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7篇 |
免费 | 413篇 |
国内免费 | 5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8篇 |
大气科学 | 205篇 |
地球物理 | 900篇 |
地质学 | 1231篇 |
海洋学 | 295篇 |
天文学 | 78篇 |
综合类 | 108篇 |
自然地理 | 2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141篇 |
2011年 | 164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57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74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d a new approach for linking event sediment sources to downstream sediment transport in a watershed in central New York.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a new concept of spatial scale, sub‐watershed area (SWA), defined as a sub‐watershed within which all eroded soils are transported out without deposition during a hydrological event. Using (rainfall) event data collected between July and November, 2007 from several SWAs of the studied watershed, we developed an empirical equation that has one independent variable, mean SWA slope. This equation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event‐averaged unit soil erosion rate, QS/A, (in kg/km2/hr) for all SWAs in the studied watershed and calculate event‐averaged gross erosion Eea (in kg/hr). The event gross erosion Et (in kilograms) was subsequently computed as the product of Eea and the mean event duration, T (in hours) determined using event hydrographs at the outlet of the studied watershed. Next, we developed two linear sediment rating curves (SRCs) for small and big events based on the event data obtained at the watershed outlet. These SRCs, together with T, allowed us to determine event sediment yield SYe (in kilograms) for all event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By comparing Et with SYe, developing empirical equations (i) between Et and SYe and (ii) for event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respectively, we revealed the event dynamic processes connecting sediment sources and downstream sediment transport. During small events, sediment transport in streams was at capacity and dominated by the deposition process, whereas during big events, it was below capacity and controlled by the erosion process. The key of applying this approach to other watersheds is establishing their empirical equations for QS/A and appropriately determining their numbers of SWA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2.
目前瑞雷波多阶模式频散曲线反演中仅考虑数据的拟合,缺乏对模型的约束,不能很好地刻画地层间断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研究了瑞雷波多阶模式频散曲线稀疏正则化反演方法.正演模拟基于广义反射-透射系数法,数值计算上采用一种快速求根方法,与二等分方法相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收敛效果;反演建模时采用L1范数正则化方法对模型进行稀疏性刻画,使反演结果更加符合地质实际;在反问题的数值实现上,针对稀疏正则化模型提出一种隐式迭代正则化算法,其迭代算子具有非膨胀特性,可以收敛到极小化问题的解.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反演方案具有计算效率高,模型"逐块"光滑的特性刻画好,对非高斯噪声鲁棒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3.
膨胀土是一种典型的问题性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体积收缩变形,引发各种工
程地质问题。为了研究膨胀土的干缩变形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干燥试验,测定了膨胀土的收缩特征曲线,重点分析
了初始含水率和干密度对干缩变形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水泥固化抑制膨胀土干缩变形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
明:(1) 膨胀土的干缩变形过程存在三个典型阶段:正常收缩、残余收缩和零收缩;(2) 初始含水率越高,试样蒸发速
率越快,且干缩变形完全后试样孔隙比越小而最终收缩应变越大,干缩变形越明显;(3) 初始干密度越大,试样蒸发速
率和最终体积收缩应变越小,提高初始干密度对试样干缩变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 在膨胀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能
显著降低试样的体积收缩应变,对干缩变形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5) 膨胀土的干缩变形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并
且与初始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4.
为了选择适用于复杂连续弯道的二次流修正方法,选取了线性方法中两种典型的计算模式,通过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二维浅水动量方程中增加扩散应力项开发了考虑二次流影响的平面二维水流模型。基于不同复杂度的4个连续弯道试验的水位和流速分布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对比定量评估了传统二维模型和两种二次流修正方法在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Delft3D模型的二次流修正方法自由度较高,适用于不同复杂度的连续弯道水流模拟,而Lien模型二次流修正方法适用于微弯或中弯,应用于中弯时需要慎重选用,不适用于急弯连续弯道模拟。两种方法比较,建议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优选Delft3D模型的二次流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75.
裂隙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通常含许多不同尺度的裂隙,因而力学性质非常复杂。由于现场测试及常规实验室试验常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因而其不能准确反映岩体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二维情况下的完整岩体和含不同倾角的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单轴和双轴压缩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岩体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该类曲线能反映裂隙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对于指导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意义,并且为获取岩体力学参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根据陡坡段桥梁基桩承载特性,提出了一种可考虑桩土非线性作用的基桩内力与位移分析有限杆单元方法。首先,基于单元划分结果,结合桩侧摩阻力和坡体侧向推力的分布规律,得到了相应的等效结点荷载向量表示方法;其次,在线弹性地基反力法的基础上,引入p-y曲线开展了桩周土抗力非线性分析,并结合桩身P-?效应(P为桩顶轴向荷载,?为桩顶水平位移)计算方法给出了单元刚度矩阵修正方法,进而提出了适用于基桩内力位移非线性分析的有限杆单元法并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最后,结合某工程实例,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值及已有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桩土非线性作用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当桩身具有自由段时,P-?效应对基桩内力位移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7.
本文给出了吉尼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 ,推导出正态分布的吉尼系数渐进无偏估计 ,并以实例对比了传统的吉尼系数的算法——万分法与本文中提出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78.
地震面波产生的地震动转动分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弹性波动理论对地面转动分量,即瑞利(Rayleigh)波和乐夫(Love)波产生的转动分量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特别注意到面波的散射效应对转动分量的影响,并将这一特性引入到转动分量的求取中,使问题的解决更切合于实际,最后选取实际地震记录,利用得到的公式计算出地震面波产生的转动分量。 相似文献
79.
台风路径可视为二维平面上的一段曲线,根据两条台风路径曲线的相似离度可以判断其数值相似和形态相似的程度。由于直接应用台风基本资料进行相似离度计算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需要研究利用相似离度原理判断两条台风路径曲线相似程度的计算方法。按照设计的算法处理台风基本资料,可以确定两条台风路径曲线上的对应控制点,得到两条曲线对应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距离偏差的方向,最终只需在一个方向计算相似离度就能直接分析两条曲线的相似性。对相似台风进行检索的实例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能够从台风基本资料库中检索出与当前台风路径最相似的台风个例。 相似文献
80.
It has been known for many years that dispersivity increases with solute travel distance in a subsurface environment. The increase of dispersivity with solute travel distance results from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heterogeneous media and was identified in the literature as scale-dependent dispersion.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describing two-dimensional non-axisymmetrical solute transport in a radially convergent flow tracer test with scale-dependent dispersion. The power series technique coupling with the Laplace and finite Fourier cosine transform has been applied to yiel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two-dimensional, scale-dependent ad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 in cylindrical coordinates with variable-dependent coefficient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of the power series solution and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shows excellent agreement at different observation points and for various ranges of scale-related transport parameters of interest. The developed power series solution facilitates fast prediction of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at any observation poi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