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60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184篇
地质学   1344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A new macrofossil Lagersttte was discovered from the uppermost Ediacaran Jiucheng Member at Jinning and Jiangchuan of the eastern Yunnan,yielding numerous diverse well-preserved thallophyte macrofossils.These include the previously-known representatives of vendobionts, Vendotaenia and Tyrasotaenia,and the biggish multicellular benthos such as Chuaria-like and Tawuia- like fossils,as well as Longfengshaniaceaens with diverse holdfast structures.There are still some other problematic macrofossils with peculiar configurations as well as uncertain relatives.The distinct dominance of the giant,unbranching thallophytes occasionally with hoidfast structures distinguishes this assemblage from the other Ediacaran macrofossil Lagerstttes in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at Miaohe,Wenghni and Lantian,and the contemporary assemblage in the Shibantan Member of Dengying Formation,Yangtze Gorges area.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of the multicellular macrofossils from the Jiucheng Member at Jiangchuan.They include some macrofossil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holdfast structure,larger Chuaria-like and Tawuia-like morphology and questionable affinities as well.The discovery of greater diverse macrofossil assemblages from the Jiucheng Member of eastern Yunnan ha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an important diversification and evolutionary radiation of metaphytes took place in the latest Ediacaran time.This radiation of large- scale,benthic metaphyte along with phytoplankton was likely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the early Cambrian explosion of metazoans.  相似文献   
902.
琼东南盆地2号断裂东带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通过2号断裂陵水带、松南带基本结构及特征分析了它自新生代以来特别是古近纪的活动史和构造-沉积发育史。并发现,2号断裂松南带发育比陵水带更加复杂的结构样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断裂带的深部切片和地震资料,运用断层传播连接热点理论剖析了这种结构的成因,认为2号断裂松南带以L1023测线为界在成因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早期断陷和所控充填方式都不同的两条断裂交叉连接而成,而且指出了这种成因断裂在油气勘探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意义。  相似文献   
903.
文章对江南造山带中段湖南东部地区主要金矿床开展了成矿年龄测定和硫同位素分析。获得该区黄金洞和大洞金矿床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2±13Ma和70±1.3Ma;同时获得黄金洞矿床矿脉硫化物δ34S均值为-6.3‰(主要集中在-4.8‰到-8.6‰之间)、大洞δ34S均值为-9.2‰(主要在-8‰到-10‰之间)、雁林寺δ34S均值为-1.2‰(主要在-2.6‰和6.1‰之间)。结合华南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特征、江南造山带主要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认为440~400Ma、160~110Ma和~70Ma是该区的三个主要金矿化期;含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与变质水和/或岩浆水有关,但成矿晚期有大量再循环的大气降水和/或海水加入。江南造山带湖南段金矿床具有与造山作用有关的浅成型金矿的某些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904.
湘东锡田垄上锡多金属矿床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垄上锡多金属矿床是湘东锡田锡矿田中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赋存在锡田复式花岗岩体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的接触带中.笔者以白云母为测试对象,利用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精确厘定了该矿床的形成时间.结果表明:垄上矿床2个白云母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55.6±1.3)Ma、(157.2±1.4)Ma,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5.4±1.7)Ma(MSWD=0.74)、(156.5±1.7)Ma(MSWD=1.4),与该矿田中的荷树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150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也与锡田复式岩体早期花岗岩侵入时间(151~165 Ma)吻合.因此得出以下认识:湘东锡田地区主要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50~160 Ma;成矿作用与区内的锡田复式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它们都是华南燕山早期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05.
