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01.
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离子交换分离—ICP-AES法同时测定岩石中微量锆、铪、铌和钽等元素的新方法。样品经碱熔、浸取、过滤,其沉淀连同滤纸放回原烧杯,加入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少量酒石酸溶液。基体元素(Fe~(3+),Al~(3+),Ca~(2+),Mg~(2+)等)被树脂吸附,锆、铪、铌和钽与酒石酸形成稳定络合物存留在溶液中,经干过滤后,用ICP-AES方法直接测定。欲测元素的样品分析实际检出限分别为:Zr0.2ppm。Hf、Nb、Ta均为0.4ppm。实践证明,本方法不仅步骤简单,分析速度快,而且分析结果或靠,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102.
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重要的区域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地球化学背景变化,要求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更低的检出限。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的硼锗溴钼锡碘钨主要采用单独或分组熔矿的方法进行制备和测定,操作流程长且涉及6种测定方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对以上7种元素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总结,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碱熔,分取溶液加入柠檬酸,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交换2~3h,除去溶液中大量的阳离子减少基体干扰,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硼锗溴钼锡碘钨含量。结果表明:7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66、0.096、0.78、0.11、0.15、0.29、0.27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2.1%~7.5%之间,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应用成本低,并且整合了相关6种分析配套方法,应用于测定厚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Z/T 0258—2014)要求。  相似文献   
103.
硼特效树脂离子交换法分离B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Amberlite IRA 743 硼特效树脂交换分离B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它适用于各种地质样品中B的分离提取,特别是在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时必须进行B纯化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4.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酸介质中,钯与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配合物[PdCl6]^2-,该配合物能被大孔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吸附物灰化后,灰分与缓冲剂混合均匀,全部装入杯形电极,发射光谱法测定钯。方法检出限为0.12ng/g(10.0g样品)。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精密度(RSD,n=12)为8.9%~13.9%,回收率为89%~118%。方法已用于测定水系沉积物中的痕量钯。  相似文献   
105.
孔隙水是沉积物-海水界面链接沉积物颗粒和上覆水体的一个重要过渡相态,针对其研究可更好地了解痕量金属在固-液界面的早期成岩过程。近年来,针对孔隙水中痕量元素研究的方法较为匮乏,为此建立了一种分析测定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7种痕量金属元素(Mn、Cu、Zn、Ni、Cd、Co、Pb)的方法,该方法使用Nobias PA1树脂进行富集分离,再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测试,可针对孔隙水中的痕量金属元素进行准确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发现该方法最优实验条件为: Nobias PA1树脂富集时的pH值为5.5~6.0,洗脱酸浓度为1.3 mol/L硝酸,体积为1 mL。同时,样品需进行紫外消解4 h以上以分解有机络合物,该消解步骤对Cu和Co这两种元素尤其重要。该方法通过加标回收获得Mn、Cu、Ni、Co和Pb的回收率在92%~100%, Zn和Cd的回收率分别为72%和82%; Mn、Cu、Zn、Ni的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3~0.53 nmol/L, Cd、Co、Pb的方法检出限范围为2.66×10-3~8.60×10-3 nmol/L,满足孔隙水中痕量金属浓度的测试需求。同时,根据检出限计算的结果显示,孔隙水样品只需1 mL,即可应用该方法进行测试。应用该方法测试了一根采集于北黄海中部沉积物短柱的孔隙水样品,测试结果显示其垂相分布合理、较符合早期成岩过程规律。此研究为分析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痕量金属元素提供了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及脱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以及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脱氟效果的影响和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离子的交换方式、酸洗以及树脂载铁量对脱氟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酸洗和动态交换方式可显著增大脱氟剂的脱氟效果;共存离子对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没有明显地影响,研究还揭示了该脱氟剂的脱氟机理和操作简单、易再生、能重复使用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7.
