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本文在研究平凉地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大岔河隐伏岩溶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结果表明,大岔河隐伏岩溶水的补给局限在大岔河流域内,其径流条件良好,现代降水混入量平均为54%,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渤海海域发育勘探潜力巨大的覆盖型潜山,这类潜山储集层的发育特征及分布模式是当前潜山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地震、测井、铸体薄片、井壁岩心、常规物性、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开展了石臼坨—辽西凸起覆盖型潜山储集层的发育特征、主控因素和分布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覆盖型潜山以长英质含量较高的混合花岗岩为主,发育多种类型的溶蚀孔隙和裂缝,其中构造裂缝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2%,平均渗透率为0.445×10-3 μm2。覆盖型潜山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黏土带、风化砂砾岩带、风化裂缝带、裂缝发育带、相对致密带和基岩带。 (2)富长英质的岩石为裂缝型储集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较高的长英质含量利于构造成缝和风化、淋滤、溶蚀改造。 (3)印支期—燕山期的强烈隆升是形成优质风化壳储集层的必要条件,而多期次构造作用叠加是潜山规模裂缝型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储集层距印支—燕山主控断裂的远近和所处构造部位进一步影响了裂缝的发育。 (4)风化淋滤对于覆盖型潜山储集层的改造具有重要作用,是控制储集层垂向分带性的主要因素。 (5)建立了覆盖型潜山储集层的分布模式,叠合破碎带的风化裂缝带和裂缝发育带是优质储集层的有利发育部位,二层结构潜山风化壳更为发育,多期构造活动叠加区域潜山内幕裂缝带厚度更大,裂缝发育带和破碎带发育更为密集。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以某大型商业拱式廊桥工程实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整桥模型和不考虑上部建筑结构的桥梁模型以及不考虑下部桥梁结构的建筑模型,并计算了各自的自振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应谱方法分析了同时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廊桥主拱圈和上部建筑结构柱的地震响应以及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以此研究桥梁结构与建筑结构的耦合作用,为廊桥的抗震设计或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从沟播平铺植棉的小气候出发 ,客观的分析了此方式的优缺点 ,建议依靠气象科技服务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其小气候优势 ,在风险棉区、次宜棉区植棉  相似文献   
95.
Résumé

Entre Lorraine et Champagne, dans l’est du Bassin parisien, au contact des calcaires portlandiens du Barrois et des sables et argiles crétacés du Perthois, se développe un karst couvert. Le paysage de côtes est ici perturbé par une tectonique souple (synclinal de Treveray) et cassante (fossé d’effon-drement de la Marne) déterminant l’organisation spatiale des écoulements. En période d’étiage, les méthodes hydrologiques (profils hydrologiques lissés, traçages), permettent de montrer l’influence de cette tectonique d’ondulation et de basculement sur l’écoulement des rivières barroises (Saulx, Marne). Fractures et microfractures influencent la zone de transit vertical des eaux du karst (zone des puits) tandis que les failles compartimentent les aquifères (système du Rupt-du-Puits, 21 km de conduits, 13 km2). Les méthodes d’études hydrologiques, confirment le basculement de la région vers l’ouest déduit des comparaisons de nivellement. © Elsevier, Paris  相似文献   
96.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s of debris cover on ice melt with regards to lithology and grain size. Ten test plots were established with different debris grain sizes and debris thicknesses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natural material. For each plot, value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were determined. The observations revealed a clear dependence of the sub‐debris ice melt on the layer thickness, grain size, poros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For the sand fraction the moisture content played a dominant role. These test fields were water saturated most of the time,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d thermal conductivity. Highly porous volcanic material protected the ice much more effectively from melting than similar layer thicknesses of the local mica schist.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thermal diffusivit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ertical mois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debris cover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ith the diffusivity values being significantly lower in deeper layers.  相似文献   
97.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油气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丰富的地面油气显示及奥陶系、志留系普遍含沥青的事实,表明本区曾有过大规模的油气运聚过程。柯坪断隆实际上是上新世库车期形成的逆掩推覆带,其下尚隐伏着与巴楚断隆连为一体的古隆起。地面油气显示并不能证明地下已无油气藏存在。推测上覆推覆带中有聚集油气的可能性,而下伏古隆起形成大油气田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98.
我国西北部地区被戈壁荒漠广泛覆盖,这一地带在地质上处于我国古亚洲成矿域及其两侧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进一步找矿勘探尤其是寻找隐伏矿的潜力巨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金属资源远景区。分析了查岗诺尔铁矿某矿体上方土壤覆盖层中不同深度、不同粒径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旨在为覆盖区地球化学找矿提供参考。在土壤剖面采集自地表至基岩5、15、30、45、60、75、90、105、120、135、150 cm处的土壤样品,共11件。研究发现,在粒径2.00 mm的粗颗粒中,元素可分为2类:As、Cu、Co、Fe、Zn为第一类;Sb、Sn、Ni为第二类。第一类总体表现为自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能受后期作用影响较大;第二类表现为由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在粒径2.00~0.850、0.850~0.425、0.425~0.250、0.250~0.180、0.180 mm较细颗粒中,As、Zn渐变模式与大于2.00 mm的粗颗粒表现一致,亦为从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另一些元素Sb、Sn、Ni、Cu、Co、Fe表现为底部元素含量较高、顶部元素含量较低、中间振荡变化的复合型变化模式。这种复合型变化可能说明该地区土壤中主要元素含量受下部隐伏矿的影响显著,继承了下部基岩的特征,元素在成土过程中呈现逐步贫化的趋势,预示该地区在覆盖区隐伏矿找矿过程中,可以参考土壤层中元素含量递减区域的分布特征进行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99.
笔者在从事地质教学和地质录像过程中,于1988年在浅水沉积的砂岩底面发现了类似沟模、槽模现象,与国内沉积岩石学教科书引用的国外沟模、槽模实便有两点不同之处:①所见沟模是水流冲刷模而不是工具压刻模;②所见沟模、槽模下伏沉积物质是砂质的而不是泥质的。该现象的发现是对沟模、槽模现象的补充和完善,对探讨沟模槽模、的成因及填补国内沉积岩石学教科书缺少的国内沟模、槽模实例的空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王森 《地质与勘探》2017,53(3):425-435
内蒙古翁牛特旗草原、农田浅覆盖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是少郎河铅锌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内蒙古中东部草原荒漠浅覆盖区1∶5万填图试点工作基础上,对少郎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小营子铅锌矿为典型矿床,探讨了控制区内铅锌多金属矿的主要地质要素。在典型矿床研究认识基础上,明确了区内控制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地层,探讨了小营子-敖包山一带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以模式找矿及就矿找矿理论为指导,以找矿预测为目的,利用综合填图方法,分析了小营子-敖包山一带的找矿潜力,并圈定了2处重点预测区。通过地质、物探及钻探综合研究,揭露了覆盖层下隐伏赋矿层的分布特征,扩大了找矿远景区的范围,认为翁牛特旗浅覆盖区具有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并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试图为下一阶段找矿勘查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