犁盆地库捷尔太砂岩型铀矿床的氧化还原分带和成矿过程.取自该矿床的26个样品的铀、钍含量以及234 U/ 238U, 230 Th/ 234 U和230 Th/ 238U活度比值分别用ICP -MS和α能谱仪进行了测量.不同氧化还原带岩石的铀、钍含量和钍/铀比明显不同: 强氧化带岩石的U、Th含量和Th/U比分别为12.4 μg/g, 4.5 μg/g和0.48; 弱氧化带分别为20.4 μg/g, 5.0 μg/g和0.38; 过渡带(矿化带)分别为169.7μg/g, 4.7μg/g和0.07; 还原带(未蚀变带)分别为6.8μg/g, 3.7μg/g和0.87.其同位素特征亦有明显差异: 氧化带岩石234 U/ 238U大多大于1, 过渡带(矿化带)岩石部分大于或等于1, 部分小于1, 还原带(未蚀变带)岩石大多大于1; 氧化带岩石230 Th/ 234 U和230 Th/ 238U大多大于1, 过渡带(矿化带)岩石大多小于或等于1, 还原带(未蚀变带)岩石大多大于1.这可作为砂岩型铀矿床矿体定位的指示剂.铀系不平衡特征还示踪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