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503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128篇
地球物理   199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5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几种干旱评估指标在宁夏的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素艳  郑广芬  杨洁  李欣 《中国沙漠》2012,32(2):517-524
简要分析了几种干旱评估指标(Pa、K、SPI、PDSI和CI)与实况的等级差异;重点对比分析了Pa、K指数和SPI指数的干旱频率、干旱等级一致率、空漏评估率等与干旱实况的差异。结果表明,Pa、SPI指数和PDSI指数的评估效果接近;CI指数的评估效果与K指数接近。大部分年份Pa、K指数和SPI指数的等级较实况偏低,K指数更接近实际等级;大部分地区K指数较Pa和SPI指数反映的干旱频率高,K指数放大了干旱频率,尤其放大了中旱频率,Pa和SPI指数明显缩小了干旱频率;K指数的绝对一致率和相对一致率均高于Pa和SPI指数,大部分出现干旱的年份,K指数都能体现出来;Pa和SPI指数各等级的一致率差异不大。同时,K指数的空评估率较Pa和SPI指数高,漏评估率最低,其空、漏评估率之和最小,而且春旱小于其他3个季节的干旱。综合分析,K指数和CI综合干旱指数评估效果较好,但需进一步改进以适宜宁夏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明代固原地区干旱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延东  赵景波 《中国沙漠》2012,32(2):525-530
通过对明代固原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其干旱灾害等级化及成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原地区自1368年到1644年间的277 a中,共发生干旱灾害118次,平均每2.35 a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20次,占旱灾总数的16.9%;中度旱灾38次,占旱灾总数的32.3%;大旱灾42次,占旱灾总数的35.6%;特大旱灾18次,占旱灾总数的15.2%。该地区旱灾可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的1368-1424年和第3阶段的1505-1604年是旱灾的低发期;第2阶段的1425-1504年和第4阶段的1605-1644年是旱灾的高发期。该地区旱灾的季节性特征是单季旱占55.9%,其中夏旱所占比重最高,春旱、秋旱次之,冬旱较为稀少;季节性连旱占44.1%,其中春夏连旱和春夏秋3季连旱分别高达17.8%、15.3%。该地区明代处于气候的干冷期,年降水量减少是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固原地区具有指示该时代气候变化特征的5次干旱气候事件,分别是明代的1437-1442年、1481-1490年、1608-1617年、1627-1634年、1637-1641年。  相似文献   
993.
宁夏中南部地区干旱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国家最新发布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详细分析了宁夏中南部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日数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发现宁夏中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而与秋季干旱变化趋势基本相反。20世纪60年代至80、90年代,宁夏中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总体呈弱减轻趋势,而秋季干旱呈非常显著的加剧趋势,80、90年代秋季干旱强度较60年代增强了两倍多;进入21世纪以来,春、夏季干旱显著加剧,中部干旱带春、夏季干旱、南部山区夏季干旱强度较20世纪90年代平均增加了约1~2倍,而秋季干旱出现了明显减弱的新趋势。随着春、夏季干旱加剧,对农林牧业\,生态环境、人畜饮水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旱灾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大,应引起高度重视。最后提出了应对干旱加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利用MODIS/EVI数据分析干旱对西南地区植被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利用多年MODIS/EVI数据求取距平植被指数来反映干旱对西南地区植被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南地区植被受旱的时空格局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地区植被受干旱影响的范围很大,超过地区总面积的50%,植被受旱程度时空差异显著。这种显著的差异除了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影响外,还与不同植被类型对干旱的响应差异有很大关系。在西南地区三种主要的植被类型中,作物是最易受干旱影响的植被类型,草地次之,林地的抗旱能力最强。此外,植被干旱的空间分布与气象干旱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降水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干旱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证明与气象干旱指数相比,植被指数更能反映干旱的实际情况。但在使用植被指数衡量干旱影响时也要考虑到植被指数本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95.
青海夏季干旱特征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升  李林  刘彩红  时兴合  杨延华 《冰川冻土》2012,34(6):1433-1440
利用1961-2008年青海非干旱区(除柴达木盆地)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74个环流特征量、 海温资料、 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网格点资料以及500 hPa高度场遥相关, 对夏季干旱的变化趋势和干旱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61-2008年夏季青海省非干旱区、 东部农业区分别发生干旱15 a、 18 a, 发生干旱的年几率为31.3%、 37.5%; 东部农业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中轻度干旱发生几率大于特大、 重度干旱.夏季典型干旱年500 hPa欧亚中高纬度上空高度距平分布为正距平, 极涡偏弱; 非干旱年蒙古到青藏高原上由负距平控制, 极涡偏强, 偏向东半球, 印缅低压槽十分活跃.当夏季西大西洋型、 上年秋季欧亚纬向环流指数偏弱, 而4月西太平洋型偏强, 8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偏强, 夏季容易发生干旱; 反之, 当夏季西大西洋型、 上年秋季欧亚纬向环流指数偏强, 而4月西太平洋型偏弱, 8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偏弱, 则夏季不易发生夏季干旱. 1961-2008年模拟方程的准确率为83.3%, 2009-2010年预测结果与实况接近, 趋势预测准确.  相似文献   
996.
