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7篇 |
免费 | 368篇 |
国内免费 | 4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5篇 |
大气科学 | 321篇 |
地球物理 | 803篇 |
地质学 | 1033篇 |
海洋学 | 291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301篇 |
自然地理 | 6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51篇 |
2013年 | 178篇 |
2012年 | 175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上海地区基于静力触探的液化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及其他软土地区)以静探触探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原位测试手段,积累了大量的工程数据,其结果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具客观性。采用上海地区静探液化判别方法,对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期通过静探Ps值快速、简单地作出地基土是否液化的初步判断,有效指导勘察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2.
随着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科技信息作为学科窗口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在阐述地震科技信息重要性的同时,又从本学科的基础、社会的需要、领导层的决策、多学科的利用及后效作用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地震科技信息的综合价值,提出了发展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地震科技信息逐步社会化的远景。 相似文献
23.
利用四川地区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2019年5~9月短时强降水事件24h累计降水量、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短时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次、极值分布及其与地形、海拔高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平均24h累计降雨量基本在50mm以上,盆地东北部、西南部、南部及阿坝州东部甚至超过100mm,最大值出现在广安,达175mm。四川地区短时强降水事件开始时间的日变化特征表现为“V”型结构的夜间峰值位相,事件持续时段多为傍晚至凌晨,时长可达10h以上,最长甚至可持续22h。在强降水事件极值的日变化上,极大值频次和降水量呈单峰结构,在03时达到最大,其后逐渐减小至15时达到谷值,而后再次增大;降水强度呈弱双峰结构,分别在04时和16时达到谷值,13时和18时达到峰值,其日变化呈“增-减-增-减”的特征。四川短时强降水事件与复杂地形有密切的关系,5~6月事件活跃区在四川盆地中部,7月在盆地西部的龙门山脉一带,8月在雅安、乐山附近,9月在盆地北部且频次明显减少;短时强降水事件的最大小时雨强可达80mm以上,出现在7~8月的盆地西部龙门山一带和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事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生频次和日数逐渐减少,海拔2000m以上地区基本无强降水发生日出现( 峨眉山气象站例外)。 相似文献
24.
Paleolatitudes of the Kerguelen hotspot: new paleomagnetic results and dynamic model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Kerguelen Plateau, a Large Igneous Province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was formed as a product of the Kerguelen hotspot in several eruptive phases during the last 120 Myr. We obtained new paleolatitudes for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Kerguelen Plateau from paleomagnetic investigations on basalts, which were drilled during ODP Leg 183 to the Kerguelen Plateau-Broken Ridge. The paleolatitudes coincide with paleolatitudes from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at the Kerguelen Plateau and Ninetyeast Ridge (the track of the Kerguelen hotspot) and indicate a difference between paleolatitudes and present position at 49°S of the Kerguelen hotspot. We show that true polar wander, the global motion between the mantle and the rotation axis, cannot explain this difference in latitudes. We present numerical model results of plume conduit motion in a large-scale mantle flow and the resulting surface hotspot motion. A large number of models all predict southward motion between 3° and 10° for the Kerguelen hotspot during the last 100 Myr,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our paleomagnetic results. 相似文献
25.
本文用广义逆矩阵理论讨论了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的反演方法.以水平二层大地和球体模型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时间域电磁数据的反演是行之有效的.对于理论数据,一般仅需迭代数次即可稳定地收敛到真值.通过奇异值分析,可以确定一个模型中的相对重要参数和无关紧要参数;对于求解某一特定参数,可确定哪些数据起决定性的作用.由奇异值分解而得出的信息密度矩阵、模型分辨矩阵,分别给出了模型响应拟合数据和模型参数分辨率的度量.这些信息对于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设计、野外测量和资料解释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26.
Yingjie Hu Krzysztof Janowicz Yuqi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6,30(6):1228-1249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a large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from the Web and many other sources. Such an information deluge presents a challenge for individuals who have to identify useful information items to complete particular tasks in hand. Information value theory (IVT) from econom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on this issue. However, existing IVT studies often focus on monetary values, while ign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properties which can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everyday task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ask-oriented information value measurement. This framework integrates IVT with the space-time prism from time geography and measures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based on its impact on an individual’s space-time prisms and its capability of improving task planning. We develop and formalize this framework by extending the utility function from space-time accessibility studies and elaborate it using a simplified example from time geography. We conduct a simulation on a real-worl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using the proposed framework. Our research could be applied to improving information display on small-screen mobile devices (e.g., smartwatches) by assigning priorities to different information items.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俯冲带及岛弧两侧的海底热流分布情况,2015年1-3月期间的西太平洋海山航次中,"科学"号利用最新一代Lister型热流探针对该区域开展了海底热流原位测量工作。沿着横跨俯冲带的站位测线,本次进行了10个热流站位测量,共获得8个站位的有效数据。测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地温梯度的变化范围为0.011~0.137 Km-1,平均0.089 Km-1,热导率的变化范围为0.58~1.32 Wm-1K-1,热流值则在14.4~118.85 mWm-2之间,平均为68.02 mWm-2。热流值分布显示,雅浦岛弧附近具有较高的热流值,自雅浦岛弧向两侧热流值逐渐降低,低热流区主要分布在帕里西维拉海盆。由于该地区热流测量数据依然稀缺,深入的讨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陈学溶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13,(5):639-640
蒋丙然老前辈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先行者,也是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75岁高龄时(1957年)撰写的《四十五年来我参加之中国观象事业》一文(以下简称“蒋文”),可以认为是一篇高度概括了他一生科学事业(主要是气象事业)的自传。它是欲知中国早期近代气象事业发展过程的人,不可不熟习的重要文献。但似有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9.
提出内蕴大地边值问题,使得有可能利用重力场边界观测研究地球重力场的内蕴结构。文中构造了椭球问题的迭代逼近求解程式,并给出了具体解式。 相似文献
30.
介绍下关34井气氡测点及资料对应地震情况,针对2007-2010年气氡观测资料几乎每年相同时段出现的高值异常现象,结合该井水温、降雨、湿度、水位及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异常可能是由于湿度和集气容积随水位变化与地震前兆异常叠加的结果,为判别气氡异常提供参考和借鉴,以利于提高气氡观测质量及在地震分析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