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2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9 毫秒
61.
加权总体最小二乘在三维基准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袁庆  楼立志  陈玮娴 《测绘学报》2011,(Z1):115-119
对比研究加权总体最小二乘(weighted total least-squares,WTLS)方法和混合最小二乘(LS-TLS)方法、最小二乘(least-squares,LS)方法在三维空间小角度直角坐标转换中的适用性。在两套坐标系下坐标测量值均存在误差时,用WTLS方法不但可以对观测向量y和系数矩阵A同时修改、将坐标先验精度引入平差计算,而且引入的权阵PA对系数阵A起到固定常数元素而只修改必要数据元素的作用,以得到更合适的参数解。  相似文献   
62.
GPS网络RTK技术在工程应用领域发展比较迅猛,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RTK系统,将其大面积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而对其采集的数据精度再分析及改进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章将结合工程实践及自由网平差理论提出改进网络RTK图根控制点点组整体精度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使观测数据精度进一步提高,对网络RTK观测数据误差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孙卫新  李鹤元  郑团结 《测绘工程》2022,31(1):35-39,51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位置服务的需求已经由室外拓展至室内空间,并对室内外一体化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室内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且对几何信息表达精度要求较高,因此,通常采用独立的平面或三维直角坐标系作为空间基准,从而造成室内与室外以及不同建筑室内空间基准的差异,影响室内外空间信息的一体化表达与应用.为此,文中在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4.
不同高程基准位差计算的严密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程基准是大地测量参考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地球基础框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各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大多是局部高程基准,这严重影响了地球信息数据的全球共享机制.本文利用高程基准与重力位之间的关系,推导了不同高程系统之间的严密位差计算公式和近似计算公式.该理论将为我国和全球高程基准的统一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5.
浅层地震反射法是一种常用的勘探方法.在浅层地震资料处理中,静校正的精度直接影响速度反演的结果和叠加剖面的质量,在地形平缓时,固定基准面静校正可以满足勘探精度的要求,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其存在较大误差,即使采用浮动基准面,仍会由于地表一致性假设而残余静校正量,不能消除地形起伏引起的影响,为了提高浅层地震反射静校正的精度必须在常规静校正后进行一次剩余静校正,本文给出起伏地形条件下,滑动基准面(过共中心点的水平面即为该共中心点的滑动基准面)的剩余静校正量,该校正量与炮检距、反射层埋深、地层波速以及炮点和接收点高程有关,适用于单一介质和层状介质情况,本文通过对典型地形起伏的3个水平均匀层状介质理论地质模型的速度谱计算和分析,阐明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应用本文提出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可以消除地形起伏的影响,提高静校正精度,在此基础上做动校正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水平叠加剖面.  相似文献   
66.
全球垂直基准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垂直基准问题的研究已受到各有关国家的关注。介绍了建立全球垂直基准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67.
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与1985国家重力基本网的转换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与1985国家重力基本网重力点的重合情况,详细讨论了确定两网关系的方法:间接平差法、常数转换法和多项式拟合转换法,并给出了两网的关系结果。  相似文献   
68.
坐标转换模型在盾构姿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用归一化大角度坐标转换模型计算盾构机姿态,并从其原理、方法以及精度上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坐标转换法计算盾构机姿态,与常规解方程法相比较更能有效利用参考点的所有信息,计算过程简明,且便于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69.
利用东印度洋海域周边长期验潮站实测数据、TOPEX/Poseidon等系列卫星测高反演结果,评估了DTU10,EOT11a,FES2014,GOT4.8,OSU12和TPXO8六种全球潮汐模型精度,根据卫星测高结果给出了浅水分潮改正量和长周期分潮改正量的经验模型,又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研究区域精度最优的深度基准面模型。考虑到全球潮汐模型在近岸的影响因素及验潮站位置,将13个验潮站分成开阔海域与近海海域两类,与潮汐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DTU10和FES2014模型分别在开阔海域和近海海域精度最优。根据潮汐模型在不同分潮处的精度,如EOT11a模型在O1和K1分潮处精度较高,DTU10在N2,M2,S2和K2分潮处精度较高等,分别构建了开阔海域与近海海域的组合深度基准面模型,计算得知误差分别为11.33和20.95 cm,其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0.
由于沿海各深度基准面的差异,使得海洋测绘数据综合处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大地高建立了深度基准面的DTM模型,从而实现海洋深度基准面的连续无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