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5篇
  免费   1067篇
  国内免费   2070篇
测绘学   1073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2092篇
地质学   4909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831篇
自然地理   38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A suite of rocks from Borra Carbonate Granulite Complex (BCGC) in the Eastern Ghats granulite belt displays superposed structures and overprinted mineral assemblages that reveal multiple episodes of tectonothermal reworking of the complex under granulite facies condition. Five distinct episodes of deformation (D1, D2, D3, D4 and D5) and four phases of metamorphism (M1, M2, M3 and M4) are recorded. The signature of the earliest tectonothermal event, D1 is a gneissic foliation (S1) denned by segregation of peak granulite facies mineral assemblages corresponding to prograde M1 metamorphism. M2 metamorphic overprint represents an episode of near-isobaric cooling of the complex under a static condition. D2 represents an episode of ductile deformation manifested by isoclinal folding (F2) and associated extensional structures, within a broad framework of coaxial bulk deformation.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D2 took place subsequent to M2 - Subsequent deformation, D3, produced F3 folds and also deformations of boudins formed during D2. M3, which is synchronous with F3, represents a near isothermal decompression of the BCGC. This was followed by a weak structural readjustment (D4), producing E-W cross folds. The latter was not, however, associated with any recognizable petrological reworking. In the terminal events, deformation (D5) and mineral reactions (M4) were localized along narrow intersecting shear zones. The latter acted as channelways for carbonic and still later hydrous fluid infiltration. The available thermobarometric data from BCGC and other areas of the Eastern Ghats belt reveal that reworking during M2 and M3 ensued in a thermally perturbed regime. The high thermal regime might also have persisted during carbonic fluid infiltration related to terminal reworking (M4).  相似文献   
172.
熔体及其活动在造山带的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熔体活动发迹了地壳应力作用方式而诱发形成剪切带或断层;熔体活动调整块体间的位移而影响造山带的变形;  相似文献   
173.
由震源机制和地震波各向异性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吕庆田  许志琴 《地质论评》1997,43(4):337-346
本文据青藏高原天然地震震源参数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资料,讨论了高原岩圈不同圈层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174.
米山断裂是一多期变形断裂,早期以韧性变形为主,后期以脆性变形为主,断裂变形具有准对称性,西盘变形强度大于东盘。变形强度决定了断裂带的蚀变及矿化特点,蚀变的分带结构与断裂的不同矿化特征都与断裂的变形有关,因此米山断裂的生成与发展,对胶东东部的成岩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它控制了燕山早期花岗岩的侵入,韧性变形作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5.
昆仑山口西MS=8.1级地震的形变应变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GPS测点的位移速率,用弹性模型公式计算了地壳应变参数.应变参量的变化表明,震前在地震区附近以压应变为主,应变速率较大.位移速率矢量显示出震前的震中地区相对周围为活动性较弱的“稳定”地区.地壳的形变和应变揭示出孕震体在挤压状态下积累了较高的应变势能.8.1级地震的同时期由于地壳释放了巨大的应变能而应变速率变化显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所产生的应变达到4.5×10-6以上.发震断裂带的平均左旋走滑量是3.31m(89°E~96°E).  相似文献   
176.
腾冲火山区S波速度结构接收函数反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腾冲火山区临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俯冲的边界,火山活动与构造环境关系密切.采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的方法揭示了该区域的深部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腾冲火山区S波低速结构明显受到NE向大盈江断裂的影响,断裂的南部存在明显的S波低速构,断裂的北部低速结构不十分明显.火山区存在浅部的低速结构,低速结构与地震活动性存在对应关系.证实了低速结构是火山区热活动的直接因素, 并认为腾冲火山区存在再次活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7.
单新建  柳稼航  马超 《地震学报》2004,26(5):474-480
利用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获取的宏观震中区的同震形变场,结合对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野外考察等资料分析,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同震形变场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宏观震中位于库赛湖东北侧,宏观震中区发震断层可分为两个形变中心区域,其中西段长约42 km,东段长约48 km,整个发震断层主破裂段长90 km;由干涉形变条纹分布格局可清楚地判断出发震断层的左旋走滑特征;断层两盘变形特征不同,南盘变形程度明显大于北盘;宏观震中附近最大斜距向位移量为288.4 cm,最小斜距向位移量为224.0 cm,宏观震中发震断层最大左旋水平位错为738.1 cm,最小地面左旋水平位错为551.8 cm.   相似文献   
178.
华北地区700年来地壳应力场演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前地震断层相互作用问题已引起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一条断层的破裂可以影响附近其他断层趋于破裂的进程,两条断层间的确切作用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位置、破裂机制、错动量和介质力学性质。本研究给出了华北地区700年来由于长期构造加载及地震断层错动导致的累积库仑破裂应力变化(ACCFS)的演化过程。长期构造加载场由GPS观测得到的地壳平均应变率场给出。关于历史地震断层破裂参数的估算,根据的是华北地区有现代仪器记录的大震资料归算地震烈度与断层破裂长度、震级和地震矩的统计关系;根据地质调查得到的地震断层走向、倾角以及本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估计滑动角。考虑粘弹性成层介质地壳模型,计算长期构造加载和地震形变(同震及震后介质粘弹性驰豫变形)造成的累积应力场变化。将累积应力场变化投影到后续地震断层面和滑动方向上得到△CCFS,并研究其对后续地震发生的触发作用。对1303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49个M≥6.5地震研究结果表明:ACCFS对48个后续地震中的38个有触发作用,触发率达到79.2%。应用当今累积应力场变化于华北地区1303年-2003年发生的M≥5地震,我们发现触发率达到75.5%,于1976年以来发生的M≥5地震触发率达82.1%。未被触发的地震中有些是发生在断层破裂区附近的余震,很可能是由于历史地震破裂参量估计的误差落入影区中,若排除这些影响,触发率会更高。研究表明ACCFS与发生的后续地震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ACCFS显著上升的地区包括渤海及其邻域地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西端和太原盆地,其地震危险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9.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180.
本文简述了GPS测量技术 ,重点介绍了福建地壳形变GPS观测网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壳形变监测方面及其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 ,并取得了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