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4篇 |
免费 | 362篇 |
国内免费 | 4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6篇 |
大气科学 | 174篇 |
地球物理 | 433篇 |
地质学 | 1108篇 |
海洋学 | 205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103篇 |
自然地理 | 1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00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150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2003~2012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市场潜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面板工具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结论是:①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距日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动态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差距在逐渐减小;② 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分行业看,市场潜能仅对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对商务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③ 市场潜能有效地带动了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市场潜能没能有效地转化为真实需求。基于此,建议中国未来应提高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潜能,带动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提高非中心城市的本地化专业服务水平,以满足非中心城市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受距离限制不能从中心城市获得的专业化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22.
23.
24.
Animal husbandry and crop farming are specialized for development in separate area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Such a pattern of isolation has led to current concerns of rangeland and farming system degradation due to intensive land use. The crop-livestock integration, however, has been proven to increase food and feed productivity thorough niche complementarity, and is thereby especially effective for promoting ecosystem resilience. Regional synergy has emerged a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reconcile rangeland livestock with forage crop production. It moves beyond the specialized sectors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intensive agriculture to coordinate them through regional coupling. Therefore, crop-livestock integration (CLI) has been suggested as one of th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forage deficit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grazing systems. But it is imperative that CLI moves forward from the farm level to the regional scale, in order to secure regional synergism during agro-pastoral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key R & D program, Technology and Demonstration of Recovery and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Alpine Ecosystem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lpine grassland degradation by building up a grass-base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system that includes synergizing forage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functioning, reconci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forage production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achieving the win-win goals of curbing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chang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animal husbandry. It is imperative to call for regional synergy through integrating ecological functioning with ecosystem services, given the alarming threat of rangeland degrad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serie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 together with those published previously, provide a collection of rangeland ecology and management studies in an effort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use and management of the alpine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25.
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群的空间模式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原因,指出了城市群的现状特征,并对沿线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一种新型双缸互助折叠钻塔的设计思路及要点。双缸互助折叠钻塔是为履带立轴式塔机一体岩心钻机配置的一组部件。钻塔折叠后满足运输长度,展开后满足施工高度。用双缸互助,将塔的上段翻转180?,实现塔的展开或塔的折叠。打钻前的展开、插销、起塔、塔的滑移着地,进入打钻状态,打钻结束后,塔的拆销,折叠,滑移,收、落塔,全过程的动作均为全液压驱动。达到整机方便移孔、方便运输、减少劳动力及辅助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循环经济——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或“资源安全”问题,促使人们寻求资源集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本文根据生态学规律,指出按照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经济,是缓解中国资源压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阐释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资源利于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30日夜间和31日夜间鲁西北连续两天强降雨天气进行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产生在西风槽前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中,西风槽稳定少动,台风在东南沿海北上,副高加强北抬,为鲁西北连续两天的强降水提供了天气尺度背景。925hPa及以下的低层,来自于渤海的偏东气流和来自于华东沿海的东南气流同时向鲁西北强降水区输送水汽,低层比湿大,CAPE和K指数较高。第1次强降水产生在偏南气流的暖区中,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短。第2次强降水期间,低层有冷空气锲入,把暖湿气流抬升,前期为对流性降水,中后期转为稳定性降水,降水强度小,维持时间较长。850hPa及以下倒槽式切变线和中尺度低涡环流是造成强降水的中尺度影响系统,近地面层来自于渤海的东北气流与来自于东南沿海的东南暖湿气流形成中尺度涡旋,产生气旋式辐合上升,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对流云团在鲁西北形成长形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稳定少动,有明显的列车效应和后向传播特征。强降水具有较强的日变化,夜间发展增强,白天减弱。 相似文献
29.
1997年9月23日~10月8日,在甘肃省安西—敦煌地区用Y11B航空物探(电/磁)综合站和GPS导航定位进行了地下水勘查试生产工作。用均匀大地模型,结合已知的水文地质资料,初步圈定了淡水区、过渡类型水区、咸水区和苦水区及泉水湖。所推断的水质和土壤含盐量与大的水文地质单元和1:20万水文地质普查报告都吻合得很好,且细节更为清楚。对差异较大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