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584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工区内无钻井,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样品系统采集及分析化验的基础上,对可能烃源岩的分布、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主要发育筇竹寺组、龙马溪组、临湘-五峰组和须家河组泥页岩类烃源岩和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类烃源岩.采用有机碳法对资源量进行了计算,6套烃源岩的总生烃量达1 193.89×1011 m3,总资源量为5.157×1011 m3,表明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其中,龙马溪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尤其是中、下部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40%~6.07%,资源量为2.12×1011 m3,占总资源量的41.28%,为最好的烃源岩;其次为筇竹寺组烃源岩,资源量为1.218×1011 m3;栖霞组和茅口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有机碳质量分数大于0.4%,资源量分别为0.99×1011,0.42×1011 m3;临湘-五峰组和须家河组烃源岩在工区内厚度较薄、分布局限,生烃量较为有限.综合分析表明,雷波鼻凸北部、马边-绥江凹陷和凉东-美姑断凹中部资源量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是下一步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992.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崩解机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抒  唐辉明 《岩土力学》2013,34(6):1668-1674
为研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将取自广州的残积土试样根据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进行制备,用自制仪器进行崩解性试验,并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并用于试验数据处理。同时,从微观角度将土颗粒的粒间受力状态进行简化分析,继而对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控制因素为孔隙气压(有效孔隙率)和基质吸力。结合试验结果,建立崩解稳定阶段平均速度与有效空洞率及基质吸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别呈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3.
简要介绍了双通道水龙头设计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青岛市1500km^2范围内大密度土壤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和地表γ辐射测量,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其放射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岛市土壤中核素^232Th和咏的放射性比活度偏高,而^238U偏低。地表γ辐射吸收剂量率(平均值91.87nGy·h^-1)略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研究发现地表93.14%的γ辐射来自地面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的.γ辐射,其中^232Th和^40K的贡献占81.21%,是主要的贡献者。地质背景是影响地面γ辐射吸收剂量率的主要因素,燕山期各类花岗岩是导致青岛市区-王哥庄-带γ辐射吸收剂量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同时环境因素(路面材料、地貌景观)对地表γ辐射吸收剂量率也存在一定影响。虽然研究区的γ辐射吸收剂量率较高,但其年有效剂量(0.56 mSv)远低于公众照射年剂量当量限值1.0 mSv,人居环境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火山岩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特别是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相对较低,有效储层识别及预测难度大的问题,以营城组三段为目的层位,在分析火山机构地球物理特征和火山岩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通过GR反演预测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的分布.工区中性岩最为发育,厚度为400~800m;基性岩和酸性岩相对不发育.在岩性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密度反演分别圈定不同岩性的有效储层,本区有效储层主要以中性岩和基性岩为主,在火山锥、断裂和裂缝相对发育的地区,有效储层相对发育.  相似文献   
996.
中国降水型泥石流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国平  许凤雯  赵琳娜 《气象》2010,36(2):81-86
在综合调研泥石流研究现状基础上,总结了降水型泥石流研究进展。从降水资料的使用、泥石流发生区域雨量的估算、分析降水与泥石流关系的模型、环境背景因子的考虑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目前加密雨量观测资料、卫星雷达资料的应用,提高了泥石流灾害所在小流域实况降水估算精度。由简单地考虑临界雨量发展到考虑前期间接有效雨量、前期直接有效雨量、激发雨强和历时,同时考虑降水类型对泥石流的影响。目前降水和泥石流的关系模型发展为确定性模型和概率性模型。环境因子的考虑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种倾向是针对环境背景数据开展更加精细的区划,针对每个区域单元所处的环境背景情况建立降水与泥石流关系模型;另一种发展趋势是利用信息量等模型将环境因子作为降水与泥石流关系模型中的变量。  相似文献   
997.
洪韬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44-46,4
论证了角反射器单体无法满足低轨道大跟踪弧段轨道卫星全观测范围内的激光测距任务要求,针对半球形类圆台结构的角反射器阵列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阵列的角反射器单体个数为9的结论和阵列中单体的排布方式。  相似文献   
998.
关于圆形轨道稳定性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点在有心力 F=- c/ rn 作用下作圆形轨道运动 ,当 n<3时 ,轨道是稳定的。其次 ,作圆形轨道运动的质点 ,若其势能为 U(r) =- km/ rp,则当 0 3这两种情况所对应的轨道不稳定性的区别 ,并讨论了从力和势能给出的两个稳定性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包头市达茂旗气象站1971-2009年38a的日逐小时风向、风速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达茂旗风区地面风的平均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71-2009年的年平均风速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全年较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4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从小时平均值变化曲线看出,00-13时风速逐渐增大,到13时风速达到最大后逐步减小;此外,利用位于该风区内70m测风塔小时数据分析了风速垂直变化曲线,并根据风机发电对风速的要求,分析了有效风速百分比的日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000.
河西走廊风能变化及储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1970~2004年风速气候资料和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风塔精细资料,研究了河西走廊风能资源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环境风速比较稳定,在气候上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绿洲内风速下降明显。风能分布存在区域差别,存在2个风能大值区域。全区风能普遍较高,10 m层内风能密度都在100 W/m2以上,大部分地方在150 W/m2以上,大值地带在200 W/m2以上;在10~70 m高度层风能随高度按线性关系增长,平均每升高10 m风能增加28 W/m2;70 m层普遍在300 W/m2以上。河西走廊风能存在日和年变化,2~6月是风能密集阶段;距地面10 m高度处风能在07:00前后处于低值,从08:00以后不断增大,到18:00前后达到日最大,然后逐渐减小。河西走廊年有效风速时数普遍在6000 h以上,大值区接近750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