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17篇 |
免费 | 532篇 |
国内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84篇 |
大气科学 | 84篇 |
地球物理 | 693篇 |
地质学 | 723篇 |
海洋学 | 200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320篇 |
自然地理 | 2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147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183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306篇 |
2012年 | 282篇 |
2011年 | 253篇 |
2010年 | 189篇 |
2009年 | 233篇 |
2008年 | 297篇 |
2007年 | 303篇 |
2006年 | 279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225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昆仑山口西地震的球型自由振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 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地震仪对低频信号压制的特点, 在没有对资料去除固体潮影响的情况下, 提取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0S4~0S76地球球型自由振荡, 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与PREM预测的球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 该地震的地球自由振荡信息, 可用于地震震源机制研究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982.
提出建立城市三维演示系统的一套技术流程,并针对其中的主要环节提出了可行的优化解决方案。该流程从房产数据、国土数据和规划数据等基本数据出发,利用数据分层存储的特性抽取有关建筑物、道路、水系及地形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与实际采集的纹理数据结合起来,生成高分辨率城市三维演示数据。以此为基础建立城市三维演示模型。并利用VisualC 6.0和Open GL开发了三维演示模块。实现城市三维数据的逼真演示。在该流程的支持下,建立了扬州经济开发区三维演示系统,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3.
在地学信息图谱思想和数字带谱体系的基础上,阐明了垂直带谱数字识别的概念和方法.通过AML语言组合ArcGIS功能模块,实现了昆仑山北侧垂直带谱的数字识别,通过评价认为其成果能够适用于山系尺度的带谱研究;探讨了Matlab软件编程实现山体360°带谱数字识别的算法;进一步分析了垂直带研究中带谱界限自动识别的前景和挑战.在对两种程序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山体单侧、山体360°两种垂直带谱模式的构建技术.研究表明,带谱数字识别技术能够为山地垂直带谱的构建提供可行的支持,促进地学信息图谱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84.
985.
986.
关于构建矿山三维GIS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煤矿三维GIS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GIS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建立矿山三维GIS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7.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及其优点,该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实测地层剖面过程中,由于方位角、坡度角和坡长的测量存在误差,随着剖面的增长,误差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剖面终点有时偏离实际终点比较远;在有放射性矿产远景区测量剖面时,需要进行能谱测量,而在数字剖面系统中无法将能谱数据直接融入系统中;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地层厚度计算未考虑特殊剖面的岩层厚度计算问题,例如剖面由于地形、建筑物等影响,出现部分回测现象时,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回测部分地层厚度会重复累加;在数字地质罗盘中测量的产状需在平板机中进行数据转换,不能直接显示所测的产状,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数字地质罗盘的推广使用。文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野外和室内工作体会,对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应用给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988.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研制的《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格式》已制定完毕,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试用,即将发布实施,这是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探以及数字矿山界的一件大事,它将促进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通过研究与试用,阐述了对该标准的理解;给出其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实例,包括三维地质填图试点项目、矿产资源勘探项目;讨论了该标准的数据与数字矿山常用的DXF转换的必要性与具体实现方法。将该标准与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UGS)及开放地理信息联盟(OGC)制定的GeoSciML进行比较,指出Geo3DML是面向三维地质模型的表达,而GeoSciML以前的版本则侧重于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二维地质图件的地图服务与要素服务。最后对该标准的应用实施提出了8点建议:给Geo3DML以应用机会,将Geo3DML升级为国家标准,对Geo3DML补充一些细节,向相关行业宣传Geo3DML,在地质调查与矿山资源勘探项目中积极使用Geo3DML,将Geo3DML作为地质报告评审中三维地质模型的数据格式,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厂商积极支持Geo3DML,数字矿山软件与Geo3DML接轨。 相似文献
989.
阐述了一种基于脉宽和幅度双参数的新型核脉冲信号数字高斯成形模型的研究方法。以Sallen?Key滤波器(以下简称S?K滤波器)为基础,运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建立输入信号Vi 和输出信号Vo 之间的数学关系方程。方程解算过程中,引入脉宽和幅度双因子进行参数替代,并运用数值微分算法迭代得到一个核脉冲信号数字高斯成形的数值递推模型。通过标准指数衰减信号和实际核信号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也进行了成形参数的确定。最后,实测55 Fe核素标准谱线的结果显示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系统中应用数字高斯成形技术,提升了系统能量分辨率和计数通过率等性能指标,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0.
对黑龙江省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建立以来五大连池火山区域所发生的天然地震,挑选出其中定位精度较高的85个地震,利用观测的地震波走时反演地下介质速度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单层平均速度模型的五大连池火山区域走时表.试用结果表明,使用新走时表处理资料精度较J-B走时表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