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13篇 |
免费 | 2700篇 |
国内免费 | 4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4篇 |
大气科学 | 19篇 |
地球物理 | 11095篇 |
地质学 | 1615篇 |
海洋学 | 106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925篇 |
自然地理 | 4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34篇 |
2022年 | 263篇 |
2021年 | 430篇 |
2020年 | 369篇 |
2019年 | 401篇 |
2018年 | 406篇 |
2017年 | 394篇 |
2016年 | 276篇 |
2015年 | 457篇 |
2014年 | 575篇 |
2013年 | 596篇 |
2012年 | 568篇 |
2011年 | 620篇 |
2010年 | 582篇 |
2009年 | 809篇 |
2008年 | 574篇 |
2007年 | 649篇 |
2006年 | 623篇 |
2005年 | 635篇 |
2004年 | 572篇 |
2003年 | 560篇 |
2002年 | 450篇 |
2001年 | 421篇 |
2000年 | 388篇 |
1999年 | 329篇 |
1998年 | 340篇 |
1997年 | 321篇 |
1996年 | 336篇 |
1995年 | 285篇 |
1994年 | 271篇 |
1993年 | 214篇 |
1992年 | 173篇 |
1991年 | 97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论述了跨越断层埋地管线地震反应研究工作概况,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进展,并介绍了不同情况下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建立的相应的研究模型,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跨越断层埋地管线地震反应规律。同时,本文还对埋地管线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作了详尽的阐述,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23.
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三向地震动作用下的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新型结构的地震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与混凝土腹板的混凝土箱拱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特点的对比,得出该新型拱圈结构具有较优越的抗震性能。同时,把三向地震作用的结果与在两个主方向(纵桥向和横桥向)同时施加地震动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竖向地震动对波形板箱拱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4.
根据地震作用、上部结构、桩基的特点,建立了建筑桩基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模型,考虑了桩-土-上部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然后将饱和土体视为由固、液二相组成的两相介质,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提出一种建筑桩基地震反应的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具体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5.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000个观测站的GPS非连续观测区域网分别在1999年、 2001年、 2004年、 2007年和2009年作了5次观测。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 级地震震中(31.0°N, 103.4°E)恰好在区域网GPS观测站密集的地区。 区域网长期、 多期GPS观测可降低年周期变化影响, 有利于获取此次地震前后的垂直位移趋势变化。 简要讨论了GPS垂直位移观测的精度。 分析了垂直位移观测的主要干扰地面沉降, 特别是华北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产生的严重地面沉降。 为获取汶川地震前垂直运动信息, 首先剔除因大量抽取地下水产生的大幅度沉降干扰结果, 通过趋势面分析中国大陆垂直位移空间分布, 显示了3个垂直位移沉降最显著区域。 对比分析表明, 临近汶川震区的沉降区, 未见大量抽取地下水干扰影响。 汶川地震前1999—2007年区域网GPS观测站得到的垂直位移表明, 汶川地震紧临显著沉降区的西北侧, 龙门山断层北段垂直运动闭锁。 该沉降区与另两个沉降区的时空变化明显不同, 也与区域网水平应变异常区的空间分布不同, 但该沉降区与区域网水平应变异常区同时出现。 大幅度同震垂直位移集中在龙门山断层北段震前垂直位移闭锁区。 这些事实表明, 汶川地震前GPS观测到的紧临震中的沉降区及垂直运动闭锁区与汶川地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6.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results of centrifuge model tests exploring the behavior of rocking shallow foundations embedded in dry sand, which provides a variety of factors of safety for vertical bearing. The results of slow (quasi‐static) cyclic tests of rocking shear walls and dynamic shaking tests of single‐column rocking bridge models are presented. The moment–rotation and settlement–rotation relationships of rocking footings are investigated. Concrete pads were placed in the ground soil to support some models with the objective of reducing the settlement induced by rocking. The behavior of rocking foundation was shown to be sensitive to the geometric factor of safety with respect to bearing failure, Lf/Lc, where Lf was the footing length, and the Lc was the critical soil‐footing contact length that would be required to support pure axial loading. Settlements were shown to be small if Lf/Lc was reasonably large. Placement of concrete pads under the edges of the footing was shown to be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reduce settlements resulting from rocking, if settlements were deemed to be excessive and also had impacts o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and rocking moment capacity.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the tradeoffs betwee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re‐centering of rocking foundations and other devices is included.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7.
从 Duda 和 Nortmann 提出的谱震级定义出发,利用北京台网中小地震速度数字化记录资料,采用14组0.5倍频程滤波器组,其中心周期为:0.04s、0.06s、0.08s、0.12s、0.18s、0.28 s、0.40s、0.60s、0.96s、1.28s、2.40s、3.80s、6.20s、10.00s,分别计算了各中小地震的速度 谱综合因子f值,结果显示张北-尚义地震震前阶段中小地震的三分向速度谱卓越频率向高频 方向偏离,综合因子 f 值逐渐增加,且蓝地震的发生有向主震震中靠拢的趋势。同时,研究认为 综合因子 f 值可以量化蓝地震的定义。 相似文献
28.
利用河南省区域地震台网的近震波形资料,采用近震时间域方法,反演2010年10月24日16点58分太康 MS 4.6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结果显示,该地震为走滑型地震。结合震后灾害考察,认为太康地震发生在周口-太康断裂上。 相似文献
29.
就如何利用数据库,结合Java、XML等手段对震源参数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给出了一些在一个实际系统中实现了的例子。 相似文献
30.
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以中国大陆1901年以来7级及其以上强震年频次为样本, 采用最优分割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状态分为三种时段: 少发段、 平均段和频发段。 中国大陆强震时间活动呈现非稳态现象, 强震频发段间存在短期的地震平静, 由强震平均段到频发段过渡期间同样存在强震少发段, 而少发段也有7级以上强震发生。 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 研究不同强震丛发时段前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强震丛发时段的主体活动地区。 研究结果表明, 1901年以来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总体来讲, 1955年前后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1955年之前强震活动主体区域为中国西部及周边大三角地区的三条边界; 1955年之后强震活动主体区域为华北地区、 巴颜喀拉地块区及南北地震带南段地区。 不同相邻强震丛发时段的主体活动地区有一定的交替性, 少发时段或增多时段的强震往往是上一个丛发时段的主体区内强震活动的延续, 或者发生在下一个强震主体活动区内或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