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607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1128篇
地质学   983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深埋隧道层状岩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共和隧道围岩为薄层状灰岩,岩样试件单轴压缩全过程曲线表现为明显的各向异性,且隧道现场监测发现围岩屈服破坏也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据此选择合适的屈服准则及其强度参数随岩层倾角(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变化规律。结合各向异性弹性本构方程,获得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关系并利用C++语言实现。利用该本构模型对共和隧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破坏特征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可以用于该隧道支护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2.
海南岛冬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敏  陈晖 《气象》1999,25(3):39-43
分析表明,海南岛冬半年日际气温的变化幅度很大,平均气温很难表征海南岛冬季“冷”的气候特征,从冬季农作物生长角度出发,统计了海南岛(以海口为例)发生低温冷害的气候概率,提出海南岛存在的“相对的冬季”进一步,引进“冷指数”替代平均气温来表征海南岛冬季的“冷”,对冷指数的主要成分分析表明:(1)以五指山脉为界,海南岛南,北两区在冬季存在明显的冷暖差异,山北地区发生低温冷害的气候概率明显大于山南地区,在科  相似文献   
993.
2017年8月11日下午,三个EF4级龙卷袭击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地形复杂地区,造成5人死亡,58人受伤。这是1961年以来中国有记录的最强山地龙卷事件。首先给出了此次龙卷过程的灾情调查结果,接下来分析了此次龙卷母体风暴-龙卷超级单体产生的天气背景、关键环境参数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特征。本次龙卷事件发生在东北冷涡东南象限的地面锋前和干线向湿侧发展处,CAPE(对流有效位能)值为1 800 J/kg,0~6 km风垂直切变为12.9 m/s,0~1 km风垂直切变达到10.8 m/s;同时,0~1 km相对风暴螺旋度达到67.3 m2/s2,接近美国龙卷发生环境的中位数,有利于超级单体龙卷的发生。现场灾害调查发现,灾害路径具有多涡旋和不连续的特点,可能与当地的复杂地形有关。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相对径向速度图识别出三个龙卷涡旋特征(TVS),TVS径向速度差最大达到38 m/s。三个龙卷及对应TVS出自同一个超级单体的同一个中气旋,其中两个TVS出现时间重叠。  相似文献   
994.
向群 《华南地震》2004,24(1):23-27
通过二次评判法,在考虑框架结构强度、变形破坏准则的基础上,引入了房屋破损程度、施工质量等模糊因素,使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建立在既考虑可精确计量的强度、变形等因素,又考虑了诸多无法精确计量的模糊因素基础上,从而复原了震害预测的本质即概率和模糊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5.
Marco GEMMER 《湖泊科学》2003,15(Z1):173-183
本文回顾了欧洲洪水影响评价技术.突出的问题是怎样处理洪灾及如何使洪灾损失降到最低.很明显在长江流域开展洪水风险和潜在的损失评价非常有意义.而现有的欧洲洪水影响评价技术难以在长江流域直接运用.我们对其进行了若干修正,并引入了基于GIS/RS的综合水文水动力和最小损失评价模型,该模型己经较好地运用于长江流域洪水影响评价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船舶与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FDST)导管架平台碰撞问题,利用ABAQUS/Explicit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导管腿导管架数值模型,对船舶碰撞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1 m/s、2 m/s和3 m/s的3种碰撞速度下工况下导管架抗碰撞性能、耗能及损伤。从碰撞力、碰撞区域变形以及导管架能量耗散等方面详细研究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导管腿作用下导管架整体的损伤模式和动力响应。结果表明:CFDST导管架在船舶碰撞荷载作用下主要由CFDST导管腿耗能,有效控制了结构整体位移变形,提升了整体刚度,有效发挥平台各构件之间组合耗能,结构抗碰撞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97.
It is critical to determine whether a site has potential damage in real-time after an earthquake occurs, which is a challenge in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Here, we propose a real-time Earthquake Potential Damage predictor (EPDor) based on predicting peak ground velocities (PGVs) of sites. The EPDor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1) predicting the magnitude of an earthquake and PGVs of triggered stations based on the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models; (2) predicting the PGVs at distant site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 (3) generating the PGV map through predicting the PGV of each grid point based on an interpolation process of weighted average based on the predicted values in (1) and (2). We apply the EPDor to the 2022 MS 6.9 Menyuan earthquake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to predict its potential damage. Within the initial few seconds after the first station is triggered, the EPDor can determine directly whether there is potential damage for some sites to a certain degree. Hence, we infer that the EPDor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future earthquakes. Meanwhile, it also has potential in Chines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998.
贵州沿河MS4.9地震发生在历史地震强度较低的上扬子地块凤冈SN向隔槽式褶皱变形区。通过地震地质背景分析、震害调查、震源机制解、断层调查和库区水位变化情况等,得到主要认识如下:由于震源深度浅、灾区老旧自建房抗震性能差,导致本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本次地震主震的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61°/倾角35°/滑动角135°,节面Ⅱ:走向190°/倾角66°/滑动角63°,表现为走向NE、逆冲兼平移型运动方式;结合等震线走向及震中主要断层性质,判断NE向沿河断层为本次地震主震的发震构造,并进一步推测此次地震为水库诱发断层活化引起的地震。  相似文献   
999.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cyclic inelastic behaviour of stiffened steel box columns failed by local and overall interaction instability under a constant compressive axial force and cyclic lateral loading. Such columns find broad application in steel bridge piers. The columns are of box sections with longitudinal stiffeners. In the analysis, a modified two‐surface plasticity model developed at Nagoya University is employed to model material non‐linearity. For comparison, analyses using classical isotropic‐ and kinematic‐hardening models are also carried out. Hysteretic curves and buckling modes obtained from analysis using the two‐surface model and classical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Moreover, the progression of deformation from occurrence of local buckling to structural failure i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use of an accurate plasticity model is quite important in the prediction of both the cyclic inelastic behaviour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 of steel box columns failed by coupled local and overall instabi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ified two‐surface model is a satisfactory model in predicting the cyclic hysteretic behaviour of both the thin‐ and thick‐walled steel box columns.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0.
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模型及与岩体的匹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志祥  李夕兵  戴塔根  曹平 《岩土力学》2006,27(9):1442-1446
分别对灰砂配比为1:4,1:8,1:10和1:12的4种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力学试验,得出了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不同配比充填体变形与破坏特征,用损伤力学建立了4种不同配比充填体损伤本构方程。经验算对比,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方程与试验结果吻合。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研究表明,不同配比的充填体表现出不同的损伤特性,充填体配比越低,达到峰值应力时的损伤值越小;峰值应力后,损伤增长越快,破坏过程越突然。根据岩体开挖释放能量与充填体蓄积应变能相近的原则,探讨了充填体与岩体的合理匹配。充填体与岩体的匹配系数与原岩应力、岩体弹性模量、充填体弹性模量及充填体损伤参数相关。为了便于工程实际应用,对充填体力学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充填体强度设计公式,并研究了深部矿床不同开采深度所要求的充填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