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32篇
  免费   10921篇
  国内免费   15201篇
测绘学   4312篇
大气科学   5690篇
地球物理   12301篇
地质学   42450篇
海洋学   6185篇
天文学   2346篇
综合类   4242篇
自然地理   8428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632篇
  2022年   1566篇
  2021年   1891篇
  2020年   1991篇
  2019年   2449篇
  2018年   1952篇
  2017年   2197篇
  2016年   2421篇
  2015年   2624篇
  2014年   3281篇
  2013年   3314篇
  2012年   3533篇
  2011年   3799篇
  2010年   3274篇
  2009年   3876篇
  2008年   3836篇
  2007年   4281篇
  2006年   4107篇
  2005年   3664篇
  2004年   3558篇
  2003年   3310篇
  2002年   2972篇
  2001年   2704篇
  2000年   2579篇
  1999年   2358篇
  1998年   2056篇
  1997年   1892篇
  1996年   1707篇
  1995年   1458篇
  1994年   1433篇
  1993年   1205篇
  1992年   950篇
  1991年   685篇
  1990年   569篇
  1989年   472篇
  1988年   346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27篇
  1974年   4篇
  1954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布锡 《天文学报》2005,46(3):322-330
月日潮汐摩擦和地球惯量矩变化是日长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本文中,利用最新的地球物理和古生物钟数据,对过去15亿年以来的月日潮汐摩擦、地球惯量矩变化和日长长期变化等作了数值对比研究.由此得到二个重要结论:一是仅利用地球的自转形变不能解释J2的变化,这说明地球的重力分异现象至今仍存在着;其二是在几亿年前的潮汐摩擦比现在大得多,若取潮汐耗散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时,理论结果与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回归年日数和朔望月日数数据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02.
103.
农业自然资源据其在农业利用过程中的地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成农业自然资源的环境,另一类为可资直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即狭义的农业自然资源)。陕西秦巴山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复合山体高峻庞大,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垂直分异明显。区内有:森林、草场、野生生物、林特产与农作物等多种农业自然资源。据此,提出了本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在太阳活动区的物理研究中,特别是在二维动力学光谱分析中,迫切需要相应活动区的磁图资料。本文介绍了在太阳光谱仪的入射狭缝后安装一种新型偏振器进行活动区二维磁场观测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获得日面上任一点的磁场强度,且可快速获得活动区的纵向场磁图。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多条谱线的同时观测,获得有关磁力线管结构等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于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6.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水平运动状态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应用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3年多期GPS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时段GPS点水平运动速率。通过分析发现:甘青块体可分为东部块体和西部块体,东、西部块体的运动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受2001年11月14日昆仑Ms8.1地震的影响,震后地壳运动状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7.
Geophysical data from Gerlache Strait, Croker Passage, Bismarck Strait and the adjacent continental shelf reveal streamlined subglacial bedforms that were produced at the bed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Ice Sheet (APIS)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orientation of these bedforms record the former drainage pattern and flow dynamics of an APIS outlet up‐flow, and feeding into, a palaeo‐ice stream in the Western Bransfield Basin.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ogether, they represent a single ice‐flow system that drained the APIS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The ice‐sheet outlet flowed north/northeastwards through Gerlache Strait and Croker Passage and converged with a second, more easterly ice‐flow tributary on the middle shelf to form the main palaeo‐ice stream. The dominance of drumlins with low elongation ratios suggests that ice‐sheet outlet draining through Gerlache Strait was comparatively slower than the main palaeo‐ice stream in the Western Bransfield Basin, although the low elongation ratios may also partly reflect the lack of sediment. Progressive elongation of drumlins further down‐flow indicates that the ice sheet accelerated through Croker Passage and the western tributary trough, and fed into the main zone of streaming flow in the Western Bransfield Basin. Topography would have exerted a strong control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laeo‐ice stream system but subglacial geology may also have been significant given the transition from crystalline bedrock to sedimentary strata on the inner–mid‐shelf. In the broader context, the APIS was drained by a number of major fast‐flowing outlets through cross‐shelf troughs to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8.
109.
随着河南区域化探扫面工作的结束,异常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异常评价程序及方法上作了一些探索,下面以桐柏县固庙—新集1:20万金银异常评价方法及效果为例,重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变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变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和亲硫铁族无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带的含矿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