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6篇
  免费   898篇
  国内免费   2570篇
测绘学   229篇
大气科学   506篇
地球物理   1649篇
地质学   4173篇
海洋学   61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14篇
自然地理   29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1.
Soil water repellency has been conventionally considered as a fire‐induced effect, bu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natural background repellency occurs in many soil types, and many of them have suggested that water repellency can be re‐established over time after being destroyed. An experimental fire was conducted to study changes of the soil surface during the first 18 months following intense burning.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o investigate in situ water repellency changes at three soil depths (0, 2 and 4 cm) immediately after burning; (2) to evaluate the medium‐term evolution of water repellenc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nd (3) to outline the main hydr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se changes. Also, different water repellency tests (water drop penetration time, ethanol percentage test (EPT) and contact angle (CA) between water drops and the soil surface) were carried out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oil water repellency was partly destroyed after intense burning. Changes were relatively strong at the soil surface, but diminished progressively with depth. Levels of water repellency were practically re‐established 18 months after burning. This suggests that water repellency in the studied area is not necessarily a consequence of fire, but can instead be a natural attribute. Finally, although limited in time, destruction of soil water repellency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runoff flow generation and soil loss rates, and, indirectly, for water quality.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12.
本文介绍了商品性钨矿样品的溶矿、染色试验方法和理论原理。该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地取得钨矿体积的百分数,较精确地计算WO_3的百分含量,满足钨矿商品性指标的要求。经检验证实,方法具有实用性,可以把住钨矿收购的质量关,并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13.
本文用一个工程实例说明正确运用数值模拟,可代替现行水文地质勘探阶段的开采性抽水试验,从而可节省资金和缩短勘探及建设工期。文中强调。务使所用数学模型尽可能地逼近和反映水源地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原型。否则,模型易失真,必导致资源评价的失败。  相似文献   
314.
冻土的蠕变及蠕变强度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马巍  吴紫汪 《冰川冻土》1994,16(2):113-118
基于试验,本本讨论分析了冻土三轴蠕变规律及温度和围压对冻土蠕变强度的影响,给出了土蠕变及蠕变强度随时间降低的方程式,进而提出了冻土蠕变强度的物型屈服准则。通过改变参数可将冻土的瞬时强度准则与冻土的瞬时强度准则与冻土的蠕变强度准则统一为同一个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315.
316.
本文通过改变云峰井孔径试验,探讨了提高地下水观测井映震能力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317.
双剪试验的结果表明,岩石摩擦滑动过程中的AE b 值动态曲线可归纳为锯齿状和台柱状两类,分别对应于不规则粘滑和规则粘滑.滑动瞬间滑面上摩擦系数变化△μ的分布决定岩石的滑动方式,不均匀分布易发生不规则粘滑.均匀分布易引起规则粘滑;破裂和滑动是摩擦滑动过程中的两类AE 机制,两类AE 的能量分别与破裂面面积及△μ成正比.研究结果提示,平直光滑的地震断层可能显示出特征地震的发震特点.  相似文献   
318.
尹训钢  吴祥定 《地理学报》1993,48(2):177-185
采用CEOF(复经验正交函数)对黄河中下游地区15个代表站点近500年来的旱涝等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历史时期本地区的旱涝分布特点可用三种分布型表征:平均型、东西反相型和南北反相型,对上述三种旱涝分布型的时间振幅,应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检验,可以发现平均型和东西反相型近500年来发生旱涝突变,而南北反相型则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19.
对于精密重力网,如何确定各类观测值的权,如何剔除相对重力仪过多的参数,是目前尚未解决好的两个问题。本文讨论了利用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各类观测值的权,利用几种假设检验选择附加参数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经过计算和比较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0.
海冰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军  隋吉学 《冰川冻土》1990,12(3):243-2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