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79篇 |
免费 | 5226篇 |
国内免费 | 69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37篇 |
大气科学 | 2589篇 |
地球物理 | 6164篇 |
地质学 | 18425篇 |
海洋学 | 3895篇 |
天文学 | 234篇 |
综合类 | 2009篇 |
自然地理 | 44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7篇 |
2023年 | 599篇 |
2022年 | 1024篇 |
2021年 | 1370篇 |
2020年 | 1322篇 |
2019年 | 1519篇 |
2018年 | 1240篇 |
2017年 | 1359篇 |
2016年 | 1362篇 |
2015年 | 1483篇 |
2014年 | 1826篇 |
2013年 | 1925篇 |
2012年 | 1833篇 |
2011年 | 1916篇 |
2010年 | 1672篇 |
2009年 | 1679篇 |
2008年 | 1734篇 |
2007年 | 1778篇 |
2006年 | 1804篇 |
2005年 | 1523篇 |
2004年 | 1400篇 |
2003年 | 1233篇 |
2002年 | 1113篇 |
2001年 | 985篇 |
2000年 | 856篇 |
1999年 | 730篇 |
1998年 | 667篇 |
1997年 | 590篇 |
1996年 | 493篇 |
1995年 | 442篇 |
1994年 | 405篇 |
1993年 | 315篇 |
1992年 | 277篇 |
1991年 | 183篇 |
1990年 | 124篇 |
1989年 | 121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63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12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从建造和改造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晚石炭世珍子山组的发育特征,分析了与赋煤有关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珍子山组含煤段沉积厚度比较稳定,含煤性较好,受后期构造破坏较轻,是较好的赋煤区。该研究为密山地区进一步找煤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62.
铜山—石砀山铜钼矿位于江苏宁镇山脉中段龙潭—仓头背斜南翼,矿体主体受接触带构造控制。以往地质工作缺少深部研究,对物化探异常再解释工作不够,物探方法找矿专属性研究不细致,综合研究程度较浅。综合分析铜山—石砀山地区地质、物性资料,采用1∶2 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等物探技术,圈定地磁异常8个(C1—C8),推断由2个磁性地质体、8个矽卡岩体引起。择优对C2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认为该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低阻过渡带部位的磁异常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即该区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部位具有含铜钼磁铁矿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对比分析研究区及周边找矿信息,认为铜山—石砀山地区找矿深部有潜力,外围有远景。 相似文献
63.
64.
呼伦贝尔地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伦贝尔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天然草原和畜牧基地, 随着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土地荒漠化现象加重。笔者应用RS和GIS技术, 以1970 年MSS、2000 年ETM和 2007年CBERS数据为数据源, 主要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 并辅助野外调查验证, 获得三期解译数据, 并利用空间分析、网格剖分方法, 对呼伦贝尔地区荒漠化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近40年来, 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不断增加, 1970 年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08.76 km2 , 2000年为7 539.52 km2 , 2007年增加到7 852.12 km2 , 共增加面积443.36 km2。1970-2000年间, 沙漠化减轻、盐碱化加重的面积为134.09 km2 , 沙漠化加重、盐碱化减轻的面积为53.35 km2 ; 2000- 2007年间, 沙漠化减轻、盐碱化加重的面积为41.71 km2 , 沙漠化加重、盐碱化减轻的面积为172.8 km2。 相似文献
65.
北极海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NASA的海冰密集度资料(时间为1978年10月~2002年9月,分辨率为1.0×0.25),计算并分析了1978~2002年的北极海冰面积、范围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含芘氨基酸衍生物-L-[4-(1-芘基)]丁酰基苯丙氨酸(缩写为PLT),通过对PLT与离子结合前后其二聚体/单体荧光发射峰强度比的检测表明该衍生物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d^2+和Pb^2+表现出了极强的识别性能,而对水中所存在的其它离子则具有完全不同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7.
The Rajmahal Trap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Panagarh area, West Bengal, during the exploration for coal resources. A Gondwana succession was found beneath the traps, consisting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Intratrappean Rajmahal Formation, the Early Triassic Panchet Formation and the Late Permian coal-bearing Raniganj Formation. The present palynological study was aimed at confirming the age of the Panchet Formation. As a result of this stud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Jurassic sediments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Panchet Formation. The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the Panchet Formation, defined on a lithological basis, is a time-transgressive unit extending from the Early Triassic to the Late Jurassic, with a phase of non-deposition between the Middle Triassic and Middle Jurassic. 相似文献
68.
ABSTRACT The Ganjiang River is the largest tributary of Poyang Lake in China, and its hydrological regime variation greatly affects th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ake. In this study, a novel trend analysis method, the Moving Average over Shifting Horizon (MASH),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 and intra-annual trends of flow and water level from 1976 to 2016 at the Xiajiang and the Waizhou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Ganjiang River. The Significant Change Rate Method (SCRM)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MASH averaging parameters. The trend analysis results show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water level series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flow and water level have changed greatly at the Waizhou station. The sediment load reduction, large-scale sand mining and water level decrease of Poyang Lake are identified as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water level decrease. 相似文献
69.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利山金矿床的各项地质特征,并重点就控矿构造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认为NWW向断裂带严格控制了所有金矿体的产出。NNE、NNW向断裂与NWW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了富矿段的产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这对该地区的找矿评价和开发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中的地下水系统,对维系其浅表水分、热量、盐分均衡以及地表的生态平衡、土壤的资源属性和局部地域气候相对稳定性具有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饱和带水、包气带水(土壤水)、近地表大汽水和植物体内水("四水")之间的垂直循环来实现的.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地下水与地表植被类型间对应关系的统计分析,较少涉及水分运移的机制;而以水分垂直循环的动力学机制为研究对象的SPAC系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则对地下水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存在着尺度转换的困难,更为完整的应该是GSPAC系统(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生态效应的研究需要开展以下的工作:"四水"垂直循环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研究,尤其是饱水带-包气带界面水、汽、热转化过程的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的研究,它不仅是实现水分垂直循环研究的最终目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中间环节,更是将"四水"垂直循环这一微观水文循环过程与区域水文循环过程相结合,实现尺度转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