新疆阿勒泰地区积雪变化特征及其对冻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依据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台站观测的1961-2011年最大积雪深度、 积雪日数资料与安装在库威水文站的雪特性站观测的积雪密度资料, 讨论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积雪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阿勒泰地区近50 a来最大积雪深度变化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 且西部最大积雪深增加趋势大于东部. 积雪日数变化较为复杂, 在空间分布上有差异, 位于最东面的富蕴和青河50 a来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 其余各站均为增加趋势, 且东部历年平均积雪日数略高于西部, 积雪日数的增加趋势比最大积雪深度增长得平缓. 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阿勒泰额尔齐斯河上游库威水文站架设的雪特性站观测资料表明, 在额尔齐斯河源头高山区冬季积雪主要是空心化的密实化过程, 升华可能是其主要的物质损失过程, 引起升华的主要气象要素是气温、 风速和水汽压. 各站月最大冻结深度与海拔关系较为密切, 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大. 积雪20 cm厚是积雪对下伏土壤冻结影响的一个界限, 积雪厚度超过20 cm就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积雪超过40 cm时, 气温变化对下伏土壤冻结的影响保持稳定, 冻结深度也达到稳定值; 但当积雪厚度超过70 cm之后, 冻结深度会再次发生变化, 可能是由于地温从下向上的影响或地温不能与气温交换而产生的又一次变化.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68个气象站降水资料,选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分析了该地区最近40年(1971—2010年)的月、季、年干旱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进行了干旱分区,并分析了全年及各季节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EOF分解第1、2、3特征向量分别反映了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干旱的一致变化、南-北反向分布和中部-南北反向分布的不同特点;年度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有明显的阶段性分布特点,在年代之间有重-轻-重-轻的变化趋势。2001年以来,年度和夏、秋、冬季干旱强度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春季干旱有增强趋势。陕北和关中地区的春季、夏季干旱变化趋势相反,秋季、冬季干旱变化趋势一致。地区平均每年出现干旱月3.8个,几乎每年都有干旱月出现,最多的一年可出现6—9个干旱月。  相似文献   
998.
宁夏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分析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构建宁夏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式,该模式综合考虑了干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4类风险影响因素,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宁夏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宁夏各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差异较大,风险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宁夏中南部山区的同心、海原、固原、西吉、彭阳等地,风险较低的区域集中在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南部泾源、隆德等地,这一结果与宁夏各地环境特点、经济投入、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李小亚  张勃 《中国沙漠》2013,33(6):1884-1890
选取甘肃河东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60—2011年的日降水资料,运用气候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反距离加权法和R/S方法,分析了甘肃河东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并预测了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河东地区近52年持续干旱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其余极端降水指标呈减少趋势,其中只有中雨日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各极端降水指标在河东季风区和河东高寒区存在明显差异;在河东季风区,中雨日数、R95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显著减少,而持续干旱日数显著增加;在河东高寒区持续降水日数显著减少。(2)空间分布上,除持续干旱日数大多数区域增加外,其余极端降水指标大部分区域减少,减少区域集中在河东中部和河东东南部。(3)极端降水指标主要以20年和5~8年的周期为主,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信号强弱不同\.(4)中雨日数、持续干旱日数、R95极端降水量、降水强度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趋势性突变,持续降水日数和最大5天降水量在80年代转折性突变。(5)除中雨日数、持续降水日数在河东高寒区未来发展不稳定外,其它各指标在各区域未来表现出持续性,与过去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Based on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data covering the period 1961-2005,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hanging in mean annual and monthly high temperature days(HTDs)and the mean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MDMT)during annual and monthly HTDs in East Chin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annual HTDs were 15.1 and the MDMT during annual HTDs was 36.3℃in the past 45 years.Both the mean annual HTDs and the MDMT during annual HTDs were negative anomaly in the1980s and positive anomaly in the other periods of time,oscillating with a cycle of about 12-15 years.The mean annual HTDs were more in the southern part,but les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East China.The MDMT during annual HTDs was higher in Zhejiang,Anhui and Jiangxi province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of East China.The high temperature process(HTP) was more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but less in northeastern part of East China.Both the HTDs and the numbers of HTP were at most in July,and the MDMT during monthly HTDs was also the highest in July.In the first 5 years of the 21st century,the mean annual HTDs and the MDMT during annual HTDs increased at most of the stations,both the mean monthly HTDs and the MDMT during monthly HTDs were positive anomalies from April to October,the number of each type of HTP generally was at most and the MDMT in each type of HTP was also the high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