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高山寒漠带水文、生态和气候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山寒漠带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的面积比率约为20%~30%,在高海拔山区面积分布广阔,是山区流域降水的高值区,下渗迅速,产流系数高,是山区流域的主要产流区。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地形陡峭、植被稀疏,是重要的水文功能区和极端寒区生态脆弱区,附生在其中的稀疏植被和低温微生物是高山生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也有指示意义,但国内相关研究很少。人类活动对高山寒漠生境植被的影响比低海拔区要小,因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气候变化效应比较监测的机会。提出高山寒漠带在我国冰冻圈水文、生态和气候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对相关进展进行初步总结,建议将高山寒漠带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气候和水文功能区,专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2.
在对毛乌素沙漠风积砂物理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击试验、压缩试验及三轴剪切试验,对毛乌素沙漠风积砂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漠风积砂击实特性与粉、黏性土有较大的差异,在干燥和最佳含水率状态下易于击实,击实曲线呈双峰形态;压缩试验表明毛乌素沙漠风积砂一般属于低压缩性土,其压缩特性与试样初始密度、含水率、荷载级别及加载条件有关;三轴剪切试验表明毛乌素沙漠风积砂抗剪强度指标受试样密度的影响较大,虽然含水率对抗剪强度指标有一定影响且具有一定规律性,但影响程度并不明显。本文相关成果为解决该区风积砂相关岩土工程问题和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3.
GPS在无控制区测定控制网起始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西部荒漠无国家控制点区应用GPS技术测定控制网起始点研究情况,并对所取得测量成果的可靠性,达到的水平及所获得的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4.
面波勘探及其在沙漠地区表层地质结构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反射波地震勘探中面波常被视为干扰波而加以去除 ,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有用地质信息 ;面波勘探在地形及地质条件复杂的沙漠地区浅层地质结构调查中独具优势。介绍了在新疆准噶尔沙漠地区应用面波勘探进行地层地质结构调查的技术方法及其成功实例。由于合理地选取了采集、处理参数 ,面波勘探深度超过 2 50 m,取得了满意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205.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里法市B城是一座新规划城市,位于中东海湾沙漠海滩区,由于经三系,第四系地导台含有大量的石膏等萨布哈(Subkha)蒸发盐岩类,大范围发育有大量地下溶洞,其埋藏深度一般为5 m-15m,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及工业区开发,在该区采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克服了地表接地电阻大和溶洞与围岩电性差异小的困难,查明了地下20m深度范围内地下溶洞分布情况,经阿方技术专家验证评价,该次勘查成果可靠,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06.
By the measurement of the wind directional indicator of the Cretaceous desert in Ordos Basin, the regularity of the paleo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s and pattern of the paleowind belts are reveal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esert was controlled by a planetary wind system. In the early stage, the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zone drifted south and northwards with short cycles, resulting in the alternation of westerlies and northeast trades; in the late stage, the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zone drifted southwards with a long cycle, placing the desert under the westerly belt and making the desert completely controlled by the westerly bel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leowind belts has provided the evidence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e for the pattern of the circulation before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207.
李并成 《地理科学》1999,19(3):211-215
干旱地区的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河流下游,沙漠化过程的途径主要有就地起沙、风蚀绿洲、流沙入侵、洪积物掩埋绿洲4种,前两者最重要。由于绿洲水资源的移动和重新分布而导致绿洲的转移过程,并不一定意味着绿洲的缩小或消失;只要大的气候环流形势和流域的总水量无大变化,则其绿洲总面积就不致发生大的改观,沙漠化土地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的。  相似文献   
208.
甘肃河西中部地区“87.6”罕见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7年6月10日20时至12日02时发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荒漠戈壁地区罕见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的分析表明,南支低槽发展东移,与之对应的地面冷锋侵入柴达木低涡,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东移,加之河西走廊低空东风气流的形成并输送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是造成河西大范围普降大-暴雨的主要天气尺度系统;而锋面移入,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展,是直接造成金昌市罕见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  相似文献   
209.
福建省古田小溪组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芬 《福建地质》1993,12(3):210-217
福建省古田小溪组下段含丰富的孢粉化石,其组合特征是以裸子植物花粉为主,蕨类植物孢子其次,被子植物花粉极少。主要成分有:Classopollis、Exesi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Jugella、Tricolpopollenites等。它和中国南方白垩纪孢粉组合序列中的Classo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Tricolpoppllenites带相当。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的巴列姆期。  相似文献   
210.
本文从沙漠的地形特征,岩土体及地下水分布特征探讨了沙漠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最后指出了勘察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