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113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7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对永城煤电集团供电系统中存在的主要谐波情况,翔实分析了其所造成的附加损耗和经济损失。针对永城煤电集团用电负荷造成的谐波现状及现有的固定LC滤波装置的特点,经综合分析最后确定选用TCR型静止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与两矿现有的LC滤波装置并联,组成TCR+FC结构。从技术、经济两方面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
张攀华 《湖南地质》1993,12(2):70-74,79
“六五”和“七五”期间,新疆地矿局强化了地质找矿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了地质科技在找矿中的先导作用,争取到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取得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他们既找矿又开矿,以找矿促开发,走找矿与开矿结合的道路,实行探、采、工、贸一体化,创造了搞活地勘单位,振兴地方经济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3.
地勘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企业 ,其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从地勘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 ,阐述了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研究意义 ,在借鉴国外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朔黄铁路与沿线地带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朔黄铁路的功能及其对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旅游业、工农业和城镇发展的影响,提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5.
Wilfried Heller 《GeoJournal》1998,46(3):199-205
This study evaluates some aspects of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Romania with reference to the views of representative organisations (at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s) and other experts. Interviews conducted in ten communes of nine Romanian counties (‘judete’) focus attention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ystem change experienced since 1989;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for future socio-economic change; and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perspectives for development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Wherever appropriate the claims of interviewees are substantiated through reference to statistics, drawn in many cases from Chambers of Commerce & Industry (CCI). Local level representatives presented much more negative views on recent change than their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 counterparts, but all agreed on the crucial problem of capital shortage. Thus while specific programmes to assist rural areas are justified, they cannot fully succeed until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able to grow more rapidly and attract greater foreign investmen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86.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开发用地失控的原因,从体制方面讲,乃是由于规制手段不够健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城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等问题所致;从微观经济层面而言,还在于农民缺乏保护农地的经济诱因、农地转向开发用地收益更高、相关利益集团的势力影响等因素在起作用,故而农地流转成开发用地不可避免。所以应当借鉴海外土地发展权制度,在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内落实土地发展权的补偿机制,对开发用地实行有效的管制。具体来说,应当从法律上明确土地发展权的地位,将农地保护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协调起来,推行土地使用管制,建立完善土地发展权交易机制,同时有效控制农地流转为开发用地的隐性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87.
中国第三次"资源环境经济论坛"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第三次“资源环境经济论坛”研讨的问题包括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化、新形势下的城乡关系、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培养、中国能源战略的选择、防灾减灾制度和大气环境的治理等。  相似文献   
88.
基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首先对中国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对比,再结合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历年纵向分析,旨在为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云南省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上均处于相对落后地位;2)云南省第二产业结构优势不明显,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优势,但同西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3)云南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优势未能很好的转化为竞争力优势;4)云南省应根据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抓住机遇、制定对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9.
新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避免"三农四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在建设中的新郑煤矿区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基础,提出了目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建煤矿区在初期可按"煤-电-建"的模式发展,中后期可按"煤化工"的模式发展,并在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和绿色社区体系四大循环体系,为其他新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the role of cultural policy in a newly industrialised economy, which is at the same time a state with a short history and only nascent beginnings in nation-building and efforts to construct a distinctive cultural identity. Using Singapore as the site of analyses,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agendas behind cult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I illustrate the hegemony of the economic, supported by the ideology and language of pragmatism and globalisation. At the same time, I explore the reception of and attempts to negotiate (and at times, contest) state policies by “cultural practitioners” – artists, dancers, playwrights, actors, directors and so forth, illustrating the disjuncture between state policies and practitioners' ideals. This may be cast as a conflict between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s envisaged by the practitioners as oppos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s embodied in the state’s cultural economic poli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