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4篇
  免费   3082篇
  国内免费   440篇
测绘学   221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1399篇
地质学   1861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54篇
自然地理   520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21.
122.
123.
124.
针对目前"九五"仪器数据采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用Visual Basic编制通用型地震前兆通讯控制软件.其主要特点是,微机不需安装通讯控制卡,RS-232串口或网口均可,网络对时服务,并结合日常工作要求新增部分功能.结果发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5.
126.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serially multiplexed fiber optic sensor system is described. The sensor differs from conventional fiber optic acoustic systems, as it is capable of sensing AE emissions at several points along the length of a single fiber. Multiplexing provides for single channel detection of cracks and their locations in large structural systems. A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for signal recognition and tagging of the AE waveforms for detection of crack location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on plain concrete beams and post-tensioned FRP tendon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crack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sensor system. The acoustic emission sensor was able to detect initiation, growth and location of the cracks in concrete as well as in the FRP tendons. The AE system is potentiall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health monitoring of structures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umber CMS-9900338  相似文献   
127.
慢地震慢前兆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岩石高温高压破裂实验与有机玻璃破裂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地震波形记录(观测资料)与试样破裂波形(实验资料)对比、地震前后定点应变与主破裂前后应变形态变化的对比,认为慢地震是临界或亚临界破裂或预先滑动所致,是低频应变波动。它是材料屈服、弱化或塑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而慢前兆则是临近大地震(大破裂)前出现的诸如形变、低频地震波(破裂弹性波)等的短期及临震前兆现象,它比较可靠。但由于许多岩石主破裂前并无明显的临界破裂或预滑动现象,也并非所有岩石都一定出现明显屈服,所以也并非每个地震前都有慢地震,因此,也就不一定都出现低频波动。从而,也并不一定都出现相同的短期、临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28.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藏块体边界断层异常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燕  车兆宏 《地震》2003,23(2):121-126
系统分析了青藏块体边界断层的形变资料,研究了断层活动的动态过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孕震影响范围达到青藏块体的周边地区;发震断层所在的构造带震前断层活动最为剧烈;加强对构造块体断层整体活动的宏观动态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判定未来强震发生的危险地段;震后应力将转移并集中到西秦岭构造带及其邻近地区。  相似文献   
129.
邓韫 《华南地震》2003,23(1):51-56
根据1900~2000年中国大陆、台湾及全球地层记录及前人的研究,论证了地层周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形成机制。作者认为,是太阳活动、月球运动轨道及各行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磁力及万有引力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最终致使地展出现周期性的活跃期及平静期。  相似文献   
130.
万永芳  秦乃岗 《华南地震》2003,23(1):98-100
2001年10月底广州东山湖水面出现宏观异常现象,市民怀疑为地震前兆异常。经过对异常的调查落实,结合广东省地震形势及前兆资料的分析研究,准确判断东山湖的异常现象并非地震宏观异常现象,消除了市民的不安与恐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