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0篇
  免费   1430篇
  国内免费   2053篇
测绘学   482篇
大气科学   1631篇
地球物理   1882篇
地质学   3660篇
海洋学   2100篇
天文学   131篇
综合类   612篇
自然地理   196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考虑底摩擦的波浪折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考虑底摩擦的折射模式计算了浅水中波高和波向分布。作为一个例子,根据不同的摩擦系数和不同的边界条件计算了一种简单海底地形的折射系数、衰减系数和折射角,所得结果与不考虑底摩擦的折射模式结果进行比较,发展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表明在浅水中底摩擦对波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2.
In this paper, the calculating charts and formulae about wave pressure on the breast wall are derived with seven parameters 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model study. The ver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charts agree with the example, and are adopted in the Specifications of Fishery Harbours Breakwater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s.  相似文献   
63.
Zooplankton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is evident on the mixed isothermal side of the western Irish Sea frontal system but is often influenced by large tides and persistent geostrophic currents. On the stratified side of the front, temperature acts as a controlling factor with most of the zooplankton occurring above the thermocline and carrying out pronounced vertical migration when chlorophyll a levels are low and diffuse. At higher chlorophyll levels, when discrete chlorophyll a maxima form, zooplankton vertical movement may be greatly modifi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pecies and stages concentrating within these maxima at all times of the diel light cycle.  相似文献   
64.
65.
A new metho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hromophoric colloidal organic matter in seawater has been applied to samples from the Baltic Sea, Kattegatt and Skagerrak seas. Size fractionation of the sample by Flow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fluorescent and UV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the individual size fractions result in a relative molar mass distribution (RMM)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The RMM distributions have been used to estimate number and weight average relative molar masses, and polydispersity indices. At least two sources of coloured organic matter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ratio of fluorescence to UV: the Baltic surface water and the Skagerrak deep water. The dominating processes were mixing and dilution, but processes such as photo bleaching of fluorescence are also believed to be important. The RMM distribution derived from UV detection (1150–1300 Dalt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while that derived for fluorescence (1500–1250 Dalt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The specific UV absorbance taken as a proxy of the aromaticity of the chromophoric organic material showed decreasing trend with both increasing salinity and increasing UV derived weight average relative molar mass. Increasing polydispersity of the colloidal material was also observed as a function of salinity.  相似文献   
66.
透空式水平板波浪上托力分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对波浪上托力沿板宽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对于透空式平板结构,发生较大冲击压强或上托力的分布主要分为均布型和局部冲击型两类,由此得到压强分布的计算公式。大量试验资料表明,该公式与实验值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7.
对1999年9~10月采自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的19份表层海水样品的Ra同位素分析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水中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分别介于0.67~0.92、0.08~0.30Bq/m^3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74、0.11Bq/m^3.^226Ra/^228Ra)A.R.活度比的变化范围为0.11~0.44,平均值为0.19.上述数值明显低于近岸海域水体的相应值,表现为典型的开阔大洋水的特征.从空间分布的特征看,研究海域Ra同位素含量与^226Ra/^228Ra)A.R.值均呈均匀分布态势.将本研究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本研究获得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比20世纪60~80年代得到的数据来得低,可能与水体层化作用加强导致的Ra补充量的减少以及生物生产力升高导致的Ra迁出量的增加有关.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表层水中Ra同位素的时间变化与文献报道的该海域叶绿素a、硅酸盐、磷酸盐含量与初级生产力的历史变化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68.
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半岛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交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其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焦点。从区域动力学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印支地块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印支半岛早期的逃逸挤出构造和晚期的挤压-伸展构造系统影响(或控制),在此动力学驱动机制下,莺歌海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左旋走滑-伸展裂陷阶段、中下地壳韧性伸展-热沉降阶段和加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69.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当前针对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秘鲁海域,针对赤道海域茎柔鱼特定种群小型群体资源分布及其渔场环境特征研究较少。根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茎柔鱼生物学数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生产和环境数据,运用胴长-体重关系拟合、地统计插值、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其资源分布及渔场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胴长范围为136~407 mm,体重范围为117~1557 g;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各月渔获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月渔获量最高;CPUE曲线除2月增加外,总体呈下降趋势;渔场集中分布于0°~3°S、105°W~114°W海域,不同月份渔场重心经向变化明显;渔场最适SST范围是24.5~25.5 °C,最适Chl-a范围是0.16~0.20 mg/m3,月份是影响茎柔鱼CPUE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该海域茎柔鱼渔获主要为小型群体;小型群体生长发育期(2–3月)对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生长发育期前茎柔鱼集群度高,生长发育期后逐渐分散活动;单一影响因子与茎柔鱼CPUE相关性不显著,综合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及其交互影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0.
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对不同季节千岛湖蚤状潘的垂直分布情况以及昼夜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蚤状潘在千岛湖分布广泛,春季和夏季蚤状潘主要分布在15-25m水层,而在秋冬季分布相对均匀,从表层到60m水深都有分布;比较了蚤状漫在不同季节的迁移现象,春季和秋季蚤状潘为夜间迁移模式,而在夏季和冬季虽然都存在迁移现象,但不同于常见的三种迁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