四川汶川Ms 8.0级地震的地表变形与同震位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珍汉  张作辰 《地质通报》2008,27(12):2067-2075
四川汶川Ms 8.0级强烈地震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块东向挤出导致的龙门山活动断裂右旋斜冲运动存在动力学成因联系。沿龙门山中央北川-映秀断裂发育长度超过250km的地震变形带,由地震陡坎、地震鼓包、地震破裂、地震断层组成,形成了较大的同震位移。在震中区映秀观测到的最大同震位移为7.6m,由右旋走滑位移6.1m和垂直位移4.6m 2个分量组成;虹口地区的右旋走滑位移为2.7m,垂直位移为4.6m,右旋斜冲总位移为5.3m;北川地区的右旋走滑位移为5.7m,垂直位移为3.4m,右旋斜冲总位移为6.6m;平通地区的右旋走滑位移为3.2m,垂直位移为3.0m,右旋斜冲总位移为4.4m。龙门山前缘的汉旺-漩口断裂及龙门山后缘的茂县-汶川断裂、青川断裂也发生了显著的同震断裂活动,但同震位移小于等于1.0m。根据同震位移实测数据和构造会聚速率的GPS观测资料,估算龙门山地区8.0级地震的复发周期为1150~2950年。  相似文献   
906.
陆相拗陷湖盆陡坡带具有坡度陡、构造活动强烈、物近源、多物源、相变快等特点。勘探实践表明,与拗陷湖盆陡坡带相关的各类砂体,由于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和油气运移条件,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极有利场所。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时期为典型的内陆大型拗陷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纪延长期时在西缘逆冲带的影响下处于陡坡带,该区有两种物质聚集模式,一是从长10-长7退积型三角洲模式,二是从长6-长1进积型三角洲模式。并且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基准面的升降变化,不同相区、不同时期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供应之间的比值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表现为不同的地层充填样式。  相似文献   
907.
冈底斯东段的鲁朗-色季拉和墨脱-崩崩拉一带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墨脱花岗岩的K-Ar年龄为19~22Ma;鲁朗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为14~18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花岗岩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同时具有某些埃达克岩的特征,表现为高SiO2(65.60%~76.40%)、Al2O3(12.32%~17.23%)、Sr/Y(2.41~86.46)、(La/Yb)n(6.65~56.14)比值,低Y(4.23×10-6~39.40×10-6)等特点.呈典型的LREE和LILE富集型分配模式,Eu为正到弱负异常.本区中新世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中下陆壳的硅铝质成分和镁铁质成分的重熔,不同于具埃达克岩成分的冈底斯中新世含矿花岗斑岩.以中新世花岗岩侵位为标志,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的初始伸展可能在22Ma左右,早于冈底斯中段(20Ma左右).  相似文献   
908.
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对邯郸东部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经济技术分析和环保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本区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提出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或等于200kPa时,应采用CFG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200kPa时,东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干法)复合地基,西区应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法复合地基或水泥土搅拌桩(湿法)复合地基,北区和南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909.
大井矿区一井田的测井任务是确定B1煤层厚度及分叉合并规律,正确划分煤层层位。依据该井田三个明显的标志层位,确认了该区的含煤层段,并将其西山窑中段B1煤层划分为B1、B11、B12、B11-1、B11-2、B12-1、B12-2等七个煤层编号。为提高层位对比的可靠性,将15条勘探线与十二条联络线进行测井曲线对比,确保两个方向对比结果一致。此次煤层对比可靠程度分为可靠(A)、基本可靠(B)、可靠性差(C)三级。从测井曲线对比结果看,井田的西北部和南部,煤层厚度大,分层小;井田的东北部和东部,煤层分叉多,煤层薄。  相似文献   
910.
测井所计算出的岩体弹性强度ε值和RC非常近似,相关性也很好。大井矿区一井田利用声波测井及密度测井,获得岩石速度与密度参数,以此计算岩石强度参数。与24组岩样试验值比较,其绝对差值率为19.77%。计算发现在实验值小于20MPa时,测井计算的岩体强度值偏大;当试验值在20~30MPa之间时,测井计算的岩体强度值偏小;当试验值大于30MPa时,两者非常接近,但测井值偏小者居多。根据测井计算的岩石强度,对该井田B1煤层及其顶底板强度进行了评价,并绘制了B1煤层及其顶底板岩体强度分区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