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3篇 |
免费 | 848篇 |
国内免费 | 13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87篇 |
大气科学 | 418篇 |
地球物理 | 1723篇 |
地质学 | 2215篇 |
海洋学 | 780篇 |
天文学 | 41篇 |
综合类 | 454篇 |
自然地理 | 6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66篇 |
2021年 | 203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260篇 |
2018年 | 226篇 |
2017年 | 237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317篇 |
2014年 | 318篇 |
2013年 | 307篇 |
2012年 | 365篇 |
2011年 | 378篇 |
2010年 | 351篇 |
2009年 | 380篇 |
2008年 | 322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363篇 |
2005年 | 293篇 |
2004年 | 320篇 |
2003年 | 241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128篇 |
1998年 | 114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导线覆冰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对导线覆冰等环境荷载反应敏感,容易发生动态倒塌破坏。目前对线路覆冰下输电塔的振动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线路覆冰下输电塔的动力特性规律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导线划分精度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线覆冰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线划分精度对输电塔振动影响较大;导线覆冰不仅影响输电塔振动频率,而且对输电塔振型也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输电塔横担的振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2.
43.
海洋沉积地质过程模拟:性质与问题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5):1-7
探讨了海洋沉积地质数值模拟的功能问题.地球科学研究以正演方法(以数值模拟为代表)和反演方法(以地层记录分析为代表)的结合为特征.数值模拟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具有获得过程和机理分析结果、形成工作假说、指导现场观测和采样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正反演交融中模型本身也得到了提高和完善.在海洋沉积地质领域,数值模拟在沉积物输运... 相似文献
44.
触地段(Touchdown zone, TDZ)是在役钢悬链线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 SCR)的关键部位,在复杂载荷作用下,极易形成损伤缺陷,其载荷寿命的评估是深海结构工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平台,运用损伤管道实体单元与土弹簧阻尼单元相互作用的模型模拟触地段损伤海底管道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计算考虑了管-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接触非线性。讨论了单一环向体积损伤位于触地段管道的不同位置时,触地段损伤管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特征点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管道所受内外压力以及管道提升端的竖向位移载荷会影响结构的自振频率;体积损伤部位的动力响应较完好部位更剧烈;体积损伤的位置和动力载荷频率对管道动力放大系数的影响很大;当动力载荷的激励频率越接近结构基频时,损伤管道的动力响应及动力放大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45.
46.
47.
海底地形变化是海洋动力变化的直接表征之一,强冲刷侵蚀岸段水深地形变化,主要是由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而形成的波浪扰动起海底表层物质成分,并由海流和风完成了对悬沙的运移所致.风暴潮引起海浪在海岸浅水处破碎,卷破波的水舌向下冲击时,在海底形成很大的旋涡,把泥沙掀动起来,在风流潮和的作用下,致使侵蚀冲刷快速的呈现,造成了水深地形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水深地形变化较大地段由于泥沙的自然盈亏影响较小,人为的因素改变了自然平衡发生变化是重要因素.而冲刷侵蚀岸段的水深地形变化与海洋动力紧密相关,因此,研究分析海洋动力与水深地形变化的成因,对海岸工程及其防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8.
徐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4)
提出由公用计算机系统支撑的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模型。以一个假想系统LASO(青岛海洋大学未来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为例。阐述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9.
We present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dynamic turbulence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measured by a new balloon-based system designed for detecting finer scale dynamic turbulence. The balloon-based system included a constant temperature anemometer(CTA) operating at a sampling rate of 2 k Hz at an ascent speed of 5 m s-1(corresponding to a vertical resolution of 2.5 mm), an 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 batteries, sensors for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 A/D converter, and others. The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to 24 km altitude over Bayannur City, Inner Mongolia Province. Results show the spatial intermittence of the turbulence layers, with clear boundaries between turbulent and nonturbulent region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dynamic turbulence spectrum down to the viscous sub-range has been obtained throughout the lower stratosphere over China. With that,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es of dynamic turbulence could be calculated with high precision. The profile of the dissipation rates varied from 7.37 × 10-7 to 4.23 W kg-1 and increased with altitude in the stratosphere.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