为配合辽宁省钱币学会考古研究工作,本文拟定了一个测定古钱币中铜、锡、铅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取样量少,操作方便,结果准确的特点,用于32枚古钱币中铜、锡、铅的测定,分析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8.
张朋  贺卯苏  迟长凤  王斌 《海洋与湖沼》2014,45(5):1092-1098
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L9(34)确定碱性蛋白酶(Alcalase)对金枪鱼(Katsuwonus pelamis)碎肉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利用D101大孔树脂建立了酶解物的脱盐工艺,利用超滤、葡聚糖凝胶(G-25)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降压肽,并确定其纯度,利用氨基酸序列分析和ESI-MS鉴定纯化多肽的结构。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金枪鱼碎肉蛋白制备降压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H 9.5,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C,酶解时间5h;D101大孔吸附树脂脱盐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10 mg/mL、上样流速1.5 BV/h、解吸剂为75%乙醇;酶解物经超滤和Sephadex G-25分离获得一个纯度较高的四肽,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和ESI-MS鉴定结构为Phe-GlyGly-Val(FGGV),ESI-MS检测给出分子离子峰m/z 379.50([M+H]+)。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并经超滤和色谱技术制备的金枪鱼碎肉蛋白降压肽具有良好的ACE抑制活性,可作为降压药物、保健食品或添加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09.
葛小燕  佘振宝  张敏  刘静 《世界地质》2013,32(2):412-421
合成并研究了铬黑T 形成树脂分离富集地质标准样品中的钌、铂、铑,获得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 pH = 2. 00 的盐酸溶液作为介质、温度为293 K、流速v≤1. 0 mL·min - 1、柱高h≥10. 0 cm,铂、铑、钌吸附率均在95%以上; 在293 K,使用40 mL 的pH 2. 00 盐酸- 3%硫脲溶液静态洗脱或以1. 0 mL·min - 1的流速进行动态洗脱,洗脱率均在95%以上。树脂对铂、铑、钌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条件下的标准回收实验,回收率均> 95%。对地质标准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相对误差均< 7%。铂、铑、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铂: 0. 852 0%和0. 325 0%; 铑: 4. 20%和 4. 89%; 钌: 1. 24%和1. 79%。铂、铑、钌的检出限分别为3. 55 × 10 - 6 μg·mL - 1、6. 23 × 10 - 7 μg· mL - 1、1. 92 × 10 - 5μg·mL - 1。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0.
Sedimentary diatom frustules and chironomid remains, in addition to the chemical stratigraphy of 32 elements and resin acids, were studied from short-core samples taken from two basins and a sheltered bay of Lake Päijänne in southern Finland (about 61 °10–62 °15 N, 25 °30 E). The lake was formerly oligotrophic but has been subject to effluent loading from pulp and paper mills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since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pulp mill in the 1880s. Four developmental phases were distinguished and named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effects found in the basin close to the pollution source: (1) the pre-industrial phase (from the 1800s to ca. 1920), including the early years of industrialization, with low impacts; (2) the phase of increasing pollution (ca. 1920–1969); (3) the phase of severe pollution (1970–1981); and (4) the water protection phase (1982 onwards).Distinc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pelagic (diatoms) and benthic (chironomid) ecosystems in their response to pollution. Effluent loading from the pulp and paper mills had a pronounced impact on chironomid assemblages, but only a slight influence on diatoms in the basin close to the pollution source. In the southern basin, approximately 60 km downstream, an increase in acidophilous species was observed in the diatom assemblages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pollution, but changes in chironomids in this basin were negligible. The water protection work of the past 30 years, which has led to an improvement in water quality and a marked recovery of the profundal biota, has also resulted in a slight increase in primary production of the lake. The decrease in brown-coloured effluent water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ickness of the lake's photic productive layer, while the toxicity of the water has simultaneously diminished. Rapid changes in chironomid assemblages and sedimentation observed in the sheltered ba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land-use activities as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is area, and especially their effects on sedimentation and benthic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