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75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可可西里东部活动断裂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勘测、路线观测、探槽揭露和综合分析,在青藏铁路可可西里段沿线鉴别出14条活动走滑断层,组成五道梁活动断裂、可可西里山北活动断裂和可可西里山南活动断裂,构成可可西里东部活动走滑断裂系。典型断层F_(16),F_(16-4),F_(17-2),F_(17-3),F_(18-4)切割最新地层的年龄分别为4500a,5.33万a,3700 a,1.53万a,6000 a,反映可可西里东部走滑断裂系在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具有强烈活动;估算断层平均走滑运动速度分别为1.50 mm/a,0.39 mm/a,7.76 mm/a,6.76 mm/a,3.27mm/a。部分活动走滑断层发育砂质构造楔、地震陡坎和砂土液化现象,反映可可西里东部走滑断裂系具有强烈的地震活动性。断裂活动能够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对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及永久性重大工程安全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82.
崇明东滩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对崇明东滩45个现代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表明:潮滩沉积物绝大部分以淤泥质粉砂为主,平均粒径16.1—46.5μm。沉积物粒度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高—中—低潮滩依次出现细粉砂、中粉砂和粗粉砂;从潮滩北部至南部,沉积物粒度由细变粗。上述特征与水动力条件基本对应,同时也受到植被分布状况的制约。  相似文献   
583.
新疆东天山西段却勒塔格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新疆东天山西段乌什通沟—干沟蛇绿混杂岩带分布在干沟断裂南侧,该断裂是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分界面,该断裂北侧却勒塔格蛇绿岩围岩为古元古界变质深成岩(Sm-Nd全岩等时年龄(1 859±66)Ma)及白云岩、白云质大理岩、石墨大理岩和变质火山岩等.却勒塔格蛇绿岩以构造包体形式赋存在古变质岩中,镁铁质超基性岩具高Mg,贫Al、Ca、K、Na的特点,属阿尔卑斯型高钛蛇绿岩组合,形成时代为中晚震旦世(辉长岩Sm-Nd全岩等时年龄(728±110)Ma),闭合时代为中晚奥陶世.却勒塔格蛇绿岩和前震旦古变质岩的发现,具有重大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84.
新疆东天山地区构造控水机制及找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端干旱缺水的哈密东天山地区地下水的赋存、分布和富水性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由地质构造分割或圈闭的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的各类蓄水构造,可分为断块型蓄水构造、压性、压扭性逆断裂型蓄水构造、张性、张扭性断裂蓄水构造和大面积花岗岩分布地区小型岩脉型蓄水构造。不同的蓄水构造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矿山的需求。采用遥感释译。地面测绘、物探和钻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就近选择找水靶区,确定供水方向是解决该地区矿山供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85.
中国东部伴生金矿床的类型及主要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伴生金矿床成矿规律,查清伴生金资源(品位、储量),从成因类型上对我国东部的伴生金矿床进行了划分,并总结了不同成矿作用所形成的伴生金矿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理论与实用并重的原则,又对其工业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控矿因素研究上,认为2组断裂的交汇处、构造破碎带、层间断裂和滑动面、背斜轴部及其倾伏端等为成矿的有利部位,不同赋矿地层(围岩)的控矿性也不同,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占全部伴生金总量的36.97%。通过上述研究,扩大了找矿远景,并使储量增加。  相似文献   
586.
分析了华南东部茅口亚统和吴家坪阶的岩相古地理分区及厚度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几个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7.
冀东、冀西广泛分布着以深变质绿岩带为主的变质基底 ,同时也是中生代岩浆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区。剧烈的岩浆隐爆作用 ,对区内早期的绿岩带和其中的金及金矿床进行了强烈的活化改造 ,形成一批与岩浆隐爆作用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该类金矿床由于赋存在不同的隐爆构造 ,具有多样性的矿化特征 ,可再细分为隐爆震碎角砾岩型金矿床、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床和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型金矿床。文中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类金矿床的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它们相互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及与成矿有关的浅成侵入岩的特征。指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常与重熔岩浆有关的脉状 -细脉浸染状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共同产出 ,组成矿床组合 ,并具有垂直分带的分布特征 ,这对认识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指导找矿有重大意义。最后 ,还讨论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88.
冀东“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矿床成因基础上 ,建立了“长城式”金矿成矿区带和重点找矿地段找矿模型 ,并圈定 7个成矿区带和 15个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589.
东亚冬季风异常的空间结构及与海陆热力差异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和奇异谱分析方法研究东亚冬季风异常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变率,在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用奇异值分解方法研究东亚冬季风异常与海陆热力差异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内冬季风异常有明显的地理差异,根据经向风的气修平均图及均方差图上极值中心的位置、形态,确定三个区域。WM1、WM2、WM3区为东亚冬季风的三个子系统,分别位于南海、东海、日本海上。三个子系统强度的年际、年代际变率都不同。近40aWM3区冬季风呈减弱趋势,而WM1、WM2区冬季风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不同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明显不同子系统的强度,WM1、WM2区冬季风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相关紧密,WM3区冬季风与高纬度海陆热力差异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590.
闽东地区钼成矿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了闽东地区钼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带的时空展布、岩体的地球化学、矿床类型和控矿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构造环境、岩浆条件和区域地化异常、对成矿带进行了远景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