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427篇
海洋学   7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accurate forecasting of tropical cyclones(TCs) is a challenging task.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dry-mass conserving(DMC) hydrostatic global spectral dynamical core on TC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DMC and total(moist) mass conserving(TMC) dynamical cores. The TC forecast performance was first evaluated considering 20 TCs in the West Pacific region observed during the 2020 typhoon season. The impacts of the DMC dynamical core on forecasts o...  相似文献   
82.
依据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输出的3 km高分辨率数据和站点降水记录分析了中国西北黑河流域降水的动力降尺度和统计—动力降尺度问题,检验了多种因子组合下多元线性回归(MLR)和贝叶斯模式平均(BMA)降尺度模型,评估了降尺度降水的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方差百分率及“负降水”偏差率等方面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动力降尺度降水相关系数最高,误差也最大,降水方差达到观测值的1.5~2倍;除相关系数外,统计—动力降尺度模型的几个统计特征均最优,纯统计模型次之。检验表明,仅用700 hPa位势高度场、经向风和比湿等构建的统计降尺度模型估计的站点降水相关系数较低,均方根误差也较大。当在统计降尺度模型中引入模式降水因子后站点降水的估计得到明显改善,其中MLR类模型的降水相关系数和方差百分率均明显高于BMA类模型,均方根误差二者相当,但前者“负降水”出现频次明显大于后者,“负降水”偏差主要出现在降水稀少的冬半年及黑河中、下游干旱或极端干旱区,上游出现频率较低,其中MLR类模型“负降水”出现频次明显高于BMA类模型,后者仅出现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包含模式降水因子的统计—动力降尺度模型能减少“负降水”出现...  相似文献   
83.
基于阿拉善荒漠中部的4个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样点建立的区域轮宽年表,探讨了霸王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阿拉善荒漠中部区域1902—2015年的干湿变化。结果表明:霸王的径向生长主要受到生长季及前期降水(当年4—7月和前一年10—12月降水)影响。年代际尺度上,区域年表共记录了1920s初—1930s初、1940s初以及1970s末—1980s末3个干旱时段和1900s末—1920s初、1930s、1960s中—1970s中以及1980s末—至今4个湿润时段。区域气候干湿变化以2~8、11、16~32a周期最为明显,在1970s末发生了周期性震荡。本研究所揭示的区域百余年来气候干湿变化波动状况,可为区域环境演变和荒漠化防治提供气候背景代用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4.
黄河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冲淤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滞后性是河流系统自动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河道演变的滞后响应机制,在考虑上游来水来沙和下游侵蚀基准面(潼关高程)共同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模拟河道汛期和非汛期冲淤过程的滞后响应模型,并采用黄河小北干流1960-2015年的冲淤资料进行参数率定(1960-2001年)和模型验证(2002-2015年)。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的冲淤过程。汛期和非汛期累计冲淤量的模拟效果优于单个冲淤量;累计冲淤量和单个冲淤量的模拟效果汛期要优于非汛期。三门峡水库修建后,1960-2015年间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的冲淤过程表现出时段差异。根据建立的滞后响应模型,本文分析了来水来沙和潼关高程对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各个特征时段冲淤的贡献率,汛期和非汛期的第一时段(1960-1970年,1960-1968年)主要受到潼关高程的影响,但是后续时段主要受到来水来沙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南极洲伊丽莎白公主地区50m 雪芯样品主要阴、阳离子浓度、通量和积累率关系的研究,揭示以下规律:1)南极洲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大气中各主要离子浓度足够大,足以使本地区冰雪中主要离子浓度不随积累率的变化而变化,即离子浓度不受积累率的影响。2)各主要离子干、湿沉积所占比重的计算结果表明,本地区离子沉积方式以湿沉积为主。另外,nssSO2-4 的研究结果表明火山爆发的中、短期气候效应在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86.
适用于大中尺度污染物输送模式的粒子干沉降参数化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二层”模式给出一个适用于污染物输送模式的粒子干沉降参数化方案,它比较详细地考虑了近地面层的气象条件,地表特性和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等。从计算值与观测值的比较来看,计算值的离散范围能涵盖所有的观测结果,因而从总体上看此参数化方案是合理的,能够描述粒子总污染物干沉降的主要物理过程及机制。    相似文献   
87.
水稻旱育抛秧生长发育的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分期播种田间试验资料,建立水稻旱育抛秧生长发育的动态模拟模型,包括叶面积发展,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等。重点探讨叶面积发展与温度的关系,光合作用简化算法,净光含量的求算,分配系数随发育期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88.
天津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试验中的模式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天津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实验中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构成及各模块的功能。在天津市空气污染预报实验期间, α中尺度气象模式对区域范围内的逐时风、温、湿及其降水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且模式的计算时间短; β中尺度气象模式在边界层内具有较高的垂直分辨率, 模拟结果合理, 其中计算与观测的风向差小于60o的概率达到643% , 计算与观测的风速比值接近于1; 预报的地面SO2、NOx和TSP浓度与同步监测值相比, 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模式对SO2和NOx的日平均浓度的预报效果较好, 预报准确率达640% , 而对TSP的预报则较差  相似文献   
89.
中国东部海域大气气溶胶入海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刘毅  周明煜 《海洋学报》1999,21(5):38-45
根据中国东部海域气溶胶浓度及分级采样资料,计算得出黄海、东海及日本以南海域沙尘气溶胶的代表元素铝(Al)每月干沉降通量分别为42.8、18.3、5.2mg/m2;其中各海域春季的干沉降通量均占全年干沉降通量的40%以上.相应每月总沉降通量分别为54.1、29.8、10.5mg/m2.渤海、黄海、东海及日本以南海域每年沙尘气溶胶总沉降通量分别为26.4、9.3、5.1、1.8g/m2.东海污染元素总沉降通量以春季最大,夏、秋季次之,冬季最小.日本以南海域锑(Sb)元素总沉降通量的季节分布为冬季最大,夏、秋季次之,秋季最小;硒(Se)元素总沉降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其他季节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90.
Current global warming projections suggest a possible increase in wildfire and drought, augmenting the need to understand how drought following wildfire affects the recovery of stream channels in relation to sediment dynamics. We investigated post‐wildfire geomorphic responses caused by storms during a prolonged drought following the 2013 Springs Fire in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using multi‐temporal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and detailed field measurements. After the fire, a dry‐season dry‐ravel sediment pulse contributed sand and small gravel to hillslope‐channel margins in Big Sycamore Creek and its tributaries. A small storm in WY 2014 generated sufficient flow to mobilize a portion of the sediment derived from the dry‐ravel pulse and deposited the fine sediment in the channel, totaling ~0.60 m3/m of volume per unit length of channel. The sediment deposit buried step‐pool habitat structure and reduced roughness by over 90%. These changes altered sediment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d material pres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storm; the ratio of available to critical shear stress (τoc) increased by five times. Storms during WY 2015 contributed additional fine sediment from tributaries and lower hillslopes and hyperconcentrated flow transported and deposited additional sediment in the channel. Together these sources delivered sediment on the order of six times that in 2014, further increasing τo/τc. These storms during multi‐year drought following wildfire transformed channel dynamics. The increased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persisted during the drought period characterized by the longer residence time of relatively fine‐grained post‐fire channel sedimentation. This contrasts with wetter years, when post‐fire sediment is transported from the fluvial system during the same season as the post‐fire sediment pulse. Results of this short‐term study highlight the complex and substantial effects of multi‐year drought on geomorphic responses following wildfire. These responses influence pool habitat that is critical to longer‐term post‐wildfire riparian ecosystem recovery.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