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7篇
  免费   935篇
  国内免费   1278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696篇
地球物理   902篇
地质学   2743篇
海洋学   1357篇
天文学   101篇
综合类   404篇
自然地理   231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台儿庄生态敏感性GIS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进行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遥感影像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类生态因子并确定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级标准和权重,使用GIS技术,运用加权叠加的方法,对枣庄市台儿庄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通过模糊聚类和小面积图斑自动归类合并处理,将区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划分5类。研究结果表明:台儿庄区生态极度敏感区占全区面积的7.04%,高度敏感地区占全区面积的8.5%,中度敏感区占全区面积的21.63%,轻度敏感区占全区面积的51.02%,不敏感区占全区面积的11.82,生态敏感性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932.
丁瑶 《地理空间信息》2012,(1):76-78,81,3
以淮南市在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规划中对规划区的生态价值评价为例,探讨了运用GIS技术和多源信息复合原理对规划区进行生态要素单因子评价和生态价值综合评价,选取评价因子包括地形因子、生态基质因子、植被因子及水环境保护因子。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与评价相关的基于GIS的基础数据平台,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规划区的生态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对规划区各类生态因子的评价,深入了解规划区内生态价值的特征与空间分布,提取重要生态节点;为挖掘规划区生态建设潜力,实施生态治理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3.
运用地统计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GIS地统计、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方法,初步研究了西昌市邛海盆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本,呈正态分布,属中等变异强度,高值区位于主城区东南部和邛海海域东南部,低值区位于邛海海域东北部,并向西北方向递增。不同土壤质地其含量显著不同,中性条件下,其含量较高;不同缓冲区范围内,其含量表现出相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4.
《地球生命力报告》应用地球生命力指数、生态足迹和水足迹3个指标描绘了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状况与变化趋势,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程度。本文在简要解读1998年至2010年的全部8期报告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衰退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人们的生活方式应有所改变。只有认识到保护自然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财富和福祉,而不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本身和只有意识到自然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活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时,人类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相似文献   
935.
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及其利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水资源以及水环境健康的恶化,河湖水系连通性作为河流健康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中被着重提出。目前,中国对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及其对河流健康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主要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定义、分类、评判指标、影响因素及其对水环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一阐述。分析表明:维持水系连通可以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936.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估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的整合分析方法总结讨论了近年来中国区域LUCC时空特征及其对陆地碳收支影响,为合理评价中国区域陆地碳平衡以及确定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已有大量研究对近年来中国区域LUCC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分别利用卫星遥感方法和IPCC清单法对中国区域陆地碳源汇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土地利用活动,特别是农林活动正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的研究结论之间差异很大,反映出中国LUCC导致陆地碳收支变化的评估结果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的研究工作应着重于发展和利用基于土地利用相互转化面积的计量方法,以提高对中国区域LUCC导致陆地碳收支变化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37.
有机碳沉积作用在一定时间尺度上形成海洋碳汇作用的最终净效应,北冰洋陆架的有机碳沉积作用在全球碳循环中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测定楚科奇海陆架的有机碳沉积通量,本文应用210Pb测年法对中国第3次北极考察R17站位的沉积物样品的年龄及沉积速率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结合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计算得到了楚科奇海陆架北缘的有机碳沉积通量。结果显示,该站位的沉积速率为0.6 mm/a,表观沉积质量通量为0.72 kg/m2/a,有机碳沉积通量为517 mmol C/m2/a。经估算,真光层输出的有机碳中约有29 %被长期封存在沉积物中,远高于中低纬度的正常值(~10 %),说明楚科奇海陆架区具有高效的碳汇作用。  相似文献   
938.
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程度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对生态难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对生态移民的定义与分类、生态移民的产生原因、生态移民的相关预测与评估、环境变化与移民之间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综述,并对环境难民的进~步应用进行了展望。提出要扩大生态移民的研究区域、转移生态移民的预测重点、加深关于生态移民影响效益的评估研究、探索更综合严谨的生态移民研究方法以及建立一套适合于生态移民的应对指导体系和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939.
资源型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更是困扰资源型区域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山西省为例,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分解为5种影响因素,对山西省碳排放趋势和变化、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山西省未来碳排放增速减缓,排放量将持续增加,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2)能源结构效应为负向影响,虽效应值较小,但潜力巨大。而人口规模正向效应值缓慢变大需要关注;3)在产业结构效应方面,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部门产业效应为正效应,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优化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40.
采用相关年度数据,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详细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并探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享受型转变,但农村居民仍旧停留在以"吃穿用"为主的传统消费阶段,这使得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CO2排放存在巨大差异。据测算,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CO2排放的影响几乎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其影响的10倍。鉴于此,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不仅需要改变生产方式,更需要转变居民消费理念、调整消费结构、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使居民消费行为由高能耗消费向低能耗消费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