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0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2441篇
测绘学   222篇
大气科学   506篇
地球物理   1601篇
地质学   3957篇
海洋学   60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29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91.
通过对我国建筑结构用钢在拉伸和压缩两种方式下的恒载升温试验,进行了5次受拉试件和2次受压试件的对比研究,根据试验中材料的各自变形规律,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从材料屈服的定义出发,给出了恒载升温拉伸试验中的参数(对应温度下的临界荷载水平),并与恒载升温压缩试验中的参数项进行了对比,指出受压构件和受拉构件的高温屈服强度是不同的,因此在钢结构建筑的耐火设计中应分别取不同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992.
海南农村民居以砌体结构为主,具有门窗开口大、层高较高和整体性强等特点.为了研究分析这类民居的抗震性能与抗震对策,在收集大量当地农村民居样本的基础上,综合出典型结构模型,并对该典型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隔震模型和加强结构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隔震技术能明显降低结构地震反应,在高烈度地区应适当推广和运用.原结构模型基本满足7.5度设防标准.在8度大震作用下,结构遭遇严重破坏但未倒塌,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抗倒塌能力.结构加固后,整体抗震性能得到了加强.结合试验结果,给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带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砌体结构在四川灾区乡镇房屋重建中被广泛采用,其抗震性能是人们所关心的.基于绵竹市土门镇当地重建房屋常用建筑材料的实验数据以及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Solid 65单元的性质和特点,用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粘土砖砌体在不同压应力状态(σ-/fm)下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给出了相关单元在模拟砖砌体开裂中闭合及开口剪力传递系数的建议值;利用这些结果,分别建立了带约束(构造柱、圈梁等)和不带约束砌体墙的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了他们在单调荷载以及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与不带约束的墙体相比,带约束墙体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初裂性能、极值荷载和延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其耗能能力得到了改善.所得结果可供相应结构抗震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自升沉式潜标正式布放使用前应进行大量的测试试验工作。为了能够在岸边或实验室对潜标的各项性能进行验证和调试工作,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潜标模拟测试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虚拟仪器的特点,采用模块化编程技术,利用软件模拟潜标在水下的各种运动状态及传感器感应的测量参数变化,或通过对现场测量数据的回放查找分析潜标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实现潜标不下水或少下水就可以进行全面测试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模拟测试系统可以进行固定值、极值和连续变化值模拟,能够缩短设备开发周期,优化系统控制方案,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介绍某桁架式Spar平台风洞环境载荷测试及分析,为国内首次在风洞中开展的Spar平台风、流载荷模型试验。通过在风洞中模拟真实海洋环境,考虑倾角变化对平台载荷的影响,测试Spar平台水上部分风载和水下部分的流载,给出最大风倾覆力矩风向角,确定平台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关键风向。试验结果表明:水上部分风阻随纵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风倾覆力矩随倾角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纵倾角10°时达到最大值;水下部分只在流向角-15°~15°范围内,流阻随倾斜角度增大而减小,但最大阻力发生在倾斜角为15°时。试验结果可以为Spar平台设计以及性能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田育丰  黄焱  史庆增 《海洋工程》2012,30(3):177-184
一级转换装置是一个波浪能发电装置中的关键技术,而如何提高能量转化效率,是一级转换过程研究的重点问题。为确定一级转换装置的能量转化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对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摆板机构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了摆板模型在多种波浪条件下的动力响应参数,确定了摆板的动力输出特性及其控制因素;测试了在极限波浪作用下,摆板模型装置的受力状况。通过试验,为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应用三维势流理论及非线性时域耦合分析方法,在西非双方向涌浪和波浪条件下对深水浮筒及穿梭油轮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水池模型试验对比。对单浮筒在作业、生存海况下的运动响应进行了准确预报,同时对浮筒和穿梭油轮连接原油外输作业时的波频运动、平面运动给出了合理分析;得到原油外输装置在西非深水海域环境下的水动力响应特性,为我国参与西非深水海洋油气开采提供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研究圆锥区域中变系数半线性抛物型微分不等式及其耦合不等式组的刘维尔型定理.先给出弱解的定义,再利用构造试验函数法建立不依赖于初始值的解的universal估计,最后得到非负非平凡整体弱解的在适当的临界指数范围内不存在的结论,此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用比较原理和极值原理.  相似文献   
999.
Urban air pollution is a commonly concerned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world.Identification of air quality trend using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This study,using data from six monitoring stations in Zhengzhou City,analyzed the changing trend in concentrations of SO 2,NO x /NO 2 and TSP/PM 10 in 1996-2008,based on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 and Sen’s slope estimator,and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air pollution level using Multi-Pollutant Index(MPI).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pollutant exceeded obviousl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guideline value,but the changing trend varied:SO 2 and NO 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ain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coal consumption and vehicle number,while NO x,TSP and PM 10 decreased.The air pollution was serious,and differed markedly among the three functional regions:it is the most severe in the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Area(IRA),follow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Hub and Business District(THBD),and then the High-tech,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rea(HCEA).Different from NO 2 concentration that had a similar change trend/rate among the function regions,the change rate of PM 10 concentration differed spatially,decreased much more obviously in THBD than other two regions.For the whole city,the comprehensive air pollution level declined gradually,illustrating that the air quality in Zhengzhou was improved in the last decade.  相似文献   
1000.
章锦河  李曼  陈静  周晶  王楠楠 《地理学报》2012,67(11):1537-1546
旅游废弃物的资源消耗性与环境吸纳性, 是其产生环境与生态影响的根本原因。文章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利用1979-2010 年的固态、液态、气态3 类6 种旅游废弃物的排放量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 进行旅游废弃物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检验及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 固态与液态旅游废弃物的排放量与旅游发展之间具有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 而气态废弃物则不具有。(2)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为4596.01 t, 液态的污水与粪便的转折点分别为731491.46 t, 15866.43 t, 转折点时间在2015 年。(3) 科技应用对改善景区空气质量的作用较大, 万元旅游收入的能耗每下降1%, SO2、NO2、PM10 值分别下降3.38%、4.25%、0.78%;环保规制对景区水体的质量控制作用明显, 污水达标排放率每提高1%, 地表水的COD值下降3.41%。(4) 旅游废弃物的排放不一定必然造成风景区环境质量的下降,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应用与强化环保规制, 是控制旅游废弃物环境污染与生态影响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