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85篇 |
免费 | 2659篇 |
国内免费 | 28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30篇 |
大气科学 | 1035篇 |
地球物理 | 4083篇 |
地质学 | 7017篇 |
海洋学 | 1982篇 |
天文学 | 2027篇 |
综合类 | 709篇 |
自然地理 | 22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253篇 |
2022年 | 482篇 |
2021年 | 495篇 |
2020年 | 539篇 |
2019年 | 618篇 |
2018年 | 503篇 |
2017年 | 523篇 |
2016年 | 561篇 |
2015年 | 598篇 |
2014年 | 704篇 |
2013年 | 645篇 |
2012年 | 765篇 |
2011年 | 805篇 |
2010年 | 684篇 |
2009年 | 977篇 |
2008年 | 888篇 |
2007年 | 959篇 |
2006年 | 943篇 |
2005年 | 834篇 |
2004年 | 822篇 |
2003年 | 826篇 |
2002年 | 663篇 |
2001年 | 610篇 |
2000年 | 589篇 |
1999年 | 513篇 |
1998年 | 571篇 |
1997年 | 342篇 |
1996年 | 320篇 |
1995年 | 305篇 |
1994年 | 267篇 |
1993年 | 238篇 |
1992年 | 200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73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5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2008年1月贵州冻雨的数值模拟和层结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008年初发生在贵州地区的严重冻雨过程,分别从环流背景、低空急流和水汽输送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准静止锋维持的原因,并选取本次灾害最严重的第3次过程为典型个例,利用WRF模式针对准静止锋影响下的贵州冻雨进行数值模拟来研究冻雨的发生机制。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出高低空环流形势场特征,强雨雪降水带的走向、落区,以及地面温度的分布,均与观测基本吻合。通过分析高分辨率模式的模拟结果,揭示了准静止锋上贵州地区冻雨的层结结构特征及云物质在冻雨区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中部的冻雨区除一般的三层结构(包含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外,还具有典型的两层结构特征,即:高空的固体降水粒子稀少,900~600 h Pa深厚的逆温层和0℃以上的暖层使中低空存在大量液态粒子,下落的液滴经过近地面的浅薄冷层,形成大量过冷却雨滴,而后降落至地面迅速冻结。 相似文献
162.
对以褶皱构造为主要构造型式的突出矿片来说,用褶皱变形系数这一定量指标,通过控制煤和瓦斯突出褶皱构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突出预测的准确率。本文针对平顶山东矿区煤层褶皱变形的特点,分别用剖面变形系数法和平面变形系数法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取得了较可靠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3.
韩崇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2,(4)
洛坝铅锌矿床位于黄诸关韧脆性变形带所波及的范围内,断裂、褶皱、劈理、节理等形态构造类型均很发育,经对小型构造的统计及应力场分析证明,矿区变形主要是在海西—印支期长期存在的南北向古应力场持续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4.
165.
一次强震常伴随着多次余震作用,且时间间隔较短。研究表明,主震诱发的系列余震会对原有结构造成进一步的累积损伤。核岛厂房结构作为核反应堆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在服役期间可能遭受主震和余震的累积作用。参考我国现行规范,定义了四类性能水准(PL)和三种极限状态(LS),以混凝土最大应变作为结构破坏指数(DI),以谱加速度Sa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IM),提出一种考虑主余震序列作用下核岛厂房结构的易损性评估方法。选取PEER数据库地震记录,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给出了AP1000核岛厂房在420条主余震序列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定量分析了主震强度和主余震谱加速度比对核岛厂房结构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岛厂房的超越概率随着余震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余震在主震对结构损伤的基础上会加重核岛厂房的附加损伤;随着主余震谱加速度比从0.5增加到1.0时,核岛厂房结构破坏状态超越概率提高了10%~40%。 相似文献
166.
宁晰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7,(1)
形成旋扭构造的动力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地块随着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局部发生的旋扭;漂移在软流圈之上的地块遇到上拱的“热柱”受到局部牵制而旋扭;地幔熔融体物质对流循环产生蠕动式旋扭;岩石圈拖曳牵动引起旋扭;重力控制下密度分异所引起的水平漫流碰接于上升物质而旋转。欧亚大陆上分布着涡轮状、帚状、莲花状、连环状等各种旋扭构造。 相似文献
167.
研究了麻城地区重、磁异常场特征,经反演计算获得了深部结构特征。对重力布格异常利用Parker-Oldenburg快速位场反演方法计算出莫霍面的展布,对航磁异常利用对数功率谱法和矩谱法计算出居里面深度。在此基础上,探讨该震区深部蕴震条件。主要结论是:①麻城-团凤断裂带为该区切割较深的主要控震构造;②1932年麻城6.0级地震发生在区域重力异常等值线梯度最大处,磁力异常区两局部正异常间的低值带,莫霍面及居里面隆起区边缘;③发震部位有其特定的深部蕴震构造及应力蕴震条件。 相似文献
168.
周国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4,(4)
针对中下扬子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建设蓬勃发展、而其地壳构造十分复杂、天然地震比较活跃的现实情况,以实测的地球物理资料与卫星重力异常等相结合,分析了该地区地壳构造和上地幔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指出该地区中强震的形成和发生既有可能与地壳层中存在的低速带和高导层有关,还可能与更深部上地幔内部构造的背景因素有关。文中还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9.
170.
深基坑双排桩结构支护效果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由两排平行的钢筋混凝土桩以及桩顶冠梁形成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可以有效控制基坑侧
向变形,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设计中。本文以济南市西区文化中心项目大剧院为工程背景,对双排桩
支护结构下基坑坡面水平位移,坑底隆起,桩身弯矩、剪力,桩土接触面切向刚度和法向刚度等特征进行
研究,并通过“实体单元桩冶和“结构单元桩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桩与土体相互作用
力学模型能较好模拟双排桩支护施工过程,计算精度较高;桩顶的水平位移最大,基坑开挖底面的弯矩
和剪力最大;计算结果可为双排支护桩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