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46篇 |
免费 | 6603篇 |
国内免费 | 33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53篇 |
大气科学 | 2042篇 |
地球物理 | 2385篇 |
地质学 | 11364篇 |
海洋学 | 4089篇 |
天文学 | 43篇 |
综合类 | 1358篇 |
自然地理 | 24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1篇 |
2024年 | 461篇 |
2023年 | 604篇 |
2022年 | 799篇 |
2021年 | 932篇 |
2020年 | 903篇 |
2019年 | 1076篇 |
2018年 | 874篇 |
2017年 | 883篇 |
2016年 | 945篇 |
2015年 | 1018篇 |
2014年 | 1167篇 |
2013年 | 1094篇 |
2012年 | 1207篇 |
2011年 | 1183篇 |
2010年 | 972篇 |
2009年 | 1013篇 |
2008年 | 977篇 |
2007年 | 1038篇 |
2006年 | 1021篇 |
2005年 | 864篇 |
2004年 | 779篇 |
2003年 | 697篇 |
2002年 | 619篇 |
2001年 | 585篇 |
2000年 | 478篇 |
1999年 | 439篇 |
1998年 | 395篇 |
1997年 | 347篇 |
1996年 | 300篇 |
1995年 | 257篇 |
1994年 | 237篇 |
1993年 | 197篇 |
1992年 | 169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云开地区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断裂带带内的大断裂及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带、矿带内的主要金矿床(点)及金矿体;其二,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活动期次及构造岩发育程度等,控制或影响着金矿的矿石组构特征、矿化期次及矿化强度等。本文还对断裂构造的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基于批判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经典地缘政治理论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大国间的争霸与兴衰更替,无不受地缘法则的支配。地理学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准确把握国家利益之所在,抓住机遇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但是,缺乏对地缘政治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批判将不能准确理解和有效实践地缘政治理论。本文简要介绍了批判地缘政治学的发展,总结了批判地缘政治学的3个特点,据此对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进行了解读。为了简化解读过程,首先提出了一个解读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分析框架;其次根据这个分析框架重点解读了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最后对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进行了批判性总结。通过批判性解读,得出经典地缘政治理论既有科学性一面,也有假说性和理念性的一面。经典地缘政治理论构建是基于国际地缘格局、国家利益空间分布、国家间空间冲突而构建的,并展现了理论建构者的身份,体现了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地理知识—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记述了采自山东淄博地区晚石炭世太原组双壳类化石15属28种,讨论了化石组合特征.在研究双壳类动物群的基础上,划分了3个动物群落,即:Acanthopecten群落、Palacolima群落和Aitartella群落,并对各群落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4.
D. G. McKnight 《新西兰海洋与淡水研究杂志》2013,47(3):555-556
Halosaurus pectoralis McCulloch is recorded from off Gisborne, New Zealand, and from south‐east of Lord Howe Island, thus adding a second species of the order Heteromi to the New Zealand fauna.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偏西部地区,晚三叠世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的物源控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上三叠统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物源方向、古生物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长8沉积时期姬塬地区地形平缓,河流作用较弱,主要发育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沉积作用和砂体展布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方向控制明显,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意义,表现为:①湖平面上升期,湖岸线快速向物源方向迁移,以发育长条状和鸟足状水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②下降期以发育三角洲平原为主,来自不同物源方向的前缘砂体在研究区中部交汇;③湖平面上升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席状发育以及岩性遮挡条件更好,因而比湖平面下降期发育的砂体更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29.
利用长江中下游、河口及口外、浙-闽沿岸陆架6个主要沉积盆地的40个晚第四纪钻孔及其年代学数据和长江口外、陆架的浅地层剖面,计算了全新世不同阶段各沉积盆地的沉积速率,并进行了近7 000年来泥沙堆积通量的估算。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距今10 000年至8 000年间长江口下切古河谷是长江泥沙的主要堆积中心,沉积速率可高达15m/ka。随着海平面上升,全新世中期长江中下游也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沉积盆地,其中江汉盆地的沉积速率可达10m/ka。近2 000年来,口外、陆架的堆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长江中下游盆地和河口可容空间日益减小。根据沉积速率估算,距今7 000年来长江中下游堆积泥沙约13 074×108 t,同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的泥沙堆积量约为9 470×108 t。研究还发现全新世以来有两个异常低沉积速率时期:距今8000-7 000年期间上述各沉积盆地沉积速率均显著低,未见长江泥沙的沉积中心; 距今4 000-2 000 年期间长江口呈现低沉积速率。 这两次异常的原因推测与海平面、气候波动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IntroductionI.thasbeenpayingattentiontotheanomalousphenomenonbyseismologiststhattheearthquakeactivityoftenstrengthensinacertainspaceandduringacertaintimearoundthesourceareabeforeastrongearthquake.Mogi(1969)pointedoutthataringdistributiveareaofthestrengthenedearthquakeactivityoftenappearsaroundthesourcearea10to20yearsbeforegreatshock,whichcalledaringphenomenon(or"doughnut").Afterthat,otherscholarsreportedinsuccessionthatringdistributionofearthquakeactivityoccurredbeforeastrongertquakeorevenbefo…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