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7篇 |
免费 | 481篇 |
国内免费 | 4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2篇 |
大气科学 | 294篇 |
地球物理 | 795篇 |
地质学 | 1050篇 |
海洋学 | 427篇 |
天文学 | 67篇 |
综合类 | 277篇 |
自然地理 | 4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55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166篇 |
2013年 | 209篇 |
2012年 | 160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159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139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渭河盆地全新世隐伏构造活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水系线密度和面密度的量计和制图分析,揭示了渭河盆地全新世构造活动的特征,为查明厚层新生代松散沉积物覆盖下隐伏构造的全新世活动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2.
封育是推广范围最广的草地恢复措施之一. 为研究不同封育年限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碳密度变化, 对1 a、6 a和16 a不同封育年限样地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封育年限高寒草甸植被现存碳密度表现出封育16 a>封育1 a>封育6 a, 分别为1 522.57 gC·m-2、1 323.12 gC·m-2和1 148.17 gC·m-2, 但不同封育年限之间植被现存碳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 土壤碳密度垂直分布明显, 0~5 cm和5~1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较高, 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明显下降, 土壤容重上升;不同封育年限之间0~40 cm层次土壤碳密度和土壤容重差异性均不显著, 但仍可表现出土壤碳密度封育1 a>封育6 a>封育16 a, 分别为28 636.32 gC·m-2、26 570.92 gC·m-2和26 060.71 gC·m-2;同时, 土壤容重随封育时间延长而下降. 对7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率(NEE)监测来看, 封育1 a植被土壤碳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封育16 a(P<0.05);而排放率与封育16 a样地接近, 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03.
选取2006—2013年山东8次典型短时强降水(降水强度>20 mm·h-1)个例,并根据降水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分为4种类型,利用山东区域ADTD型闪电定位仪资料,统计各类短时强降水与地闪相关性;结合地闪频数、密度分析地闪与短时强降水的雨强、出现时间、空间分布等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各类强降水与不同范围地闪的相关性不同,与固定范围内地闪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其中负地闪占绝大多数,正闪比例小,负闪占比越大降水越强;站点周边30 km范围内地闪频数与降水相关性较好,低槽冷锋型强降水与地闪频数相关性最好,其次是低涡切变线型,黄淮气旋型短时强降水与地闪频数相关性差,热带气旋型强降水则与正闪相关性更好。2)地闪频数只对单次过程降水量变化有所指示,不能直接用来判别短时强降水,而地闪频数峰值对于短时强降水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其中后倾型低槽冷锋、西北涡、西南涡型短时强降水地闪频数峰值对于预报短时强降水指示意义较强,冷切变和暖切变型指示意义较小,前倾型低槽冷锋、黄淮气旋、热带气旋型无明显指示意义。3)高地闪密度与短时强降水落区对应较好,但短时强降水并不一定会出现在高地闪密度中心区域;大部分短时强降水极值站高地闪密度中心对应;对于后倾型低槽冷锋、暖切变、西南涡型短时强降水,5次·(10 km)-2·h-1可作为预报参考阈值。 相似文献
904.
905.
采用商河县2010年耕地地力评价有机质采样点的数据,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商河县土壤有机质的密度及储量,并按照土类统计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间的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差异。研究表明,商河县土壤有机碳密度范围为1.69~5.17kg/m2,平均3.44kg/m2;有机碳储量为0.26×1010kg。按乡镇统计,有机碳密度最大值为玉皇庙镇3.65kg/m2,最小值为郑陆镇3.15kg/m2,有机碳储量最大值玉皇庙镇3.47×108 kg,最小值张坊乡0.92×108 kg;按土壤类型统计,有机碳密度最大的为湿潮土3.46kg/m2,最小为风沙土3.29kg/m2,有机碳储量最大为潮土10.38×108 kg,最小为褐土化潮土1.34×108 kg。 相似文献
906.
A.F. Kholtygin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1997,255(1-2):513-514
The problem of the ne and Te fluctuations in the planetary nebulae (PN) in a view of the ISO data was investigated. The fluxes
in the OIII fine structure (FS) lines for a large sample of PNe were estimat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07.
908.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口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使用区域密度函数考察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趋势及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核心城市主导的向心集聚阶段,向90年代的多中心集聚与核心城市腹地扩散并存的阶段转变。而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即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城市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本研究建立动态VPM(Varying Parameter Model)模型,考察区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集聚与扩散主要受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9.
Li Chao 《Mathematical Geology》1998,30(6):675-693
A multidimensional version of the nonstationary minimum variance spectral estimator has been develop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is method has more resolution p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nonstationary spectral estimation methods based on periodogram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pectral estimation method to an irregularly sampled multidimensional nonstationary rainfall mode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other advantage of this spectral estimation method is that it does not require window selection. 相似文献
910.
K.A. Jayaraj P. Sheeba Josia Jacob C. Revichandran P.K. Arun K.S. Praseeda P.A. Nisha K.A. Rasheed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8,77(4):743-754
Surficial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west coast of India in July 2004, were examined for the grain size and soft-bottom macrobenthic fauna, to understand the sediment granulometry and its effect on the faunal distributi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using Smith-McIntyre Grab, from 20 to 200 m depth range, consisting of mid-shelf, outer shelf and slope. Fine-grained sediment located in the mid shelf and supported low faunal abundance. Polychaetes constituted the bulk of the fauna. Feeding guild changed with depth and sediment granulometry. Coexistence of deposit feeders and carnivores in outer shelf and deposit feeders and filter feeders in the slope region indicated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food resources. In general, richness and diversity were high in the southern region. Depth wise,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the 50–75 m depth range. Correlation and BIO-ENV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sediment texture, sediment sorting and depth were found to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macrobenthos. Hence, spatial variations observed in benthic community were presumably linked to the variations in sediment granulometry and the energy level conditions prevailing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