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2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99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688篇
地球物理   330篇
地质学   1757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44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亚洲海域鲎的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核有关亚洲海域鲎种类和分布的历史文献发现,亚洲海域只有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3种鲎分布。圆尾鲎分布于中国香港、北部湾、雷州湾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和恒河河口印度东北部以东的海域。中国鲎分布于长江口以南的中国海域、日本濑户内海、九州岛北岸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苏门答腊岛印度洋侧以东和苏拉威西岛以西的海域。南方鲎分布于越南西贡以南、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的太平洋海域及印度恒河印度东北部以东的印度洋海域。以前有关中国北部湾海域和香港海域有南方鲎的报道是错误的,把中国鲎的幼体及成体误当成了南方鲎。中国海域只有中国鲎和圆尾鲎2种鲎分布。中国的海南、广西、广东西部和香港(可能还包括台湾)等是圆尾鲎分布的海域。其沿岸要严禁食鲎,以防误食圆尾鲎而引起河豚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8年南海东部陆坡69号柱样、深海盆149号柱样、南部岛礁323号柱样沉积物的粒度、化学、古生物、矿物等鉴定分析测试资料,分析了南海东部海域发生浊流沉积的地质背景、产生浊流沉积的条件和诱发因素,进而发现南海东部浊流沉积发育,在南北陆坡及中部深海盆地均有浊流沉积层。从其出现层位看,为氧同位素2—4期,即晚更新世中晚期。从浊流沉积出现层数分析,具有自北向南浊流发生频次减弱的趋势。从浊流沉积物成分看,南海东部浊流沉积物具有多样性,北部陆坡以陆源为主,中部深海盆以陆源及火山源为主,南部岛礁以生物源为主。  相似文献   
13.
周鲁闽  卢昌义 《台湾海峡》2006,25(3):452-458
本文阐述了东亚海区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如何从地方性的示范发展到区域性的合作管理框架,如何实现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中着重突出了厦门市政府在维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启动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以及与沿海国在国际合作方面的经验,总结了厦门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经验,包括多部门间综合协调机制、海岸带综合管理法律框架、科技支撑体系的建立,海洋功能区划、环境剖面和战略环境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实现海上联合执法等等.同时阐述了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合作计划(PEMSEA)与澳大利亚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在推动沿海城市的国际合作中将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基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提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系下方发生分异,这种分异作用带动东亚陆缘向东扩张,从而产生弧后的张开。  相似文献   
16.
东太平洋柱状沉积物的古气候和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太平洋深海盆地的远洋沉积物在物质组成和来源上远较大陆边缘简单.由于远离大陆,又有海沟与周边大陆分隔,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通常不包含由河流水系搬运而来的悬浮物,因此从深海沉积物中提取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可以避免诸多地质因素相互叠加和干扰[1].深海远洋沉积物中的主要组分是风成陆源碎屑(包括火山碎屑)和来自上层海水的生源组分(降落到洋底的生物壳体)以及由海解作用形成的自生矿物[2],其中陆源碎屑的相对含量、粒度及矿物成分可以反映大气环流的强度及物源区的气候环境[1],生源组分的组成、相对含量和丰度以及种属含量变化则与表层海水的生产力和溶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 1 998年“大洋一号”调查船 DY95 - 8航次在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东、西两小区用多管取样器采集的沉积物样品 ,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东、西两小区共有 1 6个类群的小型底栖动物 ,其中线虫类占居显著优势 ,在东、西两小区各占总栖息密度的 71 %和 6 4 %,其次为猛水蚤类和蜱螨类。 (2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 3 2 .47ind/1 0 cm2 和 1 8.0 5 ind/1 0 cm2 ,东小区高于西小区。小区各站位间的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差异显著。 (3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趋势明显 ,由表层向底层 ,栖息密度逐渐降低。 (4)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底质沉积物、结核覆盖率和底层流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底质较硬、结核覆盖率较高以及底层流较强都不利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栖息。  相似文献   
18.
厦门东海域定置网渔获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3年7月~2004年6月对厦门东部海域的定置网渔获鱼类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厦门东海域至少有鱼类242种,隶属于19个目81科145属,主要是沿岸近底层和底栖的小型鱼类.以鲈形目种类最多,共计127种,占总数的52.5%、经济种类有116种.主要优势种有:青鳞小沙丁鱼、孔鳞小沙丁鱼、斑鲦、马拉邦虫鳗、裸鳍虫鳗、中华须鳗、前鳞鲻、眶棘双边鱼、多鳞鳝、皮氏叫姑鱼、短棘银鲈、列牙垒幸4、黄斑蓝子鱼、褐蓝子鱼、锯塘鳢、锻虎鱼类、褐菖鲇、绿鳍鱼、鳄鲡、卵鳎、中华单角鲍等.渔获种类在秋季及冬初最多,夏季较多,而冬末和春初最少.渔获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与海洋表层水温变化有关,种类的月更替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
杜渺 《海岸工程》2000,19(3):39-45
介绍了浙江东南沿海的台州市及所属玉环县、温州市及所属乐清市、瓯海区等地面实施海洋“蓝色工程”的丰富实践和新鲜经验。文中借鉴浙东南沿海大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东部沿海其它地区特别是苏北沿海的实际,提出了做出滩涂开发利用、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