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9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131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872篇
海洋学   604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15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西部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了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2.
Recent studies in northern Switzerland have shown that epicontinental areas thought to have been tectonically stable during the Mesozoic were not necessarily as rigid as presumed. By comparing Oxfordian facies boundaries and depocenters in their palinspastic position with known faults in the basement,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an be demonstrated. Previously, the lack of obvious synsedimentary tectonic features has lulled scientists into believing that the realm of the Swiss Jura was tectonically stable during the Mesozoic. However, it can be shown that facies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re largely influenced by tectonics. Subsurface data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Paleozoic troughs in the basement which, apparently, were prone to reactivation during the Pan-European stress-field reorganization taking place in the Late Jurassic. This led to differential subsidence along pre-existing lineaments within the study area, which can be recognize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Oxfordian epicontinental basins and their coeval shallow-water counterparts. Eustatic sea-level fluctuati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llow-water facies patterns, but a subordinate role in the control of accommodation space in basins.

While tectonic activity is often recorded in the sedimentary record in the form of platform break-ups and associated sedimentary debris, more subtle indicators may be overlooked or even misinterpret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isopach maps, as well as subsurface data in the study area suggest that subtle synsedimentary tectonic movement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wo shallow, diachronous epicontinental basins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It becomes possible to recognize and differentiat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local and regional tectonism, eustasy and sedimentation.  相似文献   

53.
我国西部生态退化的社会经济分析--以川西为例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陈国阶 《地理科学》2002,22(4):390-396
导致川西生态退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后,以柴、粪为薪、天然放牧,陡坡垦殖,砍伐森林等导致植被破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据此,对川西的区域资源优势,川西较低密度人口,川西资源开发和支柱产业选择应重新评价和定位。进行川西生态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营造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耗散结构,构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的有序结构和机制。同时,较彻底地改造农林牧生态系统,开创与生态协调的农业结构,生产模式,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农牧区社区建设,根除刀耕火种,陡坡垦殖,游牧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4.
西北五省(区)生态环境综合分区及其建设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以图像遥感解译为主 ,结合野外实际考察 ,并通过抽样验证完成。在对生态环境界定和赋予内涵的基础上 ,根据区划目的、原则和所选取的指标体系 ,从生态环境分类入手 ,经过从上向下续分和由下向上合并的反复磨合过程、专家集成模拟 ,对西北五省(区 )生态环境做了全面的综合分区研究 ,并针对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 ,为西北五省 (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治理、建设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县域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生态学属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 ,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进行景观尺度地域生态规划 ,并提出相应的规划与设计方案。该文以景观生态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指导 ,进行密云县农业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最终目的是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县域农业生态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56.
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年径流影响量的估算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塔里木河流域与环境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新疆环境演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本文通过对年径流量累积曲线和年径流量的相关分析,估算出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各河段的年径流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千庆兰 《热带地理》2002,22(1):90-92,96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质量分区是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在以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通常采用单一的环境污染指标,难以全面综合的反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植被的面貌是一定时期内大气、土壤、水分、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树木有生命而又不能移动,它的健康状态是一定时期因素内,综合地反映其生活环境条件的最好尺度。借鉴国外环境诊断的研究方法,提出“树木活力度”,即树木的枝、叶、梢、树形等各个部位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程度这一新的综合生态指标,并结合实际,以吉林市为例,对运用这一指标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原理、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运用树木活力度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分区,具有迅速目测、计算简便,快速经济的特点,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景观诊断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灌溉对甘肃中部黄土台塬区地面塌陷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成自勇 《中国沙漠》2002,22(2):172-176
甘肃中部黄土台塬地面塌陷实质上是由水利灌溉引起的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在深入调查、勘测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地面塌陷变形的成因机制,认为黄土台塬地面塌陷变形除了黄土母质理化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外,主要是不合理灌溉引起的。过量大水漫灌使大量渗入的水体将土壤中起固结作用的盐分和粘粒矿物淋溶殆尽,使原始结构破坏,进而崩解、湿陷。随下渗水量的增加,犁底层及以下隔水层孔洞进一步发展为洞穴和陷缝,大面积塌陷变形随之出现,同时也成为台塬滑坡的诱导因素。研究为黄土台塬灌区突出的水利环境问题治理和生态重建方案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9.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5,他引:20  
利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段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地利用资料和遥感信息,对西北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景观的20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定量分析了西北内陆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变化趋势,研究了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平衡比例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总体稳定的内在关系。这项研究对研究和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阈值,维持绿洲稳定,保障当地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生态交界带特征与动态变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生态交界带是两个以上生态系统交接的过渡带,它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交界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物质,能是以及信息的交流与相邻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动态变化机理显示生态交界带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