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4篇
  免费   958篇
  国内免费   1486篇
测绘学   839篇
大气科学   589篇
地球物理   1936篇
地质学   2369篇
海洋学   911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442篇
自然地理   81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地震作用下土体发生液化之后,由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土体抗剪强度的降低,管道易发生上浮破坏。为研究管道上浮动力反应的影响因素,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通过目标反应谱和谱匹配等方法选取地震波,考虑不同管土特性和地震动特性,对地震作用下管道上浮动力反应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土体相对密度、管径和管道埋深对管道上浮反应的影响较大,分别给出了土体相对密度、管径、管道埋深对管道上浮位移的影响规律及对应拟合公式;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管道上浮位移可达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管道上浮位移的2倍左右;近断层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管道上浮破坏和横向破坏两种破坏模式同时存在,且由于速度脉冲效应,管道横向破坏风险大于上浮破坏风险。  相似文献   
992.
层间隔震结构是由基础隔震结构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隔震结构。为研究层间隔震结构的倒塌,需先研究不同层间隔震结构的不同失效模式和失效位置,文章建立了3个不同结构参数的层间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选取20条与抗震规范反应谱吻合的地震动,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分别对其失效模式和失效位置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结构参数,层间隔震的基本失效模式有三种,即隔震层水平位移超限导致结构失效、下部结构层间位移角超限导致结构失效、隔震层拉压应力超限导致结构失效;隔震层下部结构和隔震层最外边缘支座为结构的薄弱位置,应引起更多关注。此方法不仅可以研究结构的不同失效模式,还可以确定失效位置,可为下一步层间隔震结构的抗倒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Weichselian advances of the Scandinavian Ice Sheet have generated several glacitectonically deformed structures in the southwestern Baltic Sea area. One example is the 100 km2 large Jasmund Glacitectonic Complex (JGC), which was formed proglacially and consists of two subparallel-orientated sets of composite ridges that represent a northern and southern structural complex. The two-part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JGC suggests a formation by two ice advances, one approaching from NE and one from SE direction. So far, this divided structure has been assumed to have been formed by short-time ice-front oscillations during an MIS 2 ice advance. However, based on their recently published ice dynamic model for MIS 3 and the available age data from Jasmund, lüthgens et al. (2020) propose a chronological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JG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which two distinct ice advances during early and late MIS 3 formed the JGC. In order to test this novel stratigraphical model for the JGC formation, five OS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fluvial and lacustrine deposits at a key section near Glowe (NW Jasmund). The investigated succession is divided into pre-kinematic sediments, deposited before the glaci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post-kinematic sediments, deposited after the deforma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youngest dated pre-tectonic sediment has a burial age between ∼40 and 34 ka, which rules out a glacitectonic deformation during an early MIS 3 ice advance (∼60–50 ka). In addition, 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age data set, a development of the JGC during an early and late MIS 3 advance of the SIS must be rejected. Instead, our data confirm the genesis of the JGC during MIS 2.  相似文献   
99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measures (IM) and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OF) deformation demands is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PG), peak ground velocity (VPG), peak ground displacement (DPG), spectral acceleration at the first-mode period of vibration [As(T1)] and ratio of VPG to APG are used as IM parameters, and the corre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p.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by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es have shown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As(T1) or VPG and deformation demands.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As(T1) and VPG as IM on the dispersion of the mean value of deformation demands is also investigated for SDOF systems with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T=0.3 s, 1.0 s, 3.0 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5.
井间断层分析的研究,是油气储层地质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其中重要的控制作用。它是利用测井资料,以地层分层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井间断层分析的一种井间断层自动分析方法。动态波形匹配算法是本次研究采用的主要算法,它能够很好地建立井间地层之间的对比关系,通过曲线拟合、特征提取、匹配代价计算等步骤,自动绘制井间地层对比的路径图解。本文在对各种构造的路径图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正断层、逆断层、不整合、同沉积断层、犁式断层和地层尖灭等30种情况下的路径图模式,提出路径图模式及相关概念。在大港油田的实例分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DGZ-1多功能共振柱常规试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研制的多功能共振柱讕验机常规土类试验,发展此类仪器的试验可靠性分析理论,建立一套检验自身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傌技术,包括试验误差分析、试验定量考核、土工试验等多种技术手段。首先建立了共振柱仪动剪切模量误差、应叐误差和阻尼比误差的分析公式,得到了几种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试验误差影响程度的新认识。同时,通过若干已知动剪切模量且频率和土频率相接近的钢杆和铝杆试件的自振和共振试验,定量上验证该仪器常规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砂土和原状粘土常规试验,定性上检验土工试验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对新研制的多功能共振柱试验机的常规试验功能进行可靠性的自身检验,所有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和可靠的,结果符合现有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7.
在原有波动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波传播质点的运动和作用进行研究,提出了波传播的力学作用不仅有因形变产生的应力,还存在着另一种由速度决定的不同形式的力——“动作用力”.动作用力才是波传播的根本动力.由“动作用力"和形变应力确立波的动力学方程,由这个方程,又可确定质点的运动规律.质点在波传播中一般并不作弹性振动,质点沿一个方向运动进行能量传递后,只作微弱的回复运动.质点这种运动特点才符合能量守恒.质点这种运动特点决定不同的界面性状有不同形态的反射波.  相似文献   
998.
不同尺度地形的SH波频率域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地形是影响实际地震记录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计算已证明地形影响地震波的走时、能量、震相、波形等特征,同时地形也是产生尾波信号的重要原因.复杂且具有多尺度成分的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不仅与地震信号的频率有关,与其自身尺度成分也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关系. 本文利用局域离散波数法模拟计算了不同尺度地形SH波的频率响应,得到地形尺度与频率之间似共振的响应关系. 这一关系可以更好地解释复杂地形对不同频率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方式,同时可以指导数值模拟模型的构建,在关注的频率范围内合理取舍构造尺度成分,达到以最小的计算量得到最大的计算效益.  相似文献   
999.
逆断层地震近场地震动影响场和地表形变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了一个MW7.0级地震的简单的逆断层有限移动源破裂模型,计算了断层周围64个观测点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及峰值,简单讨论了近场地震动峰值、断层附近地表永久位移(或地表形变)的分布特点,并讨论了永久位移和地面运动速度大脉冲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断层附近三分量的永久位移(或地表形变)大小、方向和地震动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振动特性变异及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预应力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超载等原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出现了较强的振动。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闽江三桥全桥环境振动试验和正常运营条件下24小时的监测,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动力特性及其变异和振动舒适度,结果表明:在较为稳定的风和温湿度环境下,固有频率在一天内的最大变化为3.06%,模态阻尼比的最大变化为37.93%,舒适度的狄克曼指标降到“能忍受短时间振动”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