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3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石彦强 《地质论评》2023,69(4):1285-1297
煤系特征的还原色和突发性、阶段性间断—充填相间的非渐变旋回沉积,明显不同于其他沉积地层。为探究其成因,引用“将今论古”原理,一方面,调查现代植物的生存潜力,植物对地表碎屑的稳固作用,以及植物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宏观环境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古生物、地层、煤系、煤层、煤质等研究成果,分析地质历史时期植物的发生、发展、繁盛、衰落的演替历程,以及各聚煤期的形成演化。运用比较沉积学方法将二者分阶段不同功能进行类比,经过一系列证据链推演,推导出聚煤期是植物演替更新后发展到鼎盛阶段的产物,当时的植物异常繁盛,具有强劲的拓殖能力和群体效应。各聚煤期植物规模化发展,已经从脆弱的遭受河流、海浪、潮汐等流体的冲刷、改造的被动阶段,回归到主动限制河流的侧蚀、迁移、汇聚,以及压制海浪、潮流的高度,是由个体生存发展为群体效应的过程,是从现代脆弱的植物生态反演到聚煤期强劲的控盆植被系统的依律回溯过程,是植物功能潜力的充分展现,是质的飞跃。聚煤期植被主导下,陆源碎屑库的累积和崩溃,控制盆地碎屑萎缩与扩张、煤系突发间断性沉积,致使煤层向盆缘分岔变薄以致尖灭、煤层中断续沉积角砾岩、同生多阶性带状砂体、陆表海多重障壁体系、...  相似文献   
62.
We would like to comment on a recent paper by Sturrock et al. (2014) in which the authors analyze decay data acquired by an ionization chamber in our institute. They interpret the variations in the data as solar-driven changes in the decay rates of the radionuclides under study. In brief we would like to discuss and elucidate the properti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data used by the authors and explain why these data are not a sound basis for claiming evidence for new physics.  相似文献   
63.
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学说在中国的实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新智 《第四纪研究》2006,26(5):702-709
关于现代人起源主要有两种学说:多地区进化说和近期出自非洲说。文章介绍了中国人类进化的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构成这个假说的基础的中国资料为多地区进化说提供实证。其直接证据来自人类化石,包括中国人类化石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直立人与智人之间有形态学上的镶嵌,中国化石中有表现西方基因的形态学证据。另外,本文还简略介绍了用DNA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目前达到的结论,并从体质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环境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诸方面的资料对这个结论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4.
在琥珀热处理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宝石学方法和红外光谱仪,测试并跟踪收集和对比分析了实验样品热处理前、后的宝石学参数和红外光谱的变化规律及琥珀内含物的演化、改造与破坏标识,并对获得的琥珀热处理效果进行了成因分析,从而总结出鉴定琥珀热处理的关键证据。研究结果表明:(1)折射率的增加、荧光的弱化或湮灭是热处理琥珀的重要佐证;(2)盘状裂隙、红色流纹、汽化纹、龟裂纹和氧化裂纹是热处理琥珀的重要标识;(3)FTIR光谱中I=2930cm-1/I=1735cm-1比值若≤1,可视为热处理琥珀的红外光谱指纹检测依据;(4)1735,1700cm-1处的羰基(C?O)伸缩振动与1260~1156cm-1处的C—O伸缩振动吸收强度的明显增强及多峰合并的趋势反映出热处理琥珀表面的热氧化反应;C?O浓度的增加可能是热处理琥珀红色的生色团,同时又是热处理琥珀荧光的淬灭剂。  相似文献   
65.
李正蒙 《地震》1993,(4):38-45
本文根据氡气测量原理、仪器设计制造和《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我国地震水化台网中使用得最多的常规测氡仪器(FD-105K和FD-125型)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论述。同时根据笔者多年水氡观测工作经验,从实用化、标准化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对这些技术性能指标进行判定的具体方法和评价测氡仪器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定量化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66.
内蒙古中部地区太古宙绿岩带金矿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中部地区金矿集中分布在太古界花岗岩──—绿岩带中,并受区域深大断裂带及韧性剪切变质带的控制,构成内蒙中部金的矿化集中区。尽管人们对金矿化的成因有不同认识,但找矿标志是有规律可寻的,因而,总结内蒙中部地区金矿化的找矿标志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着重通过内蒙古中部区的含金建造、容矿构造、岩浆活动、载金矿物、围岩蚀变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象和重砂等方面,总结本区的金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7.
The Mitsuishi ultramafic rock body in Hokkaido, Japan, consists mainly of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s that originated from a depleted mantle. This study aims to show new evidence of small-scale mélange fabric of serpentinite matrix in the rock body. Each serpentinite block in the serpentine matrix shows large and stable intensities of natur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NRM). However, the directions of serpentinite blocks' NRM in the matrix are randomly scattered. A Curie temperature (Tc) of 580 °C corresponding to pure magnetite was also observed. Additionally,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heating over 580 °C after serpentinization. The blocks in the matrix must have obtained crystallization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RM) during serpentinization. The directions of the blocks'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hRM) are also scattered. It shows that serpentinite blocks were magnetized prior to uplift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magnetic carrier of the serpentinite blocks in the matrix is mainly composed of magnetite, and it can keep original magnetization before uplifting. The results also imply that the scattering directions of NRM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small-scale mélange fabric of serpentinite matrix.  相似文献   
68.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拉分盆地、断层偏转、砾石定向带、坡中槽、弃沟和断塞塘等活动构造地貌和断裂带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地貌测量,利用精确的地貌测量数据和测年数据,定量计算了龙门山主干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结果表明在晚新生代时期龙门山构造带仅具有微弱的构造缩短作用,其中逆冲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1mm/a,走滑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46mm/a,表明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的比率介于6 ∶ 1~1.3 ∶ 1之间,以右行走滑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对各主干活动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北西向南东4条主干断裂的最大逆冲分量滑动速率具有变小的趋势,而走滑分量的滑动速率则具有逐渐变大的趋势,显示了从龙门山的后山带至前山带主干断裂的走滑作用越来越强。由此推测现今的龙门山及其前缘盆地不完全是由于构造缩短作用形成的,而主要是走滑作用和剥蚀卸载作用的产物。另外,根据沉积、构造、盆地充填体的几何形态、地貌、古地磁等标定和对比了龙门山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走滑方向,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中生代与新生代之交走滑方向发生了反转,即由中生代时期的左行变为新生代时期的右行。  相似文献   
69.
滇中砂岩铜矿成矿过程中水-岩反应的证据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野外地质产状、岩石化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滇中砂岩铜矿成矿过程中的水-岩反应证据,阐明了成矿过程中水-岩反应的机理,其中包括渗滤作用、扩散作用、混染作用、交代作用、交代溶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70.
在分析了武义地区构造、岩性、地球化学和现有萤石矿床蚀变类型和编制出1:50000遥感解译地质图基础之上,提出本区的萤石控矿因素及遥感找矿标志,建立遥感找矿模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与萤石矿化密切相关的硅化、高岭土化蚀变信息,用“证据权重模型”法进行区域找矿预测;找到了断裂硅化蚀变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