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274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71.
藏东江达构造带形成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达构造带源自洋-陆作用的岛弧体制,从晚三叠世以前起经历了陆-陆碰撞焊合、陆内裂谷、陆内造山等多种构造体制的转换,随着印度-欧亚板块的大规模、全面碰撞,陆内裂谷夭折,进入新生代碰撞造山的新阶段。江达构造带在其经历三种体制下都有成矿作用发生,构成三个各具特色的成矿体系。三个成矿体系在同一构造带中历史地叠合,有机组合成一个多元复合的成矿系统,主要的成矿作用发生在陆内裂谷期。  相似文献   
872.
胡玉久 《现代测绘》2008,31(1):26-27,30
阐述了建立独立坐标系的原因和原则,提出了建立独立坐标系的二重复合函数模型.该模型计算简单易于实现,符合建立独立坐标系的各项原则,能利用测区及其周围全部可靠高等级控制点作起算数据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克服了现行一重函数模型的缺点.  相似文献   
873.
874.
利用1971-2010年青海省境内4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水汽压月资料, 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 计算了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和柴达木盆地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 结果表明: 不同生态功能区可降水量均呈单峰形态分布, 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 降水转化率在三江源区和东部农业区呈双峰分布, 柴达木盆地和环青海湖地区呈单峰分布. 不同生态功能区年可降水量近40 a均呈上升趋势, 其中, 柴达木盆地和环青海湖区上升趋势显著; 不同生态功能区年可降水量均发生了突变, 东部农业区发生在1983年, 柴达木盆地发生在1996年, 三江源区和环青海湖区发生在1993年. 可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逐渐增加趋势, 降水转化率形成以青海湖区为中心的马鞍形场.  相似文献   
875.
运用模糊信息优化理论(信息扩散估计)导出各项模型精度估算指标.利用近似t-检验构造模型精度判研依据,以判断模型的可靠性.以小东江坐标系统变换为实例,演示、验证了建模技术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76.
廖洞贤 《大气科学》2004,28(5):692-699
给出了在旋转坐标系中考虑重力加速度g的空间变化的大气控制方程组,并证明了大气总质量和总能量的守恒性,以及和取常值g时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的动、位能和动、内能之间的转换关系.还讨论了在球坐标系中应用方程组时可能出现的困难,给出了在高度近似下在该系中考虑g的空间变化的方案,它可以用来建立完全弹性的非静力模式.  相似文献   
877.
当前地震勘探仪器的应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本文对当前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地震仪器)的结构与使用状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介绍了408UL、IMAGE、ARIES、BOX、IT等目前最常用的几种大型有线或无线地震仪器;介绍了目前地震仪器采用的∑-△型的ADC技术、网络遥测技术、多进制数字调制技术、蜂窝技术以及GPS时钟同步技术等多种新技术.从目前地震勘探所面临的环境及保护、勘探成本、勘探效益、勘探精度等问题出发,阐述了仪器所面,临的道数和传感器等问题,认为地震仪器应该向传感、定位、采集、传输一体化的高度智能自由组合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878.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青藏高原及邻近各地多变的降水气候,利用NCEP 1958—1997年月平均比湿、风及高度等再分析资料及我国实测雨量资料等,整体地分析了高原及周围地区气柱可降水量的多年平均特征及其季节变化,也分析了我国南北方大气可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和华北及西北区东部干湿年夏季可降水量的差异等。结果表明,高原及周围地区的气柱可降水量有明显的地区及季节变化。本区域内以南亚和东亚夏季风区的可降水量最高,夏季可达60mm或以上;青藏高原上的可降水量最低,冬季为3mm左右。东亚和南亚季风区可降水量的冬夏季节变化最大,夏季的可降水量达冬季值的4倍。华北区干湿夏季的可降水量差异明显,湿年的可降水量可增加20%以上。近40年来华北和西北区东部夏季的气柱可降水量明显减少,而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降水量却部分增加了,呈北干南湿之势,遂形成我国降水北旱南涝的分布格局。这可能与东亚夏季风逐渐趋弱,特别是撤退期逐渐提前有关。另外,我国各地夏季可降水量的平均降水转化率也明显不同,青藏高原上最高,东亚季风区次之,而南疆盆地最低,这也影响了我国多变的降水气候。  相似文献   
879.
退耕还林效益优化模式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世东 《干旱区地理》2004,27(3):377-383
以退耕还林工程典型立地的干热干旱河谷区为研究区域 ,引入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 ,对退耕还林的优化模式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干旱河谷区云南省鹤庆县实验点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优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圆柏×黑荆树 (Sabinachinensis×Acaciamearnsii)优化模式 ,并提出了相应的规范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80.
利用积分法计算新疆地区9个无线电探空站2009~2013年的大气水汽转换系数K,将其作为真值,通过选取相同纬度、不同高程的探空站,分析Emardson模型对高程和时间的适用性;并均匀地选取5个探空站,逐年增加样本数据,解算不同样本的模型参数,建立对应的Emardson模型,预测其余4个探空站2014年的K值,验证Emardson模型在时间上的适用性。研究表明:1)在新疆地区,Emardson模型对高程和时间有较好的适用性;2)在时间分布上,增加样本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Emardson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