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3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604篇
地球物理   937篇
地质学   952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444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建新  邢旭东 《岩矿测试》2007,26(4):339-342
讨论了在现时泥沙、水体、鱼类、藻类的含镉状态下洞庭湖的输入输出通量;并以其为例,在简要介绍马尔可夫链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湖泊生态系统中镉迁移转化的马尔可夫链数学模型,初步评价了当洞庭湖不断有镉加入、系统到达状态稳定时各种介质中的镉总量及镉的迁移转化趋势。  相似文献   
62.
罗利锐  刘志刚  闫怡冲 《岩土力学》2011,32(Z1):614-0618
总结了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分析了超前地质预报认识上的误区和各种探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概念,阐述了隧道所在地区地质分析技术、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技术、重大施工地质灾害临近警报技术包含的内容。系统的工作步骤为,利用地质分析技术结论以及地质复杂程度分级标准对探测区段的围岩进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的地质复杂程度,制定与其对应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方案,并注意现场工作中动态控制的应用。以厦门海底隧道F3风化深槽为例,对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内容及工作步骤进行了应用。提出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发展方向。研究旨在完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使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能真正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63.
以云南省安宁磷矿区为例,基于3S技术构建三维模型,在ArcGIS软件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隐患三维判识标志,圈定并量算出地质灾害隐患体及影响对象的范围,实地了解并验证地质灾害隐患信息的可靠程度,取得的成果为矿山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基础信息和决策支持,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张剑 《江苏地质》2008,32(1):64-6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是地质灾害管理的具体体现和实施过程,其基本任务是根据地质灾害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组织实施防治工程,保障取得预期的减灾成果。就镇江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目前现状,从规范文件、招标机构、管理工具、管理经验、干扰因素、风险评价、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粗浅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借以提高镇江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以便今后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5.
新疆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苟新华  郑玉洁  张玲 《新疆地质》2003,21(3):344-348
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相对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山区、沙漠盐碱地、戈壁占地面积大,分布广泛,植被稀疏,绿洲分布有限,生态地质环境脆弱,盆地及周围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山前平原。人类活动集中,工程建设引发的水资源失调拮竭,水质恶化,植被消减,土地荒漠化煤层自燃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威胁制约着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本从原生地质环境和次生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方面,论述区域地质环境状况,阐明地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灾害,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6.
李亮  潘蓉  骆鹏  路雨 《震灾防御技术》2021,16(2):398-403
我国是目前世界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三,是名副其实的核大国,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括核电厂在内的重大工程建设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御设计。日本311地震海啸引起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设计中增强了对超设计基准自然灾害的考虑。本文对核电厂防御自然灾害的必要性、核电厂设计中需考虑的自然灾害及国内外核电厂关于防御自然灾害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核电厂防御自然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传统的电视电话会议,由于空间地域差异或者专业知识的限制,使信息沟通不完整,表述复杂,给会商参与者造成沟通交流障碍.在此基础上,增加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使异地参会者实时协作完成各类专题地图制作,增强参会者对会商内容的快速理解,沟通更加便捷,提高会商质量.本文提出灾害应急会商中会议发起人——参会者模式的地图协同标绘应用...  相似文献   
68.
为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南地区未来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变化特征,研究挑选5个CMIP6模式和5个极端降水指数,结合地形因子、社会经济数据和耕地面积百分比,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西南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基准期(1995—2014年)评估、未来两个时期(2021—2040年,2041—2060年)3种情景(SSP1-2.6,SSP2-4.5,SSP5-8.5)下的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C-Earth3, EC-Earth3-Veg两个单模式对5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模拟效果较好,不等权重集合(UEWA-5)的效果整体优于等权重集合(EWA-5)。西南地区5个极端降水指数的高值区位于云南西部、广西东北部以及四川盆地西缘,社会脆弱性和辐射强迫越高,极端降水指数平均值和最大值越大; 从基准期到未来两个时期,5个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增大趋势。未来暴雨洪涝灾害的中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成都市、重庆中心和四川盆地西部、云南昆明市、广西中南部和桂林市等局部较发达地区; 未来两个时期SSP2-4.5情景下的中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最大; 从基准期到未来远期,中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将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69.
探索采煤地表沉陷的高新监测技术方法是推动采煤沉陷监测的重要工作,无人机载LiDAR采煤塌陷监测技术是无人机与LiDAR构建的一种新型低空三维空间测量技术。以宁东煤炭基地马莲台煤矿采煤沉陷区为例,采用无人机机载LiDAR监测技术获取了2017年4月及8月2期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数据三维建模和沉降信息提取,得到了地面沉陷情况的三维立体图,监测出了3处地面沉降区,并利用实测水准点和已有GPS自动监测站数据,对该技术监测地面沉降的精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机载LiDAR监测技术方法可满足采煤塌陷的立体监测需求,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未来可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风沙灾害是气象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影响范围大、季节性强、灾害损失大等特点,已成为中国北方沙区的生态灾难,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评估风沙灾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已有学者对中国风沙灾害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但对区域风沙灾害风险系统评估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建立系统的风沙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在综合分析近30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自然灾害评估方法,从风沙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内涵、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目前风沙灾害风险评估还存在理论不完善、评估模型不合理、孕灾环境指标量化不细致和指标体系繁杂、风险评估方法单一、指标分级和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强、社会经济数据不能空间化等问题。因此,未来在风沙灾害评估研究时需借鉴、引入和融合其他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技术方法,综合近年来在风沙物理学、风沙地貌学、防沙治沙工程学、沙漠化遥感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成果,建立多指标的综合风沙灾害评估模型,为预防区域风沙灾害、降低风沙灾害损失和保